全球聚焦周三(4月2日)下午四點的白宮玫瑰園,屆時總統特朗普將宣布全球性的對等關稅政策。

總統多次宣稱,4月2日為美國「自由日」,他將為美國從全球貿易中拿回應得的部份,並帶回來可觀的關稅收入。

特朗普上任後就兌現競選承諾,迅速採取行動,將關稅重置於美國經濟政策的核心位置上。

他的策略包括實施新關稅和/或將關稅變為解決其它爭端的籌碼,無論哪一種方式,都代表著一百多年來全球經貿政策的重大轉變,並可能直接影響世界貿易組織(WTO)體系中的大多數主要參與國。

特朗普已徵收多少關稅

2月初,美國對所有進口自中國的商品加徵10%的額外關稅,一個月後將關稅稅率翻倍至20%。

3月初,美國對大多數來自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進口產品徵收25%的全面關稅。兩天後,在加墨承諾加強對邊境嚴查毒品和非法移民要求後,特朗普又宣布了一系列豁免。

3月12日,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徵收25%的關稅。

3月26日,美國宣布對進口汽車徵收25%的關稅,並計劃從4月3日凌晨起對整車徵稅,並在5月3日前將徵稅範圍擴大到包括主要汽車零部件。

各國最新表態

墨西哥總統欣鮑姆表示,不會實施針鋒相對的關稅措施。

越南宣布,下調液化天然氣和汽車等一系列產品的進口關稅。同時,提議降低對所有世貿組織成員國10類商品的進口稅率。

泰國商業部表示,計劃削減對美國產品的關稅。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周二發表講話,強調歐盟尋求談判解決,但歐洲也有「強有力的計劃」,將在「必要時」對美國提高關稅予以回應。

以色列財政部長比撒列‧斯莫特里赫(Bezalel Smotrich)周二簽署了一項指令,立即取消對美國進口產品徵收的所有剩餘關稅,這將使以色列對所有美國產品免關稅。

2025年3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參加愛爾蘭之友午餐會後離開美國國會大廈。 (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2025年3月12日,美國總統特朗普在華盛頓特區參加愛爾蘭之友午餐會後離開美國國會大廈。 (Anna Moneymaker/Getty Images)

特朗普的新關稅能到甚麼程度

根據CNBC的報道,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告訴國會議員,周三公布的對等關稅會是一個「上限」值,意思是列出的最高關稅水平,然後各國可以自行採取措施與美國對等降低關稅。

特朗普在第二任期內徵收和威脅徵收的關稅遠比第一任期間高得多。

根據耶魯大學預算實驗室的分析,光3月初對中國進口商品徵收20%關稅,以及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商品徵收25%關稅(部份關稅被推遲執行)的影響,就將使美國平均有效關稅稅率提高7個百分點,達到略低於10%,創1943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總統可以未經國會批准就加關稅嗎

是的。美國國會已授權總統修改關稅來解決各種貿易相關的問題,包括對國家安全的威脅、戰爭或緊急情況、對美國產業的損害或潛在損害,以及外國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根據華盛頓智庫戰略與國際研究中心發表的一篇專欄文章,雖然公司可以在法庭上對更高關稅進行抗爭,但會「面臨艱巨的挑戰」,尤其考慮到先例中對總統權力的尊重。該文章由前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總法律顧問沃倫‧丸山(Warren Maruyama)參與撰寫。

特朗普想要用關稅做甚麼

貝森特在1月初的提名聽證會上表示,特朗普政府會在三種情況下使用關稅:糾正不公平的貿易行為、增加聯邦預算收入,以及作為與外國談判的槓桿以取代制裁。

特朗普認為,制裁已被過度使用,同時關稅可以反過來振興美國工業,而關稅收入對填補延長2017年減稅計劃的政府收入有幫助。

「我們將讓這些(美國)公司回來。」特朗普在2024年10月芝加哥經濟俱樂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我們將進一步降低在美國生產產品的公司稅率。我們將用高額關稅保護這些公司。」

特朗普在第一任期內曾對中國商品徵收了幾輪關稅,並認為,在他剛開始利用這些關稅重塑美國經濟時,就被武漢傳出的COVID疫情打亂了計劃。美中關係隨後跌入谷底,直到拜登政府後期才逐步恢復。

商務部長盧特尼克(Howard Lutnick)在提名聽證會上,將關稅計劃描述為重新贏得世界尊重的一種手段。他告訴參議員們,美國的盟友和對手都「在利用我們,他們不尊重我們,我希望這種情況能結束」。

此外,特朗普也希望用關稅收入來沖抵減稅等政策導致政府收入下降帶來的缺口。根據彭博社估算,減稅措施預計將導致政府收入在10年內損失4.6萬億美元。

圖為日本斯巴魯汽車停放在加州里士滿港附近的汽車倉儲公司。(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圖為日本斯巴魯汽車停放在加州里士滿港附近的汽車倉儲公司。(Justin Sullivan/Getty Images)

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是突發奇想嗎

彭博社說,特朗普擬徵收的相對較高關稅對象只是美國貿易的一小部份,而美國對進口工業品徵收的貿易加權平均關稅稅率只有2%。該數字是通過將進口總值除以總關稅收入來計算的。

在美國商品進口總值中,有94%的商品平均加權關稅都在2%左右,其中還有一半商品可免稅進入美國。

事實上,特朗普的加徵關稅做法並不新潮。美國歷史上大部份時期都對進口產品徵收重稅,直到1930年代開始,隨著政府領導人接受自由貿易的理念,美國才基本放棄了這一政策。

過去幾十年,自由貿易的信念得到了美國兩黨的支持,美國公司希望在海外搭建廉價高效的供應鏈。

在美國幫助下,中國於2001年加入世貿組織,獲得了更多進入全球市場的機會,儘管批評者認為北京違反自由貿易規則的文字和精神,例如補貼國內產業以及強迫在華的外國公司轉讓技術。

還有研究人員發現,來自中國的貿易導致美國製造商面臨進口激增的局面,導致美國就業率下降。此外,中美貿易赤字迅速攀升到每年超過5,000億美元。

在特朗普第一任總統任期內,他分別在2018年和2019年對價值約3,80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商品徵收新關稅,利用關稅重振美國工業,並對抗北京的不公平貿易行為。

拜登政府維持了這些關稅,並在2024年對額外的價值18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提高了更多關稅。

隨後,對加徵關稅的新熱情也蔓延到歐盟。歐盟在10月初投票決定對來自中國的電動汽車徵收高達45%的關稅。

關稅可以轉嫁嗎

關稅由進口商或代表進口商行事的中介支付,但成本通常會轉嫁。研究表明,關稅的負擔最終會變得更加分散。

生產產品的外國公司可能會決定降低價格,作為給進口商的讓步;或者它可能會花費大量資金在某處建廠以避開關稅。

或者進口商可以在產品出售時提高價格,比如沃爾瑪和塔吉特是美國最大的進口商之一。在這種情況下,消費者間接承擔了關稅成本。

彭博社說,很難說清楚關稅會帶來甚麼樣的經濟影響。因為關稅可能轉變成投資,反而刺激就業,因為公司試圖通過將工廠遷往徵稅國來規避關稅。與此同時,這些關稅措施也可能引發報復性關稅,導致經濟其它領域失業。

當一個國家徵收進口關稅時,國內製造商不一定會立即開始生產受影響的產品。如果該國沒有相關商品的替代國內供應,那麼這些商品的價格就會上漲。#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