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香港首富李嘉誠創辦的長江和記(CK Hutchison Holdings)出售港口事件,北京當局近日動作頻頻。有消息指北京高層已下令國企,暫停與李嘉誠家族展開新的商業合作;中共監管機構也正對李氏家族的商業活動進行全面排查,以期掌握其全球商業布局。有分析人士指出,若北京當局出重手強行阻止這筆交易,恐將付出巨大的政治代價。

長江和記實業有限公司(下稱「長和」)將分布於23個國家的43個港口資產及營運權出售給美國財團的項目,距離正式簽署協議完成交割只剩一周的時間。最新消息顯示,為阻止這筆交易,北京當局正在升級對李嘉誠家族施壓。

據彭博3月26日報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中共高層官員已於上周向國有企業下達指令,暫時不會批准與香港首富李嘉誠相關的企業展開商業活動。

消息人士又補充說,該指示是針對展開新的合作項目而言,現有的合作項目不受影響。此外,監管機構也正在檢視李氏家族在中國及海外的投資情況,以了解他們的整體商業布局。

《南華早報》27日則報道稱,一位政府消息人士透露,長和本月初對外宣布將出售港口的決定後,香港特區政府很快就主動聯繫了長和,「雙方之後一直有保持聯繫,嘗試尋找一個合理的解決方法。」

不過專家們卻認為,如果長和要取消這筆交易,其代價是非常高昂的,還會引發嚴重的政治後果。因此,即使北京當局不斷施壓,港口出售案還是很有可能按計劃進行。

報道引述港澳研究會顧問劉兆佳(音譯)的分析指出,如果長和退出這次的交易,一定會招來特朗普政府的報復。長和在海外有很多利益,尤其是在英國的戰略行業有很多投資,比如投資基礎設施的建設,恐將因其退出港口交易而面臨反制。

百家塔研究所(Pagoda Institute)聯合創辦人兼政策研究主任Chan則分析說,不排除北京當局動用諸如「反壟斷調查」之類的「終極武器」來強行阻止這筆交易。但是北京一旦這樣做了,恐怕會付出巨大的政治代價,包括導致香港的商業環境更加惡化,其對外國股權的態度也將受到質疑。他說:「這真的不是關於你是否有能力阻止這筆交易,而是要付出甚麼代價(的問題)。」

據公開的資訊,長和實業註冊於開曼群島,該公司3月20日公布的2024年財報顯示,其業務涵蓋零售、電訊、港口與公共事業等產業,主要業務分布在歐洲、北美和澳洲。該公司只有12%的營收來自香港和中國,其與中共國企的合作十分有限。

但長和旗下地產公司「長江實業」(CK Asset)長期持有的出租物業中,大約有五分之一的面積在中國境內,該集團用於開發房地產的土地儲備,大多也都在中國境內,而這部份產業目前由李嘉誠長子李澤鉅掌舵。

不過,彭博產業研究基礎設施分析師 Denise Wong 表示,雖然李嘉誠家族在中國和香港的業務面臨風險,但長和出售港口可套現 190 億美元,這個利益超過了該公司的中港業務可能遭受的損失。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