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特朗普)政府的關稅新規已經生效,首次列明香港跟中國大陸的商品一樣要徵收關稅。香港實際上已經失去獨立關稅地位。新規還暫停郵遞包裹「小額豁免」(de minimis)條款,Temu(拼多多海外版)和Shein(希音)等中國電商的業務受到衝擊,而歐盟也要採取類似的行動。

 

香港已經失去獨立關稅地位

川普政府2月4日起對中國所有進口商品加徵10%關稅,這次加徵的10%關稅是在上次中美貿易戰期間已對中國商品加徵的進口關稅基礎之上再次加徵的。

值得注意的是,關稅新規中首次表明,所有由香港製造、進口及轉口的商品,與中國大陸商品一樣,都要正式報關及加徵關稅。

據美國國土安全部(DHS)和海關邊境保護局(CBP)共同發布的關於對中國加關稅新措施的文件,除了部份人道捐贈物資或旅客攜帶的個人物品,所有來自中國及香港的商品都要額外徵收10%關稅;即使商品價值低於800美元,都不再享有美國「小額豁免」(de minimis)優惠,同樣繳納額外10%關稅。

這表明,香港將不再享有以往的「獨立關稅區」待遇,任何來自香港的國際郵遞物品,不論價值多少都必須申報,增加了中國大陸及香港出口商品到美國市場的成本。

以往中國大陸商品利用在香港的獨立關稅地位,經香港進行轉口貿易,發送貨物去美國來規避更高額的關稅。而這次美國海關明確表示,嚴查通過香港規避關稅的行為,表明一旦據供應鏈文件(如原產地證明、訂單、裝箱貨單)判定商品來自中國大陸或香港,都要徵收新關稅。

另外,如果商品主要是在中國大陸或香港製造、組裝或加工,即使經第三國(如新加坡、台灣、韓國)轉運,仍可能被視為中國大陸或香港產品,適用額外關稅。

輿論認為,這反映香港已經失去獨立關稅地位,嚴重影響了香港的國際聲譽,打擊了香港國際貿易轉口港地位,並且,中國大陸難以再利用香港逃避美國制裁。

根據香港政府2月5日新聞公報,香港政府發言人對此表示強烈不滿,並有意向世界貿易組織(WTO)提出申訴。

發言人稱,2023年,美國是香港第三大貿易夥伴,雙邊商品貿易總額為603億美元。同時,香港是美國第27大貿易夥伴,美國對香港的貿易順差過去10年達2,715億美元。

不過,根據香港政府統計處數據,當中大部份貿易是由中國大陸地區經香港轉口至美國。

中國電商遭國際圍堵

美國郵政總局(USPS)2月5日在其官方網站上宣布,美國郵政局將恢復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郵政的所有國際入境郵件和包裹。

公告說:「自2025年2月5日起,美國郵政局將繼續接收來自中國和香港郵政的所有國際入境郵件和包裹。美國郵政局和海關及邊境保護局正在密切合作,實施針對中國新關稅的有效徵收機制,以確保包裹投遞受到最小干擾。」

美國郵政總局曾在2月4日發布公告,暫停接收所有來自中國和香港郵政的入境包裹。但從中國和香港寄出的信件和「扁平印刷品」(flats,大信封)將不會受到影響。

輿論猜測,美國郵政總局可能將系統調整完畢,以便實施關稅新規。

中共商務部發言人何詠前2月6日在例行記者會上聲稱,希望美方為跨境電商發展營造公平可期政策環境。

川普暫停實施第321條款(Section 321)小額豁免政策,是他2月1日簽署行政命令加徵關稅措施的一部份。

美國國會中國問題委員會此前的一份報告曾表示,所有通過「小額豁免」方式進入美國的國際包裹中,近一半來自中國。

川普取消「小額豁免」條款之後,依賴相關規定來規避關稅、並保持低價的中國電商Shein(希音)和Temu(拼多多海外版)受到了衝擊。

另外,歐盟委員會2月5日表示,中國電商Temu、Shein和AliExpress(全球速賣通)必須對其平台上銷售的不安全和危險產品承擔責任。這是歐盟打擊劣質進口商品大批湧入歐盟市場行動的一部份。

歐盟負責技術的專員亨娜.維爾庫寧(Henna Virkkunen)在布魯塞爾的一次記者會上宣布這個舉措時說,從2023年到2024年,進入歐盟的電商包裹數量增加了一倍,達到每天1,200萬件。

「其中很多產品不安全、偽造,甚至危險。」她說。

根據歐盟委員會的統計,大約90%的上述包裹來自中國,其中很多產品經由迅速發展的網絡電商平台巨頭Shein和Temu銷售。@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