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廉價電商平台和美國電商巨頭進入市場後,澳洲本地一些知名零售品牌接連倒閉。生活成本上漲導致澳洲人傾向於購買更便宜的商品,這對本地企業造成很大衝擊。

據澳洲新聞集團報道,市場研究機構Roy Morgan的數據顯示,過去一年內有380萬澳洲人至少在拼多多海外版Temu平台上購物一次;中國另一家電商平台Shein在澳洲的購物用戶已經超過200萬;而佔據主導地位的美國電商Amazon擁有790萬購物用戶。

隨著這些海外電商平台的湧入,澳洲一些知名零售品牌正在消失。

例如,Wesfarmers集團旗下的在線零售平台Catch將在4月30日停止銷售產品,該平台在過去三年半中損失超過3.5億澳元。而Catch一度是澳洲最成功的在線零售企業之一。

Wesfarmers集團的董事總經理斯科特(Rob Scott)在向澳洲證券交易所提交的聲明中說:「近年來,澳洲電子商務行業的競爭加劇,影響了Catch的財務表現和增長前景。」

營銷服務提供商Pattern Australia董事總經理格雷戈(Merline McGregor)表示,澳洲市場規模較小,競爭激烈,各家零售公司必須準確找到自己的市場定位,並和消費者進行有效溝通,因為市場是容不下太多大同小異的企業的。

Shein和Temu分別於2022年和2023年進入澳洲,在澳洲人處於生活成本危機之際以廉價品搶佔市場。

格雷戈表示,Amazon在澳洲採取了不同的戰略,該公司在澳洲進行了大量基礎設施投資,其策略一直是穩紮穩打,通過Prime會員、市區當日送達、「訂閱+省錢」等方式逐年提升市場份額,而Temu和Shein則採用了「購買市場份額」的策略,在Google搜索任何商品,Temu都會出現在搜索結果中,它們正在推高在線廣告點擊的成本。

Catch只是眾多無法與海外電商競爭的澳洲知名品牌之一。陷入破產託管的Mosaic Brands最近宣布關閉全澳Rivers服裝店的136家門店。

自去年10月進入接管程序以來,Mosaic Brands已關閉了其九大品牌中的數百家門店,這些品牌包括Katies、Rockmans、Autograph、Crossroads、W Lane和BeMe。

2024年,企業破產數量創下疫情以來的最高水平,零售行業位列第三。#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