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完長假第一天上班,對許多上班族來說,最怕的就是「收假症候群」,放鬆的心情還沒有完全收回來,旅遊的疲勞還沒有完全恢復,面對一大堆工作要處理,情緒難免低落。
放完假回歸現實生活與工作,心情的轉換確實是一大挑戰。如果你很快就開始忙碌工作,瞬間燃起的壓力也可能讓你覺得生活與工作有必要如此辛苦嗎?
其實,回歸正常生活可以不必這麼緊張,以下3個技巧可以幫你輕鬆調適:
1. 規劃緩衝時間
休息是為了走更遠的路。儘管你很珍惜度假時光,但一放完假,沒休息幾個小時就投入工作,心情上的反差會很大。建議上班前安排一到兩天的緩衝時間,利用這個時間讓自己有充足的休息,以及做好準備回去工作的心理調適。
這段時間可以將行李歸位、打掃家裏、澆花、補充雪櫃食物、洗衣等等例行工作,讓家務回到正軌。
也趁這段時間鍛鍊身體、調時差;散步、伸展運動、練瑜伽或到健身室鍛鍊身體;旅行期間搭飛機,身體沒有太多伸展空間,回來之後不妨讓身體動一動。當然,也好好利用這段時間補充睡眠,為上班儲備能量。
還可以整理一下旅遊日誌、拍的照片,跟好友分享旅遊見聞,為休假做一個總結,留下美好的回憶。
2.列收假清單
別小看清單。當你準備放假出外旅行時,你會列一張清單準備需要的物品。同時,你也應該列一張回來準備上班的收假清單。
放假前先檢視所有的工作,列出需要特別關注的重要事項,這樣,回來上班時能很快進入狀況,就像平時的工作節奏一般,不會因為放完假回來工作,一堆工作搞得人仰馬翻。
列出收假清單主要包含這三點:必須要做的事、如果有時間想要做的事、不急著做的事。
儘可能將這些事情濃縮在一張紙上,一件事列一行便於識別,放在容易看到的地方提醒自己。完成一件就槓掉一行,你會很開心又完成了一件事。
完成收假清單上的事情,代表你差不多準備好該上班了。
3. 專注在當下
專注的意義在於一次只做一件事。回來上班的壓力在於突然有那麼多的事情要做,很難一次只做一件事。但當我們全神貫注在眼前要做的事情時,我們的心能平靜下來,這能幫助我們平穩地回歸正常生活模式。
工作的時候也是一樣,打電話的時候專心跟對方交談,避免一邊耳朵夾著話筒,一邊查看郵件;開會的時候專心開會,不分心滑手機查看訊息。雖然一次只做一件事好像進度太慢,但事情處理完善,比忙中出錯更有效率。更重要的是,我們更能調適好工作模式,後來居上。
專注的練習有很多種,靜坐是一種,也可以每天早上讓自己靜靜的坐著,關照自己,讓腦袋淨空,讓各種想法拋諸門外,即使只有10分鐘都有放鬆的效果。
這3個技巧簡單可行,如果這次來不及導入,記得記下來,下次放假時按照這個方式安排好自己的度假跟工作,你的人生會更輕鬆愉快。#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