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大年初一(1月29日),人權組織「中國勞工通訊」發布的中國罷工地圖數據分析報告顯示,2024年,勞工抗爭總數較多,分布更廣。建築業勞工抗爭活動依然最多,製造業勞工抗爭數量增加。

「中國勞工通訊」發布了一份《《中國勞工通訊罷工地圖數據分析》報告(點擊這裏)。報告顯示,2024年統計到1,509件勞工罷工事件,比2023年統計的1,794件下降近20%,相較於2019年至2022年,該數據仍處於高位。

報告顯示,勞工維權事件最多的三個省份都在東部沿海,分別是廣東(346宗)、山東(106宗)和浙江(101宗)。但報告指出,內陸省份也出現了許多勞工抗爭事件,例如河南(80宗)、河北(69宗)和陝西(59宗)等。

分行業來看,建築業勞工抗爭活動依然最多(733宗,佔48.6%),製造業(452宗,佔30%)案件數量比2023年上升,其次是服務業、運輸和物流業等。

報告結論部份提到,2024年,經濟環境、地緣政治以及產業競爭等問題,加劇了工人權利被忽視。在這種情況下,工會和企業都有責任保護工人權利的迫切需要,與此同時,跨國公司也必須對其供應鏈中的勞工權利侵犯行為負責。

主持撰寫這份報告的自由亞洲電台勞工通訊欄目主持人韓東方表示,1,509件罷工事件不能完整反映現實中罷工的嚴重性。因為統計方式主要是從網絡社媒獲得罷工事件的線索,「有工人在網上發出來影片,包括他們的行動和求助訊息,這些每一件上網前都是核實過的。」

韓東方指出,肯定還有一些罷工事件無法統計到,「並不是所有工人組織了集體行動,都會發在網上。」「中國勞工通訊」的人手有限,很難進行全面統計,且難以獲得中共官方數據。

總部位於紐約的勞工組織「中國勞工觀察」負責人李強認為,勞工抗爭事件的數量應該比往年更多,「根據目前中國企業的破產情況,以及工人反映的情況,包括工資、找工難度等等,從這些情況分析,可以間接地看出來,中國的用工環境要比去年是更糟糕的。」

李強分析,之所以數據無法反映這種趨勢,可能跟中共政府管控網絡有關,「他(中國網絡)現在這種算法就會導致你(勞工維權訊息)出來之後很快就消失了,就不再出現了,再也找不到了。他們(中國勞工通訊)用的這種方法只能在很短、很快的時間記錄到一些個案,但並不能全面記錄到勞工抗議有多少。」#

(本文參考了自由亞洲電台的報道)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