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上周三(10月25日)發表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繼續推動大灣區安老和擴展「長者院舍照顧服務券計劃」(俗稱院舍券)適用範圍至護養院等。不過明愛長者聯會(長聯)公布調查發現,高達76.7%受訪者不認識院舍劵;亦有近6成人不考慮在大灣區安老。
最多人考慮減輪候時間而選用 倡多宣傳
長聯於上月28日至昨日(1日),經電話及網上訪問883名正使用明愛安老服務的長者及照顧者,在問及吸引其使用院舍券的因素中,有45.1%人認為會因輪候院舍券時間較資助院舍短而選用,42.2%受訪者則因院舍環境。長聯建議當局多經媒體、安老服務單位等宣傳,增加長者的認識。
至於問及促進居家安老的因素中,67.6%表示想留港安老,有65.1%人選擇延長上門支援時間至周日及公眾假期,其次有61.3%選擇提高現時財政支援。長聯建議當局整合現時社區照顧服務,並增加資源以增加周六及日的服務名額;同時建議醫管局擴闊社區外展服務,提供外展中西醫服務予行動不便的長者。
近六成人抗拒北上安老
調查又問到對大灣區安老的意向,以1至5分表達,高達57%受訪者評為1分,即是不考慮在大灣區安老;對於如何增加北上安老的意向,最多人考慮院舍質素(47.8%),其次是醫療配套(37.5%)及退出服務時的安排(34.5%),即可回港後直接安排入住本港資助院舍,而不單是買位院舍。
現年82歲的石婆婆雙眼失明,其配偶十多年前因中風全身癱瘓,因此長期獨居天水圍家中,石婆婆的孫女一向照顧其需要,即使結婚後遷往粉嶺,現在每周都會為她買餸和上門探望。石婆婆在今年9月底於社工協助下申請輪候院舍,雖然得知當局大力推廣跨境安老,但她深明自理能力差和難以適應大陸的生活,即使跨境院舍輪候時間短也不考慮。
長聯認為,政府在推動跨境安老前,應先有一套完善系統監管私營院舍質素,才可讓長者安心選擇跨境安老,建議當局舉行跨境院舍參觀活動,讓長者更了解院舍環境。
施政報告評分一般 學者:政策複雜欠解說
調查中有47.9%人對今年《施政報告》的滿意程度評為3分,只有約15.3%和6.9%分別表示滿意及十分滿意。明愛專上學院助理教授盧家詠分析認為,本港長者普遍對安老服務不熟悉,不懂尋找所需服務,甚至對制度存在誤解。
盧舉例指,有正輪候資助院舍的長者,即使知道有院舍券可用,但害怕在試住期後退出會無法重返輪候隊伍。她指不少長者嫌當局的福利政策複雜,導致認為《施政報告》與己無關的觀感。盧博士建議當局製作簡易版小冊子,供長者以淺白文字了解安老服務,同時透過關愛隊上門接觸長者,以加強政策解說。@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