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里米亞大橋又被炸 交通中斷 俄稱釀2死1童傷

烏克蘭傳媒RBC-Ukraine報道,連接克里米亞半島和俄國克拉斯諾達地區的克里米亞大橋(Crimean Bridge)17日凌晨傳出兩聲爆炸聲響,分別發生在凌晨3時4分及3時20分。導致交通中斷。

中央社報道,俄羅斯扶植的克里米亞行政首長阿克瑟諾夫(Sergei Aksyonov)稍早在加密通訊軟件Telegram訊息中稱,緊急情況發生在第145根支柱上。但他沒有提供更多細節。

俄國交通部聲明表示,橋樑受損位置較靠近克里米亞半島一側,路面出現損壞,但否認大橋橋墩受損,目前仍在對橋樑狀況進行檢查。

俄羅斯南部貝爾哥羅德州(Belgorod)州長葛拉特卡夫(Vyacheslav Gladkov)則表示,橋樑受損造成一家三口2死1傷,死者為一對夫婦,而他們的女兒則身受重傷。

這次是克里米亞大橋第二次遭到襲擊,去年10月8日克里米亞大橋被局部炸毀。此前7月8日,烏克蘭國防部副部長馬里亞爾(Hanna Maliar)首度公開承認,去年烏方策劃炸毀了克里米亞大橋,目的在於「破壞俄軍補給線」。

華府智囊「戰爭研究所」(Institute for the Study of War)分析師巴羅士(George Barros)在Twitter上表示,這座橋若受損嚴重將重創俄羅斯的補給線。

巴羅士說:「如果烏軍設法破壞、摧毀這座橋,俄羅斯將只剩一條地面補給線,即亞速海(Sea of Azov)海濱高速公路,能用來支援、或撤離駐紮在赫爾松(Kherson)及克里米亞佔領區內數以萬計士兵。」

普京首度回應美援烏集束炸彈 稱俄將採取對等行動

俄羅斯電視台「俄羅斯-1」頻道(Russia-1)7月16日,公布了一段普京在受訪時,首度回應美國向烏克蘭提供集束炸彈之事。普京稱,俄羅斯擁有「足夠的」集束炸彈庫存,並威脅說,「如果(烏克蘭)用集束炸彈來對付我們,我們保留採取對等行動的權利。」

普京還聲稱,「直到現在,我們還沒有這樣做,還沒有使用過它,還沒有這樣的需要。」

但證據顯示,情況並非如此。今年3月,聯合國稱已蒐集到可信報告,指出俄羅斯軍隊在人口密集地區至少24次使用了集束彈藥。

CNN去年的一項調查發現,在戰爭剛開始的幾天裏,俄羅斯向烏克蘭第二大城市哈爾科夫(Kharkiv)發射了11枚集束火箭彈。

美聯社和一些國際人道主義組織也在俄羅斯襲擊烏克蘭後發現了集束炸彈。

國際特赦組織6月曾發表40頁報告,在哈爾科夫(Kharkiv)發現的證據顯示,俄軍不斷使用遭廣泛禁用的9N210或9N235集束彈。

在普京發表上述言論之前,美國國防部13日證實,集束炸彈已運抵烏克蘭。

不過,一名烏克蘭高級軍事官員告訴CNN,這些彈藥尚未使用。

拜登政府向烏克蘭發送集束炸彈的決定備受爭議,並受到人權組織的批評。

當在人口密集地區附近發射集束炸彈時,由於集束炸彈爆炸之後釋放出的小型炸彈將四射到周邊廣闊區域,再次爆炸,會傷害或殺死無辜平民。此外,未爆炸的小彈頭如同埋下的地雷,會給爆炸區域的民眾造成長期威脅。

美國國防部的一名高級官員稱,烏克蘭做出了「書面保證」,不會在城市地區使用集束炸彈。

中國第二季GDP低於預期 重蹈日本覆轍 跌入通縮困境?

中共統計局7月17日公布最新經濟數據顯示,第二季度GDP同比增長6.3%,較市場預期的7.1%低,且較第一季度僅增長0.8%。兩季合計,上半年錄得5.5%的經濟增長,較市場預期的6.1%差。

路透社報道,澳洲聯邦銀行經濟學家孔恩(Carol Kong)表示,期待的疫情後經濟復甦成為泡影,「數據表明,中國後疫情時代的繁榮顯然已經結束。」

她說:「高頻率指標(higher-frequency indicators)雖高於5月的數據,但仍顯示出黯淡且步履蹣跚的復甦景象,同時青年失業率創下歷史新高。」

6月份城鎮居民失業率為5.2%,與上月持平。其中,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為21.3%,較上月增加0.5%,再創歷史新高紀錄,凸顯青年失業問題嚴峻。

最近的數據顯示,中國的出口出現三年來最大跌幅。房地產市場的長期低迷也削弱了信心。

7月13日中國海關發布的數據顯示,6月份的出口同比下降12.4%,降幅為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的最大。進口減少6.8%,進出口降幅均明顯低於分析人士的預期。

尤其令人擔憂的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情況。房地產業在中國GDP中的貢獻佔比高達25%。而目前許多房企在為生存而掙扎。同時,投資樓市而血本無歸的恐懼在購房者中蔓延。結果是,中國的企業和消費者現在把錢包抓得緊緊的,都不願意貸款投資或消費。

在巴克萊銀行(Barclays)的金融專家看來,中國陷入了「困難的通縮氛圍」。通縮意味著價格普遍下跌,導致銷售、薪水和投資全面下降的螺旋式發展,對經濟帶來災難性後果。

眼下的中國經濟令人想起1990年代的日本。在房地產泡沫破裂後,日本經濟陷入了一場長達十多年的長期停滯時期。

美籍經濟學家辜朝明(Richard Koo)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回憶說,「日本的商用地產價格當時下跌了87%」,日本央行在1989年連續加息讓企業背上了沉重的債務,不得不長年勒緊褲腰帶還債,無力投資。

辜朝明是野村研究所的首席經濟學家,曾在美聯儲任職,2003年出版《資產負債表衰退》(Balance Sheet Recession)一書,分析被稱為「失去的十年」的1990年代日本經濟危機。他在書中闡述了並非因景氣周期,而是因證券和房地產市場泡沫而產生的衰退,即「資產負債表衰退」。

眼下,中國的一些經濟學家和傳媒正在熱烈討論,中國經濟是否也在走向資產負債表衰退。大陸「財新」自6月以來多次載文分析辜朝明的理論是否與中國經濟的現狀具有可比性。

辜朝明認為,中國目前面對的問題與房地產泡沫破裂後的日本相似。中國企業和消費者減少貸款是為了還債,這必然阻礙經濟發展。他解釋說,減少債務「從個體角度看是正確的」,但如果所有人同時節約開支,對國民經濟就是一個大問題。

根據中國各銀行數據顯示,2022年城鎮家庭負債率已經達到56.5%,相當於14億人口中,有將近5億人口處於負債狀態中。按照這一統計數據,中國已進入「全民負債」狀態,中國居民的債務佔收入比已經達到90%。

新浪財經曾報道,資料顯示,居民負債總額達到200萬億元人民幣,人均負債高達14.3萬元人民幣。

「全民負債」的狀況造成中國社會出現「躺平」的社會現象,特別是在年輕人中,出現不買房、不買車、不結婚、不生育的趨勢,聲稱是「最後一代」,選擇徹底「躺平」。

對於中國經濟正在跌入通縮困境的現狀,中國政府一籌莫展,目前,就能看到的政策就是,中國央行多次降息,打算下一步繼續降息,以刺激需求。

但辜朝明認為,僅僅靠降息是不夠的,政府決策者必須採取所有可能的手段,避免重蹈日本的覆轍。具體來說,他建議投入資金,推動大量陷入停頓的房地產項目完工。「我會建議中國政府支持房企讓已經規劃的建築項目完工,我想,這是最有效地使用納稅人資金的方法。」辜朝明說,這樣可以讓那些因擔心血本無歸而陷入極度不安的人放心,「他們畢竟已經為房產付款或至少付了首付」。

外媒問秦剛何時回歸 汪文斌沉默16秒後選擇一言不發

中共外長秦剛消失至今已逾三周,中共至今沒有具體交代,引發「秦剛到底在哪裏?」「秦剛真的出事了嗎?」等種種疑問。先前聲稱秦剛「生病」的中共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7月14日再度回應法新社記者相關提問時,汪文斌低頭翻閱資料長達16秒之後,卻沒有給出一點提示性的答案,更引發關注。

法新社記者:預計秦剛何時回歸有最新消息嗎?
汪文斌:我此前已經介紹過相關情況,下一個問題。

秦剛自6月25日公開露面後,一直處於隱身狀態,汪文斌7月11日首次回應稱,秦剛由於「健康原因」,不能出席在印尼舉行的東盟峰會,改由中共外事辦主任王毅出席。但是沒有透露具體是甚麼「健康問題」。

有分析指出,汪文斌沉默很長時間卻沒有給予任何回應,大概率可以斷定秦剛「沒有健康問題」,如果真如此前汪文斌聲稱的「健康原因」,這次應付性的以「康復之後即可恢復工作」等回答都是很正常的,但是汪文斌沉思很久時間,罕見地不給任何提示性的回答。顯然汪文斌知道秦剛突然「消失」另有隱情,至於何時回歸?能不能回歸?也超出了汪文斌的預計。

秦剛消失已經20幾天了,官方不作任何說明,網上傳出秦剛與鳳凰衛視女主持人傅曉田與秦剛發生婚外情,並生下1子,被中紀委約談。

大陸學者傅志彬分析,一般來說,中共體制內不會因為性關係混亂下台,但是會因為政治問題下台,而以兩性關係混亂之名「被下台」。

前中央黨校教授蔡霞列出彭帥曾公開指控遭到前常委張高麗性侵,但張高麗並沒有因此而出事,秦剛也不會因為婚外情就被紀檢委調查而丟官。

獨立時評人蔡慎坤分析,種種跡象顯示,秦剛凶多吉少。他認為,秦剛出事的背後,可能與中共高層內鬥有關。

蔡慎坤在Twitter發文說,「內網公開談論或間接暗示秦剛和傅曉田的桃色信息泛濫成災,在網上信息管控如此嚴厲的情況下實在很詭異,肯定有一股勢力在藉此使勁,欲致秦剛於死地。類似針對副國級以上高官的醜聞傳播肯定具有政治目的。」

也有分析認為,秦剛是習近平以火箭速度親自提拔的,這次「出事消失」也一定來自習近平的意圖。具體原因有待觀察。@

------------------

🗞️9.17暫別實體 立即預購
https://bit.ly/buybyepaper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