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失明人協進會(下稱協進會)早前委託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進行一項有關後天失明人士社區支援研究,經與受訪者深度訪談後,發現多方面社區支援明顯不足。
研究於2020年11月至2021年5月期間,採用混合研究方法進行,當中分別有167位視障人士參與問卷調查,及43位視障人士參與聚焦小組,當中全失明或嚴重弱視的研究對象佔八成。研究希望檢視針對視障人士的現有社區服務,尋求提升視障人士生活質素的方法。
問卷調查部份的結果顯示,不同視障程度的後天失明人士生活質素有所差距。全失明組別在健康及精神狀況、自我觀感及人際關係等的分數較高;嚴重弱視組別整體分數較低;輕度及中度弱視組別對財政資源的足夠程度較高。
在眼疾發病距今時間方面,發病時間距今少於1年的受訪者對社區歸屬感的分數最低,40分滿分只得到21.5分,而3年以上的較為高分,當中3至10年最高分,有26.5分。研究指,新失明人士在適應社區生活比較困難,失明初期對支援服務的需求明顯較高。
另外,根據與受訪者的深度訪談,協進會發現多方面社區支援不足。包括部份服務輪候時間過長,例如家居清潔服務的輪候時間長達一年。復康訓練服務輪候時間過長及欠缺持續性,輪候時間長達9個月至2年不等,每位視障人士亦只能接受一次訓練。另外有受訪者表示醫社合作不足、欠缺溝通,例如眼科醫生不熟悉社區服務,而未能將個案轉介到合適社福機構,或向病人介紹相關支援服務,以致出現服務不銜接的情況,嚴重影響視障人士適應視力轉差後的生活。
後天失明的Sandy分享自己的經歷指,自己在2009年因視網膜脫落影響視力,2014年完全失明,直至2017年申請訓練服務,期間輪候時間長達1年多。在接受復康訓練前,沒有任何機構或政府支援,自己亦不懂得到機構求助,因此有長達7年需要依賴家人陪同方可出街。現在是實習咖啡師的Sandy表示,經過復康訓練後逐漸適應社會生活,她認為視障人士是有能力工作,只是欠缺機會,若有同路人支援,對後天失明人士而言,可更快、有信心重投社會。
協進會希望政府能夠調撥資源,縮短輪候社區服務的時間,同時儘早介入支援新失明人士,並加強醫社合作,落實殘疾人士醫療券,同時提供更多殘疾人士就業機會。
會長黃俊恆強調,希望今次研究讓政府及大眾了解,後天失明人士只要得到適切支援,便能重投社會、獨立生活,期望政府正視視障人士所面對的困難。◇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