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美國國務院證實,副國務卿舍曼(Wendy Sherman)將於7月25至26日前往中國天津,與中共外長王毅等官員會面。數日來,關於美中外交接觸安排的戲劇性傳聞之後,如今終於水落石出。中美雙方誰顯得尷尬、被動,也就一覽無遺了。

遲來的中國之行

美國國務院的聲明可謂姍姍來遲。

7月20日,舍曼就在東京會見了日本副外相森武夫。7月21日,舍曼會見了日本防衛相岸信夫,並與日本和南韓副外相舉行三方會談。美國副國務卿的亞洲之行已經開始,才臨時增加了幾天後前往中國的行程,幾乎是不能再晚的、最後一分鐘才敲定的安排。

7月15日,美國國務院就公佈了副國務卿舍曼的亞洲行程,將於7月18日至25日訪問日本、南韓和蒙古,議題包括「美、日、韓三邊合作應對緊迫的共同挑戰」,也包括「共同優先事項上的雙邊和多邊合作」,以及與蒙古「討論我們在民主和人權方面的共同價值觀」。

聲明還強調,「在整個訪問期間,副國務卿將重申美國致力於與盟國和夥伴合作,促進印太地區的和平、安全與繁榮,並維護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

聲明雖然沒有點名,但針對中共的意味相當明顯。當時公佈的行程中沒有前往中國的安排,但其它相關信息卻表明,與中共外交官會面確實是此次亞洲之行的選項之一。

中國之行本就應該在日程安排內

7月15日,美國國務院公佈舍曼亞洲之行的當天,舍曼會見了加拿大副外長摩根(Marta Morgan)。會談後的聲明只有一句話,「重申美國政府支持立即無條件釋放所有被中國(中共)任意拘留的人,包括加拿大公民康明凱和斯帕沃爾。」

加拿大外交部顯然了解到美國正準備與中共外交官會面,因此特意約見舍曼,請求她幫助加拿大向中共要人。此次會見的單一主題,等於確證了中美外交接觸的安排,本來就應該在亞洲之行的日程表上。

7月1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與加拿大外交部長加諾(Marc Garneau)通話,討論了美國和加拿大之間的合作事宜,聲明中並未提及幫加拿大營救在中國的人質。第二天,加拿大副外長摩根就與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會面,可見舍曼幾乎確定會前往中國。

外界盛傳,中共僅願意派出外交部副部長與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會面,結果被美國拒絕,確實有這樣的可能。因此,美國國務院7月15日公佈的亞洲行程中沒有中國之行。估計中共眼看自亂陣腳,趕緊提升規格,承諾由中共外長王毅出面。7月21日,美國副國務卿舍曼已經在日本2天了,才在最後一分鐘敲定了7月25至26日前往中國天津的行程。

2015年2月11日,布林肯作為美國副國務卿訪問北京,會見中共外長王毅。(Andy Wong – Pool/Getty Image)
2015年2月11日,布林肯作為美國副國務卿訪問北京,會見中共外長王毅。(Andy Wong – Pool/Getty Image)

中共外長與美國副國務卿級別對等

此前的傳聞中,似乎中共僅願意派出外交部排名第五的副部長,而不是排名第一的副部長,實際可能有出入。美國應該要求中共外長王毅出面,而不是外交部副部長。對美國來說,王毅僅是中共對美關係的副手,楊潔篪才是對美關係的主管。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與楊潔篪對等,王毅只能與美國副國務卿級別對等。

2015年2月11日,布林肯作為美國副國務卿訪問北京,時任中共國家副主席的李源潮與布林肯見面。(Andy Wong – Pool/Getty Image)
2015年2月11日,布林肯作為美國副國務卿訪問北京,時任中共國家副主席的李源潮與布林肯見面。(Andy Wong – Pool/Getty Image)

中美之間類似的級別對等,並非今天才開始。布林肯曾擔任奧巴馬總統時期的美國副國務卿。2015年2月11日,布林肯曾作為副國務卿訪問北京,當時會見的就是中共外長王毅,時任中共國家副主席李源潮也與布林肯見面,以示重視。

2015年10月8日,布林肯作為美國副國務卿訪問北京,與時任中共國務委員楊潔篪見面。(Mark Schiefelbein/AFP via Getty Images)
2015年10月8日,布林肯作為美國副國務卿訪問北京,與時任中共國務委員楊潔篪見面。(Mark Schiefelbein/AFP via Getty Images)

2015年10月8日,布林肯作為美國副國務卿再度訪問北京,與其會面的是時任中共國務委員楊潔篪。2015年12月9日,布林肯作為美國副國務卿,又在巴基斯坦與中共外長王毅會面。可見在奧巴馬擔任總統時期,與美國副國務卿會談的中共官員裏,王毅就是最低一級的。

中共自尋煩惱

3月份阿拉斯加外交會談鬧僵後,中美關係進一步惡化。中共幾乎把外交主動權完全讓給了美國,只有等美國願意對話,才可能有對話的機會。如今,美國提出先從副國務卿級別開始與中共外交官對話,對中共應該算如獲至寶,中共最低也需要派出中共外長王毅,而不是外交部副部長。

估計中共先前確實提出了副部長人選,很可能美國國務院乾脆取消了對話,率先公佈的亞洲行程裏去掉了中國,應該在向中共施壓。中共自討沒趣,很可能中共高層拍板,才讓王毅出面,於是美國副國務卿舍曼抵達日本之後,才追加了中國的行程。

中共應該又耍了一個心眼,把會面地點安排在天津,而不是北京。這樣的安排,等於中共國家副主席王岐山不會出面,連楊潔篪可能都不露面,以示對美國的冷淡,同時自己也找個台階下。

一波三折的安排中可以看出,中共本來很被動,實際非常渴望此次會面。3月份,楊潔篪在阿拉斯加上演戰狼鬧劇後,再想見布林肯顯然變得很困難了,也導致了習近平與拜登的會面安排難產。如今美國副國務卿提出訪問,中共渴望儘快破冰,卻又想耍心眼、爭面子,沒想到美國卻寧願放棄對話,中共只好退讓收場了。

這場風波應該是中共自尋煩惱,估計得到了中共高層的首肯,中共外交部自己恐怕不敢這樣做,最終既失了禮節,也丟了面子。

除了階別對等之爭,中美雙方可能在會談內容上也有爭議。

中共面對「包圍圈」的尷尬

美國國務院的聲明說,將與中共外交官進行面對面交流,「這些討論是美國與中國官員進行坦誠交流以促進美國利益和價值觀並負責任地管理關係的持續努力的一部份」,「將討論我們對中國(中共)行動嚴重關切的領域,以及我們利益一致的領域」。

7月20日,舍曼與日本副外相會談,重申「美日同盟仍然是自由開放的印太地區和平、安全與繁榮的基石」,以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我們共同的民主、人權和法治價值觀」,還強調了「美日韓合作應對21世紀全球挑戰的重要性」。7月21日,舍曼會見了日本防衛相岸信夫,雙方強調了台灣海峽和平與穩定的重要性。

這類話題,應該是中共企圖拒絕談論的,但美國國務院卻願意討論。7月21日,中共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對此回應時,再次重複了「干涉內政」的套話,並稱反對打造反中共的「包圍圈」。

美國應該確實在打造對抗中共的「包圍圈」。7月19日,美國國防部聲明,國防部長奧斯汀將於7月23日訪問阿拉斯加、新加坡、河內和馬尼拉,與主要領導人會面,「展示美國政府對東南亞和東盟作為印太架構重要組成部份的重視」,「強調美國對該地區的持久承諾,以及我們維護該地區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和促進東盟中心地位的興趣」。

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再度聯手,一南一北,加緊與印太盟友和相關國家的合作,儼然都在針對中共政權。如此尷尬的局面之下,中共最終不敢放棄與美國對話的機會,不過這樣的會談恐難以改變中美對抗的態勢,中共的尷尬應該還會繼續。#

-----------------------

【坦白如初 公義永存】

📍報紙銷售點: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加入會員: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成為大紀元Patron,收睇無過濾嘅新聞影片: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