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離島的生活意味著甚麼?是一分隨性的快樂,還是追尋質樸的恬然?抑或是學習一門昔日的手藝,了解一種當地的語言?歷經兩度延期,終於在今年三月尾成功舉辦的「船到橋頭生活節」,沿著橫水渡航線,橫跨四個小島,鼓勵島外人、島內街坊,以全新的角度重新認識離島生活。
萌生舉辦生活節的想法,還要從搬入坪洲居住的藝術家葉啟俊(阿俊)的首次橫水渡經歷談起,阿俊在船上望著浪花拍打著船身,眼見船隻從一個小島駛向另一個小島,感覺自己好像發現了新大陸:「原來有這樣一條航線,可以串連不同的小島,一瞬間甚至想不起是香港的哪個部份!」
在坪洲居住的日子裏,阿俊結識了一班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敞開心扉交流時,發現彼此對小島都有著一種特殊的情懷。陳俊傑(阿傑)和做城市研究的太太Myriem,創辦坪洲地圖雜誌《Islanders島民》專刊,嘗試從一個物件出發記錄坪洲。兩人與阿俊是好朋友,常常來往談天說地,提到辦生活節的想法一拍即合,尤其是「明日大嶼」的議案,一旦通過或會令島上的生活發生巨變,這一切更觸發了他們儘快舉辦生活節的想法。辦這場活動並無他們想像中順暢,歷經疫情衝擊,兩度改期,活動也多次調整,雖有不完美,但始終完成了自己的心願。
獨具生活氣息的「島聚」
「船到橋頭生活節」聯同坪洲、梅窩、芝麻灣、長洲同時舉辦豐富的活動,參加者可以在一連三日的活動中,搭乘橫水渡「跳島」認識當地的自然風光與風土人情。有人比喻這個活動與「瀨戶內海藝術節」相似,但策展人阿傑和阿俊認為本質上不盡相同:「日本的瀨戶內海藝術節是用藝術來吸引遊客,活化人煙稀少的小島,但我們所在的小島,本身就是活躍的,不需要活化。我們想帶出一個理念,讓人思考究竟在香港離島生活到底是一件怎樣的事情。」
阿傑談到坪洲生活時的所見所聞,例如街坊捐出來供大家共享的各式櫈子,四處可見的水牛,一架架駛過身邊的三輪車,各類當地節日少不了的紙紮品,這些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份,他希望將這些都融入在「生活節」中:「希望將我們找到在島上的東西,和島上的藝術工作者、音樂人、有趣的人一齊加入到生活節中!」他舉例,傳統紙紮工藝是坪洲不可或缺的一部份,今次生活節期間,特別邀請了坪洲紮作師傅與居住在坪洲的外籍建築師、港大建築學系教授合作,共同紮出竹製組裝桌,命名為「坪洲開枱」,靈感來自坪洲隨處可見的「共有椅子」。阿傑認為,面對傳統工藝式微的問題,他並不想看到這些工藝品進入博物館高高在上,如果可以把一切變得生活化,何樂不為!今次他充當「橋樑」的角色,連結建築師和紮作師傅,幫他們做翻譯的過程,自己也獲益良多。
從自身出發 帶出小島正能量
阿傑和太太Myriem十分享受在坪洲生活的日子,Myriem法籍城市規劃研究者,曾在越南工作,如今生活在坪洲的她認為這裏很有家的感覺。藉今次活動,她也想向外國朋友分享小島生活的樂趣。搬入坪洲居住了三、四年的他們,從經營懷舊精品的「陸日小店」,和客人分享兩人走訪世界各地蒐集來的雜貨,到如今不能四處旅行的日子,沉澱下來看看書,開「Islanders Space」咖啡店,作為坪洲和島外人的一個聚腳點。
不同的人或許對離島生活有著不同的想像,阿傑說:「究竟我們新搬進來的人,要怎樣發展自己?人們想像中的離島生活和實際的日子有哪些差距?其實在離島居住,有很多事情可以發生,豐富了我們的生活。究竟在安靜和喧鬧之間如何取得平衡?這些都是我們想跟大家分享的。」
來自不同離島的緣份
在「船到橋頭生活節」期間,來自坪洲、梅窩、芝麻灣、長洲都有「島民」擔任當地的導賞員,問及阿俊如何聯絡到那麼多的朋友,他笑言這一切都是緣份:「我們都是住坪洲的,最熟悉的是坪洲,我找了住在梅窩、長洲的朋友,一齊發掘當地的特別之處,譬如餐廳老闆認識音樂人,我們就邀請他們參加。」
在坪洲今次還舉辦了一場特別的放映會,放映地點在龍母廟(悅龍聖苑),是日本獨立電影導演玄宇民拍攝的《逃島記》,以一位旅客的身份記錄坪洲的中元建醮。阿傑很感激龍母廟的街坊願意借出場地,在取景地播出電影,別有一番意味。活動還吸引了一些年青人參與,阿傑分享:「放映會後,有年青的朋友問我龍母廟的歷史和文化,這讓我感到非常欣慰。正是我們辦這場活動想達到的目的,給多些朋友認識當地的文化。」
活動期間最受歡迎的一個島嶼便是芝麻灣,阿傑開始還擔心沒人留意「芝麻灣」的存在:「沒想到這個芝麻灣的導賞團一呼百應,很多人想了解這個地方。」認識芝麻灣,阿傑和阿俊是從貝澳「牛媽」開始,進一步接觸到當地的村長,從而建立了關係。今次的中英文導賞團,一出宣傳即爆滿。阿傑認為疫情下很多港人想探索新的地方,芝麻灣對很多人來說是陌生的,因此許多人想了解當中的故事。
在長洲舉辦的「水話」工作坊由長洲居民組成的「浪長洲」負責,「水話」是「水上人」所說的語言,工作坊請來長洲艇家和漁民,以簡單易明的方式教授「水話」。阿俊十分欣賞這個活動:「我們都想透過這個活動吸引多些本地人參加,希望可以給大家知道住在離島也有很多值得關注的事情可以學習。」
*********
阿俊很感激今次活動的「島民」和島外的義工朋友們,因為這個活動認識了更多的人。阿傑形容生活節就像播種一樣,在不同的離島播下了不同的種子,可以在未來建立更多的合作關係。以「離島生活」為主旨的生活節雖已落幕,但阿俊和阿傑相信一切並沒有結束,而是剛剛開始,阿傑笑言:「我們之後想做的事情未必是一個『節』,可以是一本書,一年的計劃,可以是很多不同的形式,現在起步的Islanders Space,也是延續這樣一個空間,繼續我們的生活節!」◇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