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外貿銀行(Natixis)發表報告指出,隨著美國總統特朗普進一步推動全球貿易秩序重塑,他所施行的基準、對等及行業性關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重大衝擊。亞洲的製造業和出口導向型經濟結構,遭遇的影響尤為嚴重。美國貿易政策的變動將對亞洲的關鍵行業產生深遠影響,預計不僅限於出口領域,還需從增值角度來評估其潛在衝擊。

從增值分析角度來看,出口數據雖然重要,但無法完全反映貿易戰的全貌,尤其是在全球保護主義升級的背景下,商品可能被重新路由以避開關稅。增值分析可以有效避免重複計算,並將焦點放在最終產品與中間商品的增值過程,從而更真實地反映各經濟體的行業暴露情況,進一步揭示對國內生產和就業的影響。

越南對美國進口商品的依賴使其成為最容易受到影響的亞洲國家。相比2017年貿易戰爆發時,亞洲對美國需求的依賴有所增加,甚至包括大陸。越南和台灣對美國出口商品的直接暴露最為嚴重,但台灣的情況較好,因為其主要出口半導體,尚未受到影響。隨著美國和全球經濟面臨停滯風險,這些變化可能對其他行業產生二次效應,擴大對新加坡和香港等服務型經濟的需求衝擊。

分析指出,若關稅進一步上升,運輸設備行業將承受最大的衝擊,因為該行業的25%增值出口至美國。此外,機械、橡膠和塑膠、電氣和光學設備等行業也面臨風險,儘管它們的市場規模和暴露程度較大,但影響相對較小。儘管對等關稅對汽車、半導體和藥品有豁免(汽車已經面臨25%的關稅),未來是否會出現更多關稅仍未可知。

報告還提到,行業性衝擊在不同市場中有所不同,發達亞洲國家如日本、南韓和台灣,對美國需求的依賴主要集中在電子產品和工業品(如汽車及零部件),而對金屬和材料的需求較少。對其他亞洲國家來說,風險主要來自大宗商品的出口。越南和印度則因美中脫鉤及生產友岸化,過去幾年美國投資的湧入,導致這些國家的暴露度較高,然而印度的龐大內需市場及對服務出口的依賴,提供了較多保護。

Natixis認為,總體而言,亞洲因直接暴露於美國關稅以及全球經濟增長放緩的連鎖效應,將面臨重大風險。如果關稅完全實施或進一步提高,該地區難以替代美國需求,將遭受巨大的衝擊。即使企業在美國投資和生產,由於生產成本上升,盈利也可能下降。行業性衝擊將在亞洲各行各業擴散,預計亞洲企業在可預見的未來將面臨顯著的表現不佳。@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