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的顧問正在討論將美國國際開發署(USAID)的數十億資金轉移到一個由政府管理的金融機構。在美國與中共爭奪海外影響力和戰略項目之際,這一新舉措預計將大幅減少人道援助中的浪費,讓私募股權集團、對沖基金等其他投資者在投射經濟力量方面發揮更大作用。

與此同時,在特朗普的支持下,企業家馬斯克(Elon Musk)領導的政府效率部(DOGE)一直在推動關閉負責管理價值430億美元的對外援助項目的USAID。

根據這些新提案,國際開發署的部份資金將轉移到美國國際發展金融公司(US International Development Finance Corp., DFC)。該公司將為尋求投資海外私營部門項目的美國機構投資者提供融資、交易牽頭、共同投資和風險保險等方面的服務。

一位匿名資深官員表示,轉移資源的提案是特朗普政府正在考慮的幾個不同方案之一。

目前尚不清楚這些計劃多久會變成現實。

1月31日,特朗普提名布萊克(Ben Black)擔任DFC的下一任總裁,但他仍需得到美國參議院的確認。

布萊克一直在經營私募股權公司Fortinbras Enterprises LP,他對DFC的未來發展已經提出了自己的一些想法。1月10日,他與保守派科技投資者兼影響力人士喬‧隆斯戴爾(Joe Lonsdale)共同撰寫了一篇博文,題為「如何管理美國對外援助」(How to DOGE US Foreign Aid),呼籲將美國國際開發署的許多預算轉移至DFC。

投資驅動模式

兩人在博文中寫道,「我們目前的對外援助預算大部份都是浪費,應該予以削減;如果我們要在國外花錢,那就採用投資驅動(investment-driven)的模式,專注於策略性的項目融資方案。」

隆斯戴爾與馬斯克關係密切,曾協助建立支持特朗普的美國政治行動委員會(America PAC)。

熟悉特朗普政府內部討論的人士表示,布萊克和隆斯戴爾提出的構想與特朗普政府目前正在考慮的計劃相吻合,也與傳統基金會 (Heritage Foundation)的「2025計劃」(Project 2025)所提出的目標相符。

國務卿兼USAID代理署長魯比奧支持

據熟悉國務卿、代理USAID署長的魯比奧(Marco Rubio)想法的人士透露,魯比奧及其團隊中的一些人支持減少美國國際開發署資金,並給予DFC更多資源。據一位熟悉情況的人士透露,這也是去年年底在對DFC行政總裁候選人進行面試時所討論的議題之一。

目前,DFC已經擁有價值超過500億美元的投資組合,並與美國和海外私營部門投資者就項目進行合作,但特朗普的顧問們希望DFC能夠更加充份地發揮美國的經濟力量。他們曾討論過如何將DFC運用得更像一個主權財富基金(sovereign wealth fund),並將其投資重點放在對美國戰略利益至關重要的礦產和其它資源項目上。

預計DFC的項目組合將不斷增加。

國會增加DFC授權

為了實現上述雄心,特朗普還需要確保國會對DFC的重新授權,因為DFC的授權將於今年年底屆滿。國會兩黨都表示支持重新授權,重新授權的法案要求將其投資上限從目前的600億美元提高到1,200億美元,並賦予其在更多國家開展工作的權力,而不僅限於目前的低收入國家。

特朗普的顧問認為,他們可以不經國會批准,將資金直接從美國國際開發署轉移到DFC,因為這兩個機構的資金來自聯邦預算的同一個運作部份,稱為「150帳戶」(150 Account)。「150帳戶」不僅為美國大部份的對外援助提供資金,也為美國大使館和領事館的運作提供資金。

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成員、參議員史蒂夫‧戴恩斯(Steve Daines,蒙大拿州共和黨)表示,他對於將資源從美國國際開發署轉移到DFC的想法持「開放」態度。

他說,「他們應該繼續投入,儘可能多地改變,儘可能快地發展。」

儘管民主黨議員稱關閉美國國際開發署以及削減聯邦支出的行動都是非法的,USAID的資源轉移符合保守派共和黨人的長期要求,即結束傳統的人道援助,並更專注於投資發展中國家的私營部門。DFC在2019年成立之後,就被賦予了這項任務。

隆斯戴爾和布萊克在他們的文章中表示,DFC可以資助的項目包括對格陵蘭島的戰略投資,特朗普曾表示希望美國購買格陵蘭。

「在DFC融資的支持下,美國的採礦、航運等資源依賴型企業可以參與,帶來資金和專業知識。」他們寫道,「結果將是一個互惠互利的夥伴關係,加強格陵蘭與美國的聯繫,同時擴大我們的戰略資源基礎。」

USAID亟待改革

周二(2月11日),包括美國律師協會(American Bar Association)、國際發展諮詢公司Chemonics在內的與美國國際開發署簽約的組織和公司起訴特朗普政府,稱其解散美國對外援助機構不合法。原告稱特朗普無權關閉國會成立的聯邦機構,也無權拒絕國會已經批准發放的資金。

訴訟將特朗普、國務院以及白宮管理和預算辦公室(Office of Management and Budget, OMB)列為被告,並尋求法院下令糾正對該機構經費的削減和運作方式的改革。

訴訟書稱,美國政府在解散國際開發署的過程中,沒有支付企業已經完成的工作款項,導致這些企業被拖欠了數億美元的應付款。

國際開發署代理副署長皮特‧馬羅科(Peter Marocco)周一為削減資金和裁減員工的決定進行了辯護,提出由於該機構員工的「不服從」和「不遵守命令」,政府有必要停止該機構的資金和運作,以便政府能夠逐一審查各項援助計劃,決定哪些美國對外援助計劃可以繼續進行。

2月6日,國務卿魯比奧在訪問多米尼加共和國期間表示,美國政府將繼續提供對外援助,但補充說,「對外援助必須符合我們的國家利益,而且必須有意義。」2月3日,他指責國際開發署出現了「公然抗命」(rank insubordination)的現象,並表示該機構及其工作程序需要徹底改革。#

(本文參考了彭博社的報道)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