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傳統的節日中,最熱鬧、最受人們重視的是「過年」。過年是指在新年裏慶祝、作樂的活動,實際生活中還往前延伸到過年的準備。中國傳統的黃曆正月初一,又稱中國新年;當今人們過中國新年時,仍要比公曆元旦隆重得多。過年的準備活動通常自黃曆臘月廿三送灶神就開始了,過年的慶祝活動則一直延續到正月十五元宵節,其中除夕夜和正月初一是最為重要的日子。
現代過中國新年
在除夕之前,家家戶戶都會進行大掃除,以祈求新的一年帶來好運和繁榮。人們會貼春聯、掛燈籠。過年的慶祝活動包括各種的表演,如舞龍、舞獅和傳統戲曲等。此外,人們會聚在一起享用豐盛的團圓飯,品嚐各種傳統美食,如餃子、年糕和各種年菜。晚輩會向長輩獻上新年的祝福,長輩則給予小輩壓歲錢,祈祝家中孩子們平安成長。
除夕夜是過年最重要的時刻之一。家人團聚在一起共度除夕夜,迎接新年的到來。在午夜的時刻,煙花爆竹的聲音響徹夜空,象徵著驅逐邪靈,迎接新一年的好運。過年也是走親訪友的時候,互道新春願望。見面時給與小孩的紅包是一種常見的禮物,通常包含有吉利數字的錢,象徵著財富和好運。
過年在中國各地有著豐富多彩的習俗和傳統,每個地方都有獨特的慶祝方式。但團聚、祭祖、祈福和歡慶的主題在全國範圍內都是共通的。
中國古代過年民俗
在中國的古代,人們又是怎樣過年的呢?
在南北朝時期,兩湖地區的人,正月初一日,雞一叫就起床,先在院子裏放爆竹,以驅趕山魈(傳說中山間的鬼怪)、惡鬼。老少都穿戴得整整齊齊的,依次拜賀。家人端上椒柏酒、桃湯(用桃木煮成的湯汁)、屠蘇酒,傳說這些酒飲、藥飲具有驅魔辟邪,趨吉避凶的功效。喝酒的順序,從年齡小的開始。另外,還吃膠牙(麥芽)糖、五辛盤(包含五種含有辛辣味的蔬菜,如蔥、蒜、薑、韭、薤[音:謝]等);又服敷于散[1]、卻鬼丸,然後每人吃一個煮雞蛋。
家家戶戶做一個桃木板,釘在門上,叫「仙木」。又在門上貼一張畫的雞畫,掛一條葦草編的繩,旁邊插上桃符,認為百鬼都怕。又把錢串子繫在木棍上,用腳踢到掃帚上,說這樣可以新年如願。正月七日叫「人日」。女人們用七種春天先發的草、菜做湯,用彩綢剪成小人形,或用金箔紙剪成人形,貼在屏風上,也戴在頭髮上;又做「花勝」(婦女用的花形頭飾),互相贈送。男人們則登高賦詩。
唐朝時期,天下統一,元旦之日,漢族百官和各地的首領、使節前來朝貢,向皇帝表示祝賀。皇宮內會舉辦各種慶典活動,鐘鼓喧天,歌舞昇平。在民間,子時一到,街頭鐘鼓齊鳴,辭舊迎新,人們聚集在廟會上,寺觀遊人整天不斷。
宋朝的元旦日,皇帝親自祭拜天地神明,以祈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隨後,皇帝向太后拜年,太后回拜皇帝,然後文武百官都向皇帝拜年。民間更是熱鬧,家戶店面都張燈結綵,平時的娛樂場所更是車水馬龍;北宋新年時,開封府開賭禁三天,任百姓娛樂,人們出門遊覽寺廟宮觀,向神明祈求福祉。
清代元旦這天,百官拜見皇帝,稱為大朝。在民間,元旦也是一年中最熱鬧的一天,終日爆竹連響,晚間燈火通明,充滿節日氣氛。清代的北京,從黃曆正月十三到十七都叫燈節,十五叫「正燈節」。每到燈節,宮廷裏就大擺宴席,放煙花,街市上就張燈。大街上的燈,以東四牌樓及地安門為最盛,工部第二,兵部第三。另外東安門、新街口、西四牌樓,也有可觀的特色。各色綵燈,多數都是用紗絹、玻璃、透明獸角等製成,並畫有古今故事,以資玩賞。臨街店舖裏有些很聰明的人,他們又用冰雕成各種器物,用麥秸編成各種人物,華而不侈,樸而不俗,引來許多人觀賞。
花炮棚子製造各種煙火,競巧爭奇。有盒子、花盒、煙火杆子、線穿牡丹、水澆蓮、金盤落月、葡萄架、旗火、二踢腳、飛天十響、五鬼鬧判兒、八角子、炮打襄陽城、匣炮、天地燈等品種,富家豪門,爭相購買。銀花火樹,光彩照人;車馬喧騰,笙歌盈耳。從白天到二更,煙塵漸稀,不過人影在地,明月當天,別有一番景象,婦女兒童這時才喧笑而散。街市上賣的食物,乾鮮具備,但以元宵為大宗,同時也是對街景的一種點綴。還有賣金魚的,用玻璃瓶裝著,金魚在瓶裏轉側遊動,速度很快,身影忽大忽小,實在是別處沒有的景觀。
在乾隆初年,規定正月十五前後五天,在西苑西南門內的高山長水樓看煙火。那樓有五根大柱子,樓前有一塊幾頃大的草坪。那樓採光、通風都很好,特別乾爽。站在樓上遠眺西山,好像苑牆間生出了一個髮髻,灰濛濛地象一幅水墨畫。這幾天一到申時(下午三點到五點),內務府的官員就在樓門外設好了御座。宗室、外藩王、貝勒(滿族貴族的稱號)、王公及一品武大臣、南書房、上書房、軍機大臣以及外國使臣等部份別入座。草坪前設火樹,還設一個綵棚,棚外用藥欄圍上。
皇帝入座,賜給眾人茶,飲畢,各營勇士表演摔跤,各少數民族演奏音樂,還有舞蹈等,依次演完。皇上命令放瓶花,火樹噴射,插入雲霄,實在是無與倫比的景觀。膳房大臣跪進果盒,皇帝分賜給眾人,隨進隨賜,絡繹不絕,凡是侍座的都有份兒。然後,有專門的演藝班子表演燈舞,有魚燈龍燈等等,變幻百端,耀目盈耳。
演出結束,才命令放其它煙火。火繩紛繞,呼呼騰飛,如道道閃電,不一會又聽見萬爆齊炸,轟雷震天,過一刻鐘才停止。皇帝回宮,各大臣也都回官邸。當時已經是皓月東昇,光照如晝。車馬奔馳,塞滿道路。這真是國家安定富強時期的盛事啊!
註釋[1]:「敷于散」出葛洪煉化篇,用柏子仁、麻仁、細辛、乾薑、附子,等分為散,井華水服之。」(天亮第一汲為井華水。)
資料來源:《荊楚歲時記》《燕京歲時記》《嘯亭續錄》
看更多 【古道人生】系列 #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