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WYO青年辦公室」聯同香港青年協會今日(19日)發表《在職青年運動狀況研究報告》,調查發現受訪在職青年每周平均只運動2.2次,近兩成人完全沒有進行半小時以上運動,低於世界衛生組織建議的每周150分鐘中度至劇烈強度運動。機構建議學校於非上課時段開放場地設施予公眾使用,提高企業為僱員提供運動友善措施的誘因。

今年3月至5月,研究團隊成功收回462份有效網上問卷,然後在7月至8月再訪問了18位在職青年和5位僱主,希望探討在職青年運動的動機及阻滯,並提供針對在職青年的運動普及化措施。

研究發現,受訪在職青年平均每周運動2.2次,其中超過六成半(65.4%)的人低於平均次數,近兩成(18.6%)的人完全沒有進行過30分鐘或以上的運動,反映大部份青年未能持之以恆並規律地參與體育活動。

主要運動原因是控制體重、減肥、健美(56.4%),其次是強身健體、防病治病(36.4%)和紓緩工作壓力(36.1%)。僅四分之一的在職青年能達到理想的運動次數(25.1%),而未能達標的主要原因是「身心疲勞」(69.4%)和「工時/通勤太長」(67.6%)。

團隊認為,影響在職青年運動量最大的因素是他們在閒暇時間的選擇。無論工作時間長短或社經背景如何,那些選擇在閒暇時間運動的在職青年,他們的運動量明顯高於選擇從事其它活動的青年。此外,運動項目的便利性和趣味性,以及與朋友交流運動資訊,都能夠有效促進在職青年參與運動。

研究認為,雖然公司提供的運動友善措施對在職青年的運動頻率有一定影響,但效果並不顯著,因為這些措施在推行過程中面臨許多挑戰,例如需要適應不同的工種性質和公司規模,以及缺乏公司文化的支持。

MWYO青年辦公室助理研究員游沛翀指,青年在踏入職場後能否保持或重新培養運動習慣,關鍵在於在學期間的運動環境和個人運動習慣的養成;其次是職場階段運動的便利程度和種類,讓他們即使面對工作壓力和時間限制,仍能抽出時間運動。

報告建議,可以從場地供應、建立朋輩網絡和培養恆久運動習慣3方面著手,鼓勵在職青年多做運動。具體建議包括鼓勵學校在非上課時段開放場地設施予公眾使用,並提供駐場教練指導;加強企業參與運動友善認證的誘因,例如提供免費參與體育活動或大型賽事的機會;調整社交平台的互動策略,並加強宣傳鼓勵公眾運動的應用程式,促進朋輩之間的運動交流;善用科技提升中學體育科評核效能和運動多樣性,培養青少年對運動的興趣。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