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措施正式生效,中歐貿易戰或將進一步升級,中共政府已經下達投資禁令。也有分析稱,長遠看貿易戰對中國未必是壞事,或可促使中國經濟轉型,從投資和出口轉向私人消費。
歐盟額外徵收中國電動汽車關稅 中共下達投資禁令
《歐盟官方公報》10月30日公布,反補貼稅於31日起正式實施,決定對從中國產的電動汽車徵收為期五年的最終反補貼稅,稅率最高至45.3%。包括法國、波蘭和意大利在內的10個歐盟成員國在本月的投票中支持徵收關稅,有5個歐盟成員國(包括德國)反對,12個國家選擇棄權。
歐盟對不配合調查的中共國企上汽集團徵收35.3%的關稅。比亞迪從最初的17.4%關稅稅率降低到17%,吉利汽車從最初的20%稅率降低到18.8%。而比亞迪和吉利汽車積極配合歐盟調查,惹惱了中共商務部。
歐盟報告說,中國每年有至少300萬輛電動汽車的過剩產能,是歐盟市場需求的兩倍。鑒於美國和加拿大對中國生產的電動汽車徵收100%的關稅,中國的電動汽車最明顯的出路就是歐洲。
中共商務部10月30日發布聲明,反對歐盟對中國製造的電動汽車加徵關稅的決定,稱對裁決結果「不認同也不接受」,並稱已就此在世界貿易組織(WTO)爭端解決機制下提交申訴。
路透社引述兩名知情人士消息獨家報道,中共商務部已通知中國汽車製造商,暫停在支持對中國電動汽車徵收額外關稅的歐洲國家進行大規模投資。
知情人士稱,在中共商務部召開的會議上,比亞迪(BYD)、上汽集團(SAIC)和吉利汽車(Geely)等中國汽車製造商被告知,暫停在支持該提案的國家進行重資產投資計劃,比如建廠。
會議還邀請了幾家外國汽車製造商,參與者被告知在對棄權國家的投資上要謹慎,並被「鼓勵」在投票反對關稅的國家進行投資。
根據中國乘用車協會的數據計算,2023年,歐洲佔中國電動汽車出口的40%以上。
德國智庫墨卡托中國研究中心(MERICS)高級分析師君特(Jacob Gunter)10月30日對自由亞洲電台表示,中共政府近年解決貿易爭端策略的改變,傾向於「控制升級」:調查歐洲的白蘭地(Brandy)、豬肉和奶製品,表面上看似報復升級,但其實這些產品對華出口量已逐年減少,幾乎處於停滯或萎縮狀態。反之,中國電動汽車在歐洲市場的潛力則非常大。
中共企圖在歐盟內製造分裂
中共商務部此前會見了汽車製造商和行業協會,討論提高大排量燃油車的進口關稅。其在一份聲明中稱,「聽取業界和專家學者對提高大排量燃油車進口關稅的意見建議」。
如果中共政府這麼做,德國將首先受到打擊。據中共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德國向中國出口排量為2.5升或以上的車輛,價值高達12億美元。
法國、意大利和西班牙支持歐盟對中國電動汽車的關稅措施,但它們也可能是受中共政府報復措施所影響最大的歐洲國家。
法國、西班牙、荷蘭和丹麥是對中國出口白蘭地、豬肉及乳製品最多的歐洲國家。這四個國家成為中共政府主要的施壓對象。
中共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去年法國對中國出口了價值2.11億美元的乳製品,法國也是中國進口白蘭地的最大來源國,佔比達99%,預計受到的影響最大。
意大利、丹麥、荷蘭和西班牙的乳製品,去年向中國出售的乳製品價值分別約為6,500萬美元、5,500萬美元、5,200萬美元和4,900萬美元。
在豬肉方面,西班牙、荷蘭、丹麥、法國是歐盟2023年對中國排名前四的豬肉出口國。其中西班牙就佔了四分之一,排在第二和第三的荷蘭和丹麥去年分別向中國出口了價值6.2億和6億美元的豬肉產品。
長遠看貿易戰對中國未必是壞事?
太盟投資集團聯合創始人、董事會執行主席單偉建認為,長遠來看,貿易戰對中國來說未必是壞事,或促使中國經濟轉型。
單偉建在彭博行業研究Asia Centric播客節目中稱,貿易衝突升級或促使中國調整經濟方向,從投資和出口轉向私人消費。
他認為,如果順其自然發展,中國自身很難出現這種轉變。@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