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曰:「人而不仁,如禮何?人而不仁,如樂何?」(《論語‧八佾‧三》)
【討論】
魯國季氏、三家,以大夫而用天子禮儀,是僭越,破壞禮的。在前兩章的痛斥、諷刺之後,本章既可視為孔子繼續質問僭禮樂者,亦可視為孔子對禮的一個概括性闡釋:「人心若沒有了仁,把禮來如何運用呀!人心若沒有了仁,把樂來如何運用呀!」也就是說,人而不仁,必不能行禮樂。
《禮記‧儒行》也講:「禮節者,仁之貌也;歌樂者,仁之和也。禮樂所以飾仁,故唯仁者能行禮樂。」以此而論,季氏八佾舞於庭、三家者以《雍》徹,絕不能起到「禮主敬、樂主和」的作用,不過是滿足於驕傲之心、耳目之娛罷了,對其本身有百害而無一利。愚昧至此,可惜呀!
到了孔子的時代,禮壞樂崩,孔子要救世,怎麼救?只能從歸正人心著手。怎麼歸正人心?首先釐清禮樂的本源。這個本源就是人心,要有仁。仁是甚麼?從某個方面講,就是真心真意、全心全意。這是孔門教學的真髓。現代教育家陶行知提倡「千教萬教教人求真,千學萬學學做真人」,可謂得此三昧。
但是,在現實生活中,「仁」怎麼表達出來?這就離不開禮樂了。仁心蘊蓄於內,禮樂表達於外,相應相和,正所謂「先王之道斯為美」。
如果仁心俱在,禮雖隨時而變,如夏、商、周相繼,亦皆為禮樂文明也。反過來講,沒有仁心,雖禮樂猶在,亦不過虛文也,並且不能長存,而終滅絕。
本章為八佾篇第三章,也是點睛之筆,把全篇推到最高潮,並與第二篇(為政篇)相溝通。在為政篇,孔子講「為政以德」,並說「道之以政,齊之以刑,民免而無恥。道之以德,齊之以禮,有恥且格。」推崇禮樂治國。
然春秋以降,禮壞樂崩,回到周禮的時代已無可能,但孔子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高蹈興「仁」,給人心確立一個基準,讓禮樂雖隨時演變而不失其內核,無論人存人亡政舉政息都有其鏡鑒,用心良苦也。
主要參考資料
《論語註疏》(十三經註疏標點本,李學勤主編,北京大學出版社)
《四書直解》(張居正,九州出版社)
《論語新解》(錢穆著,三聯書店)
《論語譯注》(楊伯峻著,中華書局)
《論語今注今譯》(毛子水注譯,中國友誼出版公司)
《論語三百講》(傅佩榮著,北京聯合出版公司)
《論語譯注》(金良年撰,上海古籍出版社)
《論語本解(修訂版)》(孫欽善著,三聯書店)
點閱【論語說】系列文章。#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