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汗1259年在南征時的猝然去世,對於南宋而言是獲得了短暫的喘息時間。因為彼時兀良合台已從南邊攻打廣西南寧、桂林,劍指潭州(今長沙),忽必烈則圍攻湖北鄂州(今武昌),蒙哥則在四川一路高奏凱歌,南宋已處於北、西、南三面同時面臨進攻的局面。

南宋朝廷極為恐慌,當時的丞相丁大全隱匿戰情,引發不滿,宋理宗將其罷免,並急拜賈似道為右丞相兼樞密使,率軍前往鄂州迎敵。

當賈似道看到蒙古大軍兵強將勇,以為鄂州難以守住,就背著朝廷,偷偷派人去與忽必烈求和。其後,身為江淮荊湖經略使的趙璧在三千兵卒護送下,進入鄂州城與南宋官員議和。賈似道卻藉口有足疾不肯出見,乃約再議而還。

蒙哥汗去世後,西、南兩路軍撤離,護送蒙哥靈柩北返,而在北邊的忽必烈在獲知元睿宗拖雷的第九子末哥送來的蒙哥的死訊並請他北歸參與忽里勒台大會以爭取汗位繼承權後,最初認為自己是奉命南征,「豈可無功而返」,於是依舊下令發起進攻,多次獲勝,但在攻打鄂州時卻受阻。在鄂州之戰中,宋、蒙兩軍展開數月激烈戰鬥,雙方「死亡枕藉」。

在戰事膠著的情況下,忽必烈的正妻察必又派人將開平的周邊動向告知忽必烈,催他北還。忽必烈於是召諸將和謀士商議。

郝經上《班師議》,陳述必須立即退兵的理由。理由有五:

一、此次南征本不應該。蒙古帝國自平金以來,只務進取,不蓄精養銳以待時機,以致用兵日久,費財巨大,且終無成效。蒙哥汗即位後,本應休養生息,但卻忽然大舉用兵。如今蒙哥汗駕崩,理應與宋議和,回歸京師,處理皇位繼承大事,若仍舊進軍,這是不當進而速進。

二、滅宋時機還不到。如果達不到滅宋目的,則應知難而退,否則徘徊於江邊,耽誤時日,暴露出蒙軍的弱點。等到冬春之交,一旦瘟疫流行,那時恐怕想回師也不可能了。

三、宋朝知蒙古國內政局不穩,因此鬥志倍增,其積極備戰,大軍雲集,且還有良將。

四、忽必烈也有北歸之意。渡江又不想直趨臨安,認為「臨安人口稠密,若至臨安,雖不殺人,人民也受踐踏,於心不忍。若天與我,不必殺人;若天不與,殺人何益」。然為今事急,不可不做決斷。

五、蒙古國內局勢緊張,塔察兒國王和李璮還有興兵作亂的可能。忽必烈雖素有重望,且握重兵,但若阿里不哥聲稱受先帝遺詔,登基正位,下詔中原,行赦江北,那時再欲歸京師而不可能了。

郝經還建議派遣一路人馬迎接蒙哥大汗的靈柩,收取大汗玉璽,再遣使召集旭烈兀、阿里不哥、末哥及諸王在和林治喪。

此外,廉希憲也力勸忽必烈立即還朝繼承汗位,以安天下。他還分析了當下的形勢,並親自前去說服諸王之一的塔察兒擁立忽必烈即汗位。塔察兒是成吉思汗弟弟鐵木哥斡赤斤的兒子,在東道諸王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郝經和廉希憲的分析讓忽必烈更加看清了形勢,堅定了忽必烈退兵北返的決心。不過,在暗中準備北撤時,忽必烈卻擺出重兵南下直取南宋都城臨安的架勢,賈似道馬上再派使者請和,表示南宋願意稱臣,並且答應送歲幣二十萬兩銀和絹二十萬匹,以長江作為兩個帝國的共同邊界線。這正中忽必烈下懷,他答應了和議條件,隨即撤兵北返,只留下張節、閻旺的一支五千人軍隊迎候圍攻長沙的兀良合台大軍。

聽說忽必烈派軍來迎,兀良合台大軍遂轉奔湖北,張節、閻旺在長江上設浮橋迎接,兩軍合兵北返。而賈似道再次違反約定,趁蒙古大軍撤退時進攻,殺死了殿後的一百多名蒙古軍人。賈似道故意把這場小規模進攻吹噓為巨大的勝利,卻不說蒙古軍撤退的真正原因。他在奏章中寫道:「諸路大捷,鄂圍始解,匯漢肅清。宗社危而復安,實萬世無疆之福。」宋理宗信以為真,不僅對他大加讚揚,還大加封賞。此後,賈似道專擅朝政十幾年。

開平即大汗位

忽必烈北返抵達燕京後,馬上解散了聽命阿里不哥的脫里赤徵召的軍隊,「民心大悅」,並控制了開平至燕京一帶。駐紮在燕京近郊期間,忽必烈與諸王展開聯絡,商討在1260年春天召開忽里勒台大會。

1260年春三月,忽必烈來到開平府,召開了忽里勒台大會,末哥、哈丹、阿只吉、塔察兒、也先哥、忽剌忽兒等諸王四十多人偕文武大臣擁立忽必烈即汗位。三月二十四日(1260年5月5日)忽必烈即蒙古帝國大汗位。四月四日(公曆5月15日)發布繼位詔書。這一年忽必烈四十五歲。◇(待續)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