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電車,以獨有的雙層有軌電車穿梭港島,見證著百年的歷史變遷。滄海桑田,填海後一棟棟高樓拔地而起,原本沿海行駛的電車變成了在高樓間穿行。今年7月30日,適逢香港電車120周年紀念,本欄目特別企劃香港電車120年特輯,將分為三期出版,分享香港電車的前世今生。
香港電車歷史專家暨收藏家張順光先生聯同歷史學者柴宇瀚博士,在香港電車成立120周年之際,於今年7月14日推出新作《叮叮與我——香港電車120週年圖片集》,收錄近400張電車相關的收藏品,兩位日前接受「紀載香港」欄目專訪,透過一張張珍貴的歷史圖片、明信片、舊車票,細說電車與香港人的百年情懷。
還原充滿歐陸風情的昔日香港
從天地圖書出版《叮叮與我》新書封面的舊照片說起,張順光早在1980年代開始收藏電車相關的紙品,今次呈現的明信片是1906年,第一代電車駛經中環德輔道中的亞歷山大行,這張舊照片深深吸引了他:「最初只是收集明信片上的郵票,看到這英式的建築和單層電車,我一直以為這是外國,後來朋友告訴我是香港,背後這棟是第一代的歷山大廈。」
柴宇瀚解釋,這張舊照片頗具代表性,第一代的歷山大廈1904年落成,名為「亞歷山大行」(Alexandra Building),以當時英國國王愛德華七世的妻子雅麗珊(亞歷山大)皇后命名,位於遮打道及德輔道中交界的三角地段以西,其三角外觀形似紐約第五大道1902年完工的摩天大樓熨斗大廈(Flatiron Building),因而獲得「熨斗」的暱稱。柴宇瀚感慨:「可以感受到,100多年前的香港充滿了歐陸風情,從這張明信片就可以看出來。」很可惜,這棟獨具文藝復興風格的建築在1950年代拆卸,建成第二代的歷山大廈,保留了三角地帶的格局,卻演變成呆板的線條,不再有第一代建築新古典主義的華麗。到了1974年,香港置地宣布中環物業重建計劃,第三代的歷山大廈(Alexandra House)1976年建成,樓高34層,儼然變成了新式建築物,延續至今,已找不到昔日的痕跡了。
位於中環愛丁堡廣場的香港大會堂於2022年5月被列為法定古蹟,這座建於1962年3月的建築,成為香港「最年輕」的法定古蹟。然而從張順光收藏的電車舊照片來看,第一代香港大會堂建築更具有古典氣息。第一代香港大會堂於1869年落成,位於香港匯豐總行大廈現址旁,面向皇后像廣場。這座建築物樓高兩層,設有歐洲傳統柱廊及拱門,充滿歐陸風情。從電車駛過的風景,足可窺探百年前的香港島建築特色。
鵝頸橋的由來 消失的寶靈頓運河
銅鑼灣鵝頸橋「打小人」成為香港風俗之一,「鵝頸橋」的名字從何而來?張順光分享的一張第三代電車舊照片,正正展示了已經消失的風景——銅鑼灣寶靈頓運河。這條運河大有來歷。
源自1846年,英國政府計劃在黃泥涌谷開闢馬場,當時有一條彎曲如鵝頸的河流每逢雨季都會泛濫,導致黃泥涌一帶變成一片沼澤,該河道被稱為「鵝頸澗」。第四任港督寶靈(John Bowring)爵士決定開設工程,在黃泥涌興建一條運河,解決河道泛濫問題,這條河就被被命名為寶靈頓運河(Bowrington Canal),運河兩邊的道路就被稱為堅拿道東和堅拿道西,「堅拿」其實是「運河」(Canal)的音譯。在1861年,政府為了方便市民來往河道兩岸,就修建了一條橋「鵝頸橋」。
看到第三代電車徐徐駛過銅鑼灣寶靈頓運河,彷彿回到舊時光,可以見到頗有特色的第三代電車,在上層加設帆布帳篷,方便乘客雨天乘坐,第二代電車的上層部份是沒有遮擋的。
寶靈頓運河存在的時間也不長,在1922年至1929年間,為了配合灣仔填海工程,這條運河被改為暗渠,並拆去原本的鵝頸橋。堅拿道東及堅拿道西亦成為了銅鑼灣及灣仔交界的街道,到了1970年代,堅拿道西天橋建起,連結海底隧道銅鑼灣出口。如今銅鑼灣寶靈頓運河的位置,變成了堅拿道行車天橋。觀察電車舊照,就如同一部香港的城市變遷史。◇
(香港電車120年特輯中篇,將於8月2日出版)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