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的朋友昨晚傳來一幅圖片(見附圖),抱怨China Engagement Office(香港中文大學「內地及大中華發展處」)經常傳來一些費解的文字,並問我是否明白圖片宣傳的是甚麼活動。
「陽光支教」我毫無頭緒,「孔子」和「行腳」分開看沒問題,合起來則不知所云。「行腳」通常用於和尚,指他們訪道化緣雲遊四方,故有「行腳僧」一詞,後來又引申為「乞食」。「孔子行腳」,勉強可解作孔子走過的地方?
圖片以正體中文字為主,卻夾雜中国大陸簡化字;更奇怪是上面大字標題寫「支教」,下面細字則寫「指教地點」。查一查,才知道「支教」是支援教學的簡稱,似乎大陸和台灣人都這樣說,但香港人不是講「義教」的嗎?
一時好奇,把圖片傳給五個港人朋友,做個小調查,看他們是否明白。五人中,有四位在大學教書,另一位從事寫作,他們均表示不明白「陽光支教 孔子行腳」八字。
我再問一位在大陸長大的友人,他答:「孔子周遊列國時去過那些地方,以此招徠大家報名去那裏支援教育(做鄉村教師)?」他總算看懂「支教」,但似乎也不太明白「孔子行腳」。
不久,中大的朋友傳來詳細資料,我才知道「孔子行腳」是2008年由台灣師範大學發起的,「號召大陸、台灣、香港、 澳門各高校的青年學子參加,對各地偏鄉學童進行課輔服務、傳遞愛心的活動」。2013年,華中師範大學跟台師大合作,從此改名「陽光支教•孔子行腳」。
瀏覽一下今年的「支教」行程,12天,只有5天是到湖北偏鄉做「教輔活動」,其餘日子都是參觀交流、「調研」、小組分享,還要花一天參加「啟動儀式」,學習唱「支教主題歌」。
參考過往的行程,這群台、港、澳、陸生遊覽的地點包括武漢城市規劃館、黃鶴樓、辛亥革命紀念館⋯⋯甚至傳說中的「炎帝故里」,都八竿子打不著孔子。「孔子行腳」看來僅是比喻,表示這群「支教」學生都化身「萬世師表」吧。
至於短短5天的「支教」內容,除了美術、音樂課,過往紀錄還顯示有「自製樂器 - 吸管排簫 “皮卡丘”手工」、「台灣美食芋圓製作」、「用心交流:我的眼裏都是你」(不要問我這是甚麼),諸如此類。大陸友人跟我說,像這樣子逗留幾天,不是他所理解的「支教」。
義教當然是好事,不管在甚麼地方。但有時候醉翁之意不在酒,到底是真心誠意去義教山區兒童,抑或打著「支教」旗號粉飾履歷,甚或搞兩岸統戰活動,那就難說了。
最後,想分享昨天一位友人告訴我的笑話,關於中、港用語之別。2011年初,《大公報》網站「大公網」有篇報道,標題居然是「商場新春墮胎量生意較去年同期錄得增一成」。難道香港曾經是「國際墮胎中心」?
原來報紙是寫「人流」,但網頁版要經北京server上載,而大陸用語「人流」即「人工流產」,結果繁簡轉換軟件一「翻譯」,「人流」就變「墮胎」了。大公網這篇報道,大概也成了當年「墮胎量」最高的文章。◇(本文獲作者授權轉載)
作者簡介
馮睎乾,作家,在多家媒體任專欄作家。www.patreon.com/sefirot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