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期約一個月的《基本法》第23條立法諮詢即將於本月28日結束,香港記者協會今日(24日)向政府提交意見書,指「國家秘密」、「危害國家安全」、「境外勢力」等定義廣闊模糊,擔憂修法將進一步窒礙言論和新聞自由,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建議明文確立公眾利益作為抗辯理由。

記協今日向會員發出電郵,交代向保安局提交的意見書內容。記協認為,立法框架將對新聞工作造成深遠影響,所以有必要向政府提出新聞界的憂慮和疑問。

記協強調,新聞工作是提供資訊、監察政府、為公眾利益服務並促進社會不同持份者之間的溝通,具有提高政府施政透明度及促進良政善治的重要社會功能,不構成對國家安全的威脅。

記協指,政府所謂的「國家秘密」涵蓋七大範疇,尤其新增的經濟、社會發展及科學範疇,非常廣闊且定義模糊,令記者難以判斷會否「危害國家安全」。傳媒或許會因擔心違反法例而減少相關報道,造成寒蟬效應。

傳媒不時收到政府內部人士「放風」,例如政府人事變動、行政會議決定、即將發表的施政報告或財政預算案內容、警方調查進展等,記協認為記者實難以判斷對方是否有合法權限披露資料。由於諮詢文件並沒有清楚界定「國家秘密」的來源,記協建議政府釐清「國家秘密」是否僅限於中央政府及特區政府內部文件,抑或包括政府機關以外的資料來源。

關於間諜罪,記協擔心外國公營媒體,包括電台、電視台及國際通訊社、其他直接或間接接受政府資助的媒體機構、其員工及其他合作第三方,有機會被列為「境外勢力」。記協對將「發布虛假或誤導信息」上升至間諜罪行級別感到憂慮,建議政府立法時須考慮涉案行為嚴重性與相應刑罰是否合乎比例。

關於政府建議擴大「煽動罪」的範圍和提高相關罪行罰則,並特別提到即使不涉及暴力或公共秩序的情況,都有可能構成煽動。記協擔憂修法將進一步窒礙言論和新聞自由,而且與國際趨勢背道而馳。

意見書提及,英國早在2009年廢除煽動誹謗罪;新加坡亦在2021年通過廢除煽動法令;加拿大、澳洲等國家,亦相繼提高煽動罪的定罪門檻,規定有「暴力」和「公眾騷亂」等元素;聯合國人權事務委員會曾經在2022年促請港府停止執行及廢除煽動罪,以免壓制異見。

記協又指,政府諮詢文件中的「境外勢力」和「不當手段」定義廣闊,令正當批評政府施政、正當游說工作、一般政策研究、與海外組織正常交流或日常商業活動都可能誤墮法網。記協憂慮,日後傳媒出席任何由外國政府有關聯的商會、基金會舉辦或資助的記者會、體育比賽等,都可能被視作「配合境外勢力」。如果活動中有人批評官員或發表不利政府的言論,傳媒作出報道亦可被視為「明知而作出關鍵失實陳述」或「威脅使任何人的名譽受損」而觸犯法例。

另外,記協認為政府並沒有進一步列明「維護國家安全所需」的定義,憂慮條例會給予保安局廣泛權力,可以在毋須向法庭提交證據、甚至毋須對外交代原因的情況下,禁止本地新聞機構或新聞行業組織運作。

因此,記協建議《基本法》廿三條立法應符合三個通用原則,包括「明文確立公眾利益作為法定抗辯理由」、「定罪元素須包括罪行對國家安全構成實質損害」及「定罪元素須包括被告人有危害國家安全的意圖」。記協期望政府當局能在條例草案中給予傳媒足夠保障,避免對新聞自由造成不可逆轉的損害。@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