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每年棄置達15.5億個膠樽,回收率卻只有約17%,落後不少國家或地區。原定今年底交予立法會審議的膠樽及紙包盒徵費押後,港府聲稱仍預期最快2025年推行。由今年4月起停運逾半年的屯門廢塑膠處理設施「塑新生」,總經理韋斯特(Alfy Weston)稱,重運後目前回收量最多只得約15噸,回收量需依賴生產者責任計劃如期實行,否則不可能用盡60噸處理量。

環保署今年4月曾指,「塑新生」股東討論公司未來方向及融資方案,又稱要令該廠長期穩定營運,取決於塑膠飲料容器生產者責任計劃及時和成功實施。韋斯特表示,「塑新生」本月完成重組,獲長期資金繼續營運,現時股東太古可口可樂、歐綠保及碧瑤的股份由過往各佔三分一,變為分別佔56.7%、10%及33.3%,有信心業務能夠成功。

韋斯特(Alfy Weston)稱,重運後目前回收量最多只得約15噸,回收量需依賴生產者責任計劃如期實行,否則不可能用盡60噸處理量。(塑新生FB圖片)
韋斯特(Alfy Weston)稱,重運後目前回收量最多只得約15噸,回收量需依賴生產者責任計劃如期實行,否則不可能用盡60噸處理量。(塑新生FB圖片)

當局擬要求飲品供應商自行聘用回收商收集膠樽,初步建議最低回贈額維持每個容器1毫,但有報道指官員向飲品業界指出增至2毫至有望大幅提高回收率,有業界擔心此舉變相令營運成本大增。

由飲料製造商及回收業界等組成的慈善團體「免『廢』暢飲」,去年9月起推行膠樽回收計劃,在天水圍24處地點、包括13條公共屋邨,清潔工回收約每200個膠樽可獲10元補貼,相當於每個膠樽回贈約5仙,至今共回收約80噸膠樽,相當於約280萬個,回收流動車逢周二及五會遊走天水圍收集膠樽,然後全數運往「塑新生」處理。

計劃其中一個回收點、位於天瑞邨內的垃圾站,每日都有不少居民和清潔工推著一車車紙皮、膠樽、廢棄電器等資源磅重回收,當中主要為長者和清潔工,用免「廢」暢飲的專用回收袋已收集到4袋。團體透露,上個月在天水圍區內已收集了8噸膠樽。

免「廢」暢飲去年9月起於天水圍展開回收計劃,清潔工回收200個膠樽可獲10元補貼。(唐健豐/大紀元)
免「廢」暢飲去年9月起於天水圍展開回收計劃,清潔工回收200個膠樽可獲10元補貼。(唐健豐/大紀元)

計劃以專用半透明膠袋盛載膠樽,方便回收商初步檢查回收。(唐健豐/大紀元)
計劃以專用半透明膠袋盛載膠樽,方便回收商初步檢查回收。(唐健豐/大紀元)

團體總經理司馬文指,回贈額過高或導致濫用、走私等問題,供應商及回收商或要花費更多成本,如設入樽機或人手檢查回收的膠樽是否合規。他提到,現時入樽機局限多,如未能回收體積大的膠樽,且只靠入樽機也僅將回收率推至4成,當局可善用本港約40萬名清潔員的龐大回收網絡及約1.8萬個垃圾房作回收點,收集及分類飲品包裝,再由回收商支付回贈,將來也可將此模式擴展至回收其他塑膠。@

司文馬提到,現時入樽機局限較多,包括未能回收體積大的膠樽,回收率亦只能推至4成,建議善用清潔工的回收網絡。(唐健豐/大紀元)
司文馬提到,現時入樽機局限較多,包括未能回收體積大的膠樽,回收率亦只能推至4成,建議善用清潔工的回收網絡。(唐健豐/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