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上一代的移民也不融入」的「古今臭蟲論」,上一次已經略有探討,這篇專欄,就讓我們看看隨時代演變,移民在過去和現在的時間框架下,有甚麼異同。

心理距離和文化接受性

過去幾十年,全球化浪潮自然是無法抵抗的大趨勢。在移民的語境下,全球化帶來兩個重要的變化:移居地不論地理上有多遠,心理上的距離都已經大大拉近,畢竟哥斯達黎加的首都美食,和曼島的交通網絡,都是指尖上Google一下的結果。另外,歐美地區在過去10年對於多元文化的重視,亦令到當地的外國人得到更大的保護和接納。現今會有決定移民的年輕家庭,必定要走入封閉的唐人街嗎?而歧視雖然永遠無法被完全消除,但亞洲移民在歐美,就沒有可能打出屬於自己的一片天嗎?

資訊科技的發展

當然,以上的文化發展,部份亦可歸功於科技的進步。航空交通平民化和資訊科技的發展,就是兩個重要的例子。而後者又可以拆解成兩個現象:就是「內容創作民主化」和「資訊科技與生活的交織」。香港人移民英國,光光是YouTube頻道都不知道有多少個,人人都可以觀看影片之餘,更重要的是人人都可以拍片,為下一個移居者提供最新的資訊。

我還記得,當初移居德國,智能電話尚未普及,火車的班次都要預先在家中上網查找,需要的時候打印出來,或者要到資訊中心領取時間表。現在手機一揮,火車資訊,生活需求,甚至語言翻譯,全部都可以彈指之間完成!智能電話在手,要在異鄉簡單生活,會困難嗎?

現今的移民

這裏要用時間的角度提出一個問題:現今世代,與上一個時代的移民,本質上是一模一樣,還是截然不同?

「尋找一個可以提供更好生活的新國度」相信是決定移民的人心中一個恆久不變的追求。但今天,有哪一個移民的人,會有必要如上一代被「賣豬仔」般,困於一個固定的社群,而不能與當地的圈子進行任何交流?

而又有甚麼原因,讓他們不能抽出工作之間的空餘時間,從口袋中抽出智能電話,慢慢付出,一步一步去學習一門新的語言?

重申一次,我知道要學習一門語言,或要跳出自己的舒適區,需要十分大的努力,而人人的條件也不一樣。就不論起點,但方向上,到底有沒有客觀可以推進自己融入的行動?

逆向思考可能

多退一步,就算不談「垃圾」,但無可否認,思維模式和態度,決定一個人的高度。我想問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就算回放到過去的框架,如果上一代某些移民能夠鼓起勇氣,踏出唐人街的圈子,能夠榨取自己僅有的力量,為自己的社交和語言水平作出最大的努力,這一個決定和行動,相對於融入的程度來講,是否屬於一個更加正面,而能夠讓他們邁向異地幸福生活的做法?

難道就沒有移民垃圾?

交換意見之間,我不禁提出一個問題:難道就沒有移民失敗的人?難道就沒有「移民垃圾」?難道批評離港港人當中有令人憤慨的移民垃圾,就是崇洋,就是自以為是?

香港人要自強,就先要知道自己的不足。離散港人要如何走下去,方向如何,無人能知,但路之遙遙,從此討論則可見一斑。◇

註:感謝《大紀元時報》授權轉載本文到:
http://www.stegermatt.de/blog-epochtimes-integration-rubbish5/
有意見?對某個德國主題特別感興趣?歡迎聯絡作者:
mailto:stegermatt@stegermatt.de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