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半年來,精神病導致的自殺或者他殺的案件,引起全城轟動。從李玟、微辣阿晶、到鑽石山殺兩女案,令港人再度關注精神健康狀況問題。平等機會委員會於2022年10月底的「2022全港精神健康指數調查」結果顯示,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的平均分連續五年處於不合格水平,並有惡化跡象,即表示逾半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不理想,當中更逾一成人患上抑鬱症。

Peter於2018年創立樹洞香港,推廣靜觀冥想。(許有達/大紀元)
Peter於2018年創立樹洞香港,推廣靜觀冥想。(許有達/大紀元)

精神科醫生與人口的標準比例 遠遠落後世衞標準

近年香港巨變,無力及無助感一直籠罩著這個曾經很美麗的城市。負面情緒的蔓延,令不少港人出現精神健康問題,部分人更患上抑鬱、焦慮及創傷後壓力症等,而不少患者亦未能得到適切治療。

據醫管局的數字顯示,接受精神病治療的總人數在過去5年一直有上升。目前有逾29萬名精神病患者接受治療,惟精神科醫生只有385人。以世界衞生組織建議精神科醫生對人口的標準比例為1:10,000來計算,香港現時比例約為1:20,000,即遠遠落後世衞標準。

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的平均分連續五年處於不合格水平,並有惡化跡象,即表示逾半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不理想,當中更逾一成人患上抑鬱症。(麥碧/大紀元)
香港市民的精神健康指數的平均分連續五年處於不合格水平,並有惡化跡象,即表示逾半受訪者的精神健康指數不理想,當中更逾一成人患上抑鬱症。(麥碧/大紀元)

樹洞香港推廣靜觀冥想 鍛鍊健康心智

醫生與病人的比例嚴重失衡,除了靠醫生、靠藥物,還有甚麼方法自救,擺脫這個難纏的病魔?或者「他」可以幫手—樹洞香港(treehole.hk)。樹洞,就是大家所認知的「樹窿」,當有不開心時,每個人總希望找個「樹窿」宣洩內心不快。

「樹洞香港」2018年創立,創辦人陳健欣(Peter)是位90後,港大心理學系一級榮譽學士、牛津大學訪問生及多本心理學書籍作者。他建立自己團隊,透過社交媒體平台頻道,竭力將心理學和靜觀冥想在這城市普及,助大眾學懂,鍛鍊健康心智,活用在日常生活中。

這位90後並沒有選擇高薪厚職,成為心理醫生,而是竭力將心理學和靜觀冥想在這城市推廣普及。(許有達/大紀元)
這位90後並沒有選擇高薪厚職,成為心理醫生,而是竭力將心理學和靜觀冥想在這城市推廣普及。(許有達/大紀元)

靜觀—留意當下事物 以平常心看待

但其實靜觀是甚麼?靜觀訓練是把注意力放在呼吸,在靜觀的過程中,我們會留意當下的感覺,包括觸感、聲音、思想或情感等等。而最重要的是,我們會不加批判(Non-judgmentally)地留意當下的狀況,意指不試圖改變現狀,只是單純地觀察,從而訓練自己專心地觀察一件事物。在靜觀的狀態中,我們學懂接納當下,無論心中的念頭或喜或悲、思想正面或負面,我們都能以平常心待之。

運用心理學 為港人建立堅毅意志

「我們矢志運用心理學,為香港人建立一種堅毅嘅意志(Building resilience for the Times)」,這句說話經常在Peter的影片中出現。

Peter說,心理學和靜觀有著一種密不可分的關係,「靜觀練習在東方傳統文化中源遠流長,同時亦有一套既定的世界觀去理解它。」古代人會將靜觀視作為一種修行的方式,那時往往是帶有宗教意味。「到咗當代,我哋用科學方法去睇呢一種與生俱來已有嘅覺察能力,某程度上令靜觀嘅接觸面更廣闊,而且亦是一種思潮嘅碰撞」他續指,以心理學為例,它源於西方,就好像為人與生俱來的能力開了新的面向。

說到這裡,覺得「很禪」對吧?Peter指出,人的精神層面其實好廣闊,臨床心理學會比較聚焦在病態化那層面,不是他的熱誠所在,「我的熱誠是看歷史、自己身邊的經歷及作為香港人的共同回憶,我意識到人的意識是有剛強和堅毅的一面,好吸引我,令我想用專業去探索他,去推廣人的精神面貌,這個就是做樹洞香港的原因。」

「錢能買快樂嗎?」或者是不少人心中一直存在的問題。(麥碧/大紀元)
「錢能買快樂嗎?」或者是不少人心中一直存在的問題。(麥碧/大紀元)

好好掌握自己的意志

樹洞香港自2018年發展至今,已接受包括各大集團的幾十家企業邀請,進行企業培訓,又登上各大報刊傳媒的版面。Peter認為這是由於樹洞所帶出的精神跟香港人產生一種精神上的共鳴。當社會談論心理學,多只探討精神健康的一面,就等如如何令自己舒服一些、好過一些、不要傷心等,「但係我哋(樹洞)同大家講嘅係,大家嘅意志其實好寶貴,我哋必須要好好掌握同埋運用自己嘅意志,我覺得呢一part同社會嘅人有咗共鳴。」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麥碧/大紀元)
「我們真的有自由意志嗎?」(麥碧/大紀元)

Peter:我愛香港 能堅守至愛是一種福分

他的其中一本著作《恐懼與希望:寫在亂世的心理學》中提到「能夠堅守至愛,是一種福分」,這是他的個人經歷,亦是他真誠相信的說話。

Peter在大學時以交換生身份到訪英國牛津大學,由於牛津為當代其中一間研究靜觀的橋頭堡,所以他開始有更多機會接觸靜觀。「在過程中我體會到,當真正認真對待自己時,其實會有回報,並且會喜歡這樣的一個自己,呢個就係樹洞香港想帶俾社會嘅訊息。」

這位90後並沒有選擇高薪厚職,成為心理醫生,而是竭力將心理學和靜觀冥想在這城市推廣普及,這亦是Peter的意志,或者完全基於他對這個城市堅守的愛。今日的香港對Peter來說很陌生,但他強調,這裡仍然是他的家。「我愛香港,就好似愛一個人一樣,不會因為她改變了離她而去」。而樹洞香港的工作提供給香港人一種幫助,因它能將心理學變為自己心裡面的力量,「這不容易做到,但我們會嘗試做好」。@

樹洞香港自2018年發展至今,已接受包括各大集團的幾十家企業邀請,進行企業培訓。(麥碧/大紀元)
樹洞香港自2018年發展至今,已接受包括各大集團的幾十家企業邀請,進行企業培訓。(麥碧/大紀元)

------------------

📰支持大紀元,購買日報: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tores
📊InfoG:
https://bit.ly/EpochTimesHK_InfoG
✒️名家專欄:
https://bit.ly/EpochTimesHK_Column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