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發現脖子後方出現一條黑黑的斑塊,以為是洗澡沒洗乾淨,而每天用力刷洗?小心,這可能是糖尿病的前兆。

皮膚出現髒斑塊?當心是糖尿病前兆

觀察自己的身體,特別是在皮膚褶皺處,是否出現棕色或黑色斑塊,摸起來粗糙,甚至帶有異味?這種常被誤認為「洗澡沒洗乾淨」的尷尬情況,其實是黑色棘皮症(acanthosis nigricans)。

黑色棘皮症的斑塊沒有明顯邊界,呈對稱性分布。多出現在皮膚皺褶處或容易受摩擦的地方:

● 常見部位:頸部後方和側方、大腿內側根部、腋下。其中,高達九成以上會出現在頸部。[1]

● 少見部位:腰部(褲腰容易摩擦的地方)、乳房下方、手肘前部、指關節背側。當症狀很嚴重的時候,甚至可能在肚臍、嘴唇、口腔等部位出現病變。

黑色棘皮症最常出現在頸部。(Shutterstock)
黑色棘皮症最常出現在頸部。(Shutterstock)

為甚麼會出現黑色棘皮症?它與個人衛生習慣無關,卻是身體健康的警訊。人出現黑色棘皮症有幾種常見原因:

1. 胰島素阻抗、糖尿病

新光醫院內分泌科主治醫師江宜倫指出,造成黑色棘皮症的明確機制尚未完全清楚,但目前認為胰島素的過量分泌是重要因素。

正常情況下,胰島素將血糖帶入細胞以穩定血糖濃度。當人體對胰島素的敏感度降低,造成胰島素阻抗,身體必須分泌更多的胰島素來穩定血糖。過量的胰島素會刺激皮膚細胞增生,造成黑色素沉澱及皮膚過度角質化,形成黑色棘皮症。

胰島素阻抗為第二型糖尿病的前期,如果趕快治療並調整飲食生活型態,是可以改善的。若放任不管,就會發展成第二型糖尿病。

出現胰島素阻抗的人,除了局部皮膚變黑變粗之外,通常還伴有肥胖或腰圍過大的特徵。有後面這兩種情況的人,也多患有代謝症候群,同樣是糖尿病的高危人群。

一項針對青少年的調查發現,黑色棘皮症與肥胖、糖尿病家族史、高血壓和運動量少有密切關聯。其中,肥胖與黑色棘皮症的關聯最強。[2]

肥胖和腰圍過大的人,容易出現黑色棘皮症。(ShutterStock)
肥胖和腰圍過大的人,容易出現黑色棘皮症。(ShutterStock)

第一型糖尿病、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也可能出現黑色棘皮症。新光醫院家醫科主治醫師柳朋馳表示,一些患有第一型糖尿病的兒童,就算不胖,也會出現黑色棘皮症。他解釋,這類人群雖然沒有明顯的胰島素抵抗,但在高血糖的情況下,也會造成皮膚不舒服或出現變化。

2. 內分泌異常的疾病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PCOS)、甲狀腺低下、腎上腺功能異常等問題也會導致細胞增生。

3. 藥物

一些藥物會影響胰島素分泌或引起類似胰島素抵抗的情況。例如避孕藥、皮質類固醇類藥物、己烯雌酚(Diethylstilbestrol,非甾體雌激素類藥物)、煙鹼酸及其衍生物(Niacin)、生長激素、甲狀腺治療的藥物等。

4. 癌症

惡性的黑色棘皮症多與腹部器官腺癌(adenocarcinomas of abdominal organs)有關,特別是胃癌。胰腺癌、卵巢癌、乳癌、食道癌等患者也可能出現黑色棘皮症。與癌症有關的黑色棘皮症可能發生在罹癌之前、伴隨癌症出現或後續併發。[3]

其它造成黑色棘皮症的因素還有家族遺傳、自體免疫性疾病等因素。

江宜倫表示,黑色棘皮症的發作年紀從嬰兒到成人都有可能。如果是惡性腫瘤造成的黑色棘皮症,成人出現的機率比小孩高。

留意不會癢的黑色斑塊

只要發現皮膚上有黑黑髒髒的斑塊,就是黑色棘皮症嗎?

除了好發部位之外,江宜倫指出,黑色棘皮症還有個特徵:患處不太會癢。一般輕微的黑色棘皮症,患處會看起來髒髒的,隨著症狀加重而漸漸擴大範圍,厚度變厚和皮膚紋路加深,甚至在表皮出現類似疣的增生物。

臨床上會做一些鑑別診斷。柳朋馳表示,他會詢問患者:會不會很癢,常常去抓?

如果患者回答:「對啊,這些地方會癢,常去抓。」那麼,這通常是異位性皮膚炎造成的。異位性皮膚炎的特徵是患處會很癢,因過度搔抓,刺激局部發炎,造成黑色素沉澱,使患處看起來黑黑髒髒的。

因黑色棘皮症好發於胰島素阻抗、糖尿病人群,所以糖尿病高風險人群就診時,醫生會優先檢查其是否有糖尿病。

結果,經過抽血,有人測出來是糖尿病前期:空腹血糖在100~125 mg/dL之間,或糖化血色素在5.7%~6.4%之間。另外,還可以測胰島素阻抗指數(HOMA-IR),藉由公式計算空腹血糖、血中的胰島素後得出的比值,如果大於或等於2,即有胰島素阻抗。

也有人被確診為糖尿病。在柳朋馳的門診,常見到三十幾歲的上班族出現黑色棘皮症,這些患者因為皮膚異樣影響外觀,對於自己認真清洗仍去除不掉而前來診所檢查。

許多黑色棘皮症患者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糖尿病前期或已罹患糖尿病。(Shutterstock)
許多黑色棘皮症患者到醫院檢查,才知道是糖尿病前期或已罹患糖尿病。(Shutterstock)

其中,有一位患者的BMI值偏高,約為29(kg/m2),並沒有糖尿病三多一少(吃多、喝多、尿多和體重減少)的症狀。但他的空腹血糖在130~150 mg/dL之間,醫學上超過126 mg/dL就算糖尿病。

患者表示,他在大學體驗時,就被告知血糖偏高,但本身沒症狀,便沒有特別去重視。過了十幾年後,因長年胰島素阻抗,不僅出現黑色棘皮症,還罹患糖尿病。

柳朋馳指出,大部份患者是長期出現胰島素阻抗或糖尿病病情比較嚴重,才會出現黑色棘皮症。

黑色棘皮症不能完全治好?

針對黑色棘皮症,目前並沒有特別的治療方法,主要是針對造成黑色棘皮症的原因去改善,患處自然會好轉。

胰島素阻抗、糖尿病是黑色棘皮症的最主要成因,需要以改善胰島素阻抗、控制血糖來避免情況惡化。

「最重要的是回到造成胰島素阻抗的根本問題」,柳朋馳說。例如,很多黑色棘皮症患者同時有肥胖的情況,應調整飲食內容、多運動,積極減重。

皮膚是會慢慢代謝的,只要改善病情,減少患處皮膚發炎反應,就能使患處的顏色慢慢變淡。

為避免黑色棘皮症惡化,除了治療疾病外,還有幾個方法:

1. 減少曝曬,因為太陽光會刺激黑色素細胞。

2. 減少物理性的刺激,如降低摩擦、搔抓的次數。

3. 避免過度刷洗患處,以免加重黑色素沉澱。

但是,黑色棘皮症是無法完全消失的,仍會跟旁邊的正常皮膚有些差異。京硯聯合診所皮膚科院長蔡逸姍指出,皮膚科治療的方法是使用汽化型的雷射或是給予一些酸類的藥膏幫助皮膚代謝。雖然可以稍微改善,但沒有辦法完全去除。

需要留意的是,如果患者在未來沒有控制好血糖和體重,黑色棘皮症會復發。跟沒有黑色棘皮症病史的人相比,曾患過這種病的人會更容易發作。

身處紛亂之世,心存健康之道,就看健康1+1#

------------------
🎥【動紀元】每日有片你睇:
https://bit.ly/3PJu3tg

☑️ 登記會員享專屬服務: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 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