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府統計處昨天(20日)公布最新消費者物價指數(CPI),8月份按年錄得通脹1.6%,上月按年錄得3.7%,此乃自2016年9月以來高位,今回落超過一半。
按商品與服務「9大類別」,食品價格年比上升2.8%(上月按年升2.7%)、住屋降0.7%(升5.1%)、「電力、燃氣及水」升20.1%(升17.8%)、煙酒降0.1%(降0.4%)、衣履升5.3%(升2.1%)、耐用物品升2.8%(升1.1%)、雜項物品降3.2%(降3.0%)、交通升6.0%(升6.3%)以及雜項服務升1.0%(升0.7%)。
進一步細看商品與服務「88個組別」,一年來價格升幅首五依次為電力漲29.1%(上月按年漲25.4%)、石油氣及其他燃料漲17.9%(漲20.7%)、「旅行用品、手袋及其他個人隨身物品」漲16.1%(漲10.8%)、港鐵車費漲14.9%(漲14.9%) 與其他新鮮海產漲12.3%(漲9.3%);而價格跌幅首五則依次為藥物跌8.9%(上月按年跌9.5%)、其他衣物跌5.5%(跌4.0%)、汽水跌5.3%(跌2.3%)、「檯布、窗簾、床單、被褥等」跌4.5%(跌7.0%) 與其他娛樂及假期開支跌4.5%(跌3.0%)。
百貨中,10年來升幅最多的是其他新鮮海產,上揚163%,若觀察遠至30年,通脹之霸為牛肉,飆升了456%,年度化漲幅為5.9%。
政府發言人表示:「8月份基本消費物價通脹率略為上升至1.2%,這是由於在本地疫情穩定的情況下,部分消費物價指數組成項目(如外出用膳及外賣和衣履)的價格按年升幅有所擴大。不過,許多其他組成項目承受的壓力仍然輕微。」
展望未來,隨着經濟復蘇,本地和外圍的價格壓力在短期內或會進一步增加,但由於本地經濟仍然在低於生產容量的水平下運行,基本通脹應維持大致溫和。
根據Numbeo的比較,香港整體消費價格比倫敦略低7.7%,餐廳價格更便宜34.5%,但日常用品卻貴27.2%。
最後,不同開支範圍的住戶之消費模式各有差別,物價轉變對他們的影響也不會一樣,故統計處將CPI分成3個類別,即甲、乙及丙類,它們乃根據住戶每月平均開支水平而計算相應消費品的價格變化。甲、乙及丙類CPI分別涵蓋本港約50%、30%及10%的住戶。這些住戶在基期內(即2019年10月至2020年9月)的每月平均開支(港元計)分別為6,500元至27,999元、28,000元至48,499元及48,500元至91,999元之間。
甲類8月份CPI按年錄得通脹2.2%、乙類CPI為通脹1.3%、丙類CPI為通脹1.4%。此外,若剔除所有政府一次性紓困措施的影響後(即基本通脹率),綜合CPI錄通脹1.2%。@
------------------
【噤聲時代,更需要真相】
一起守住心中最後的光:https://bit.ly/3t45Qni
✅立即支持訂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直接贊助大紀元:
https://www.epochtimeshk.org/sponsors
✅成為我們的Patron:
https://www.patreon.com/epochtimeshk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