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大半美國人指中共應賠償疫情損失

美國安全政策中心7月13日公布的一項民調顯示,近三分之二的美國人認為,中共政府應該為大瘟疫造成的破壞做出賠償。

這項由民調機構TIPP的調查顯示,78%的美國人認為,如果病毒溯源是中共政府故意洩漏,中共應當做出賠償。其中,大約半數受訪者認為,病毒源自實驗室。

這項民調與此前新聞網站Politico和哈佛大學進行的民調結果基本一致,越來越多的美國人開始相信,中共病毒是從實驗室泄漏出來的。

風向變了 譚德塞稱:對數百萬死者欠解釋

近期,要求重新調查病毒溯源問題成國際社會關注焦點。在此壓力下,曾經多次袒護中共,有「譚書記」之稱的世界衛生組織秘書長譚德塞15日,急轉方向,指中共「欠數百萬死者一個解釋」,呼籲中共提供疫情爆發初期的原始數據。並表示,接下來將進行第二階段的病毒起源調查。

譚德塞:「我認為,我們欠數百萬受難的人和數百萬死去的人(病毒真相)。我們需要了解發生了甚麼,我希望能夠更好的合作。」

譚德塞說,在第一階段的調查病毒起源調查當中,無法取得大流行一開始的原始數據,是最大的挑戰之一。

譚德塞:「取得原始數據,尤其是大流行一開始的原始數據沒有獲得分享。現在,我們已經規劃了第二階段的研究,我們要求中共要透明、公開和合作。」

他還坦言,排除病毒從實驗室洩漏的可能性,為時過早。

譚德塞的說法,直接推翻了世衛專家小組今年三月發布在武漢的調查結論。當時,世衛的報告稱,實驗室洩漏的說法「極不可能」成立。這份報告備受質疑,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發推文批評說,「世衛的報告是一場騙局,是中共和世衛假消息宣傳活動的延續。」

巴基斯坦爆炸恐襲或針對一帶一路 李克強喊追查

近期,令中共頭疼的事接連不斷,近日,在中共親密盟友的巴基斯坦接連發生針對中共的恐怖襲擊,震動中共高層。

14日,巴基斯坦一輛運送「一帶一路」項目中國技術人員的大巴墜毀。美國之音引述消息稱,這是一起自殺式炸彈襲擊,襲擊者試圖駕駛裝滿炸藥的汽車撞向車隊中的第一輛大巴,因爆炸力度不足,僅僅震碎了窗戶,沒有對乘客造成傷害。

不過,第二輛大巴的司機為避免相撞,急轉彎,結果大巴墜入峽谷,造成9名中國工人及3名巴基斯坦人死亡,還有多名工人受傷。

事件發生後,巴基斯坦官員最初聲稱這是一起由「機械故障」引發爆炸導致的事故。但中共外交部很快將其定性為「恐怖襲擊」。隨後,巴方改口稱發現爆炸物痕跡,並展開調查。

目前,還沒有人聲稱對巴士襲擊事件負責。巴基斯坦官員懷疑可能與「巴基斯坦塔利班」(Pakistani Taliban)組織有關。

恐襲事件震動中共高層,16日,中共總理李克強與巴基斯坦總理伊姆蘭通電話,要求巴方「動用一切必要手段」調查這起事件,並追究肇事者責任。伊姆蘭的辦公室發表聲明,向李克強保證將「不遺餘力地全面調查」,「不會允許任何敵對勢力損害巴基斯坦和中國之間的兄弟關係」。

據悉,捲入爆炸案的兩輛大巴預定把中國和巴基斯坦的工人運送到「一帶一路」項目的達蘇水電站工地,該項目由中方出資修建,是中共在巴基斯坦打造中巴經濟走廊的項目之一。

有分析指,中共在巴基斯坦投資了數百億美元,並沒有使巴基斯坦民間得到好處,一些民眾和極端組織還反對中共勢力的入侵,當地針對中共和中國人的攻擊不斷。

今年4月22日,中共駐巴基斯坦大使下榻的豪華飯店的停車場發生爆炸案,造成5人死亡。事後,塔利班發聲,稱對事件負責,攻擊的目標是巴基斯坦的安全官員。

不過,中共大使的坐車因回賓館的時間差躲過一劫。中共大使館農業專員顧文亮告訴環球時報,炸彈在他們預計返回飯店時間的10分鐘前引爆。

美軍撤離阿富汗 塔利班或變中共噩夢

另一方面,隨著美國從阿富汗撤軍,塔利班在阿富汗的勢力日漸擴大。中共似乎要長期與塔利班打交道,塔利班是否變成中共的噩夢?備受關注。

今年4月,美國總統拜登宣布美軍將結束在阿富汗的駐紮,會在8月31日之前,全部撤離。

7月8日,拜登再次表示,美國當初進駐阿富汗目的是要避免9‧11恐怖攻擊悲劇的重演以及將本拉登之流繩之以法,並不是要重建一個遙遠的國家。這場戰爭實際上早在10年前,本拉登被擊斃時就該結束了。

隨著美軍的撤離,塔利班已經攻占了阿富汗各區,其發言人向傳媒透露,目前已控制阿富汗85%以上地區。

另一方面,隨著塔利班勢力的壯大,幾百名阿富汗安全人員和難民越過邊界,逃入鄰國塔吉克斯坦。這讓中共、俄國以及阿富汗其它鄰國擔心伊斯蘭極端分子向中亞國家滲透,甚至使伊斯蘭國ISIS死灰復燃。

另據聯合國資料,阿富汗的新疆「東突厥伊斯蘭運動(東伊運)」組織擁有三千五百多名成員駐紮在阿富汗與中國接壤區。為此,中共已多次與塔利班接觸,舉行了若干次閉門談判。

俄羅斯科學院中東國家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紮馬拉耶娃(Natalia Zamarayeva)在接受衛星通訊社採訪時分析,北京在與塔利班談判時,或建議其放棄支持阿富汗境內新疆維吾爾分離主義團伙。但塔利班是否願意這樣做,以及中方為此給出多少錢財或物質則是另一回事。

中國學者則質疑塔利班的承諾。蘭州大學「一帶一路」研究中心、阿富汗研究中心教授朱永彪,懷疑塔利班是否真正放棄與「東伊運」的關係。

朱永彪說:「目前塔利班有表態稱,若是中國在阿富汗問題上能夠支援塔利班,他們願意放棄與東突的聯繫,甚至在新疆問題上可能會支持中國。這種承諾不需要付出任何成本。」

7月7日,塔利班發言人沙欣(Suhail Shaheen)通過中國傳媒,公開向中共表態稱,「有必要與阿富汗最大的投資者——中國進行會談」,「我們去過中國很多次,與他們關係很好」,「如果他們來投資,我們當然會確保他們的安全。他們的安全對我們來說非常重要。」

對此,黨媒《環球時報》胡錫進欣喜若狂,在微博高調宣稱,這是美國耗資萬億的阿富汗戰爭的失敗,更是中共外交的勝利等。

不過,中共的緊張似乎遠大於胡錫進的欣喜。7月9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在記者會上表示,下週中國和俄羅斯將牽頭商討美軍撤離後阿富汗的安全問題。

7月9日,新華社還發文抨擊美國。稱美軍撤離給該國留下巨大的「安全黑洞」,不僅犧牲了阿富汗人民的利益,也令地區國家安全風險陡增。

中共官方擔憂阿富汗國內的安全風險,被指是出於對其在阿富汗的投資項目有關。中共在過去20年曾經大量投資阿富汗的礦山和基礎設施,很多中國公民進入阿富汗工作和生活。隨著美軍撤離和塔利班攻城掠地,中共在阿富汗的投資和財產甚至生命安全有可能處於高度風險之中。

中共上個月一再呼籲在阿富汗的中國公民迅速離境,還派專機撤僑,似乎對阿富汗安全形勢一點不看好。

阿富汗素有埋葬「帝國的墳墓」之稱,相繼有大英帝國、前蘇聯、俄羅斯的前車之鑒。隨著美國撤軍,塔利班可能主導阿富汗,中共如何與這名棘手的「老朋友」交易?阿富汗是否變成中共的「帝國墳墓」,尚待觀察。

美國首發香港商業警示 恐重擊華爾街中國夢

另一方面,美國政府週五有史以來首次發出對香港商業警示,警告個人與企業在香港的風險。美媒指華爾街中國夢恐遭到重擊。

美國政府警告香港的商業環境每況愈下。如果不配合香港政府提供隱私資訊,可能會違反中共強推的港版國安法;如果配合美國的國際制裁規定,可能也會面臨中共的報復。彭博社報導,拜登政府這項訊息,意味著華爾街的中國夢將遭遇重挫。

重啟TIFA會談美台關係再升溫 或促成抗共「貿易北約」

另一方面,中共的經濟前景也堪憂,近日,美台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構建「貿易北約」恐成中共下個噩夢。

美台宣布於6月底,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並達成十大共識。

蘭德智庫(RAND Corporation)亞太政策中心主任多薩尼(Rafiq Dossani)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美台TIFA會談帶來後續的政經影響可能超乎預期,因為,美台關係越來越像正常國家間的交流,即使美國堅持「一中原則」,但看來也不會再顧忌中共,而自我限縮與台灣的交流。

另有分析人士認為,美台TIFA復談也釋出了美台聯手、加速產業供應鏈移出中國的效應。民進黨發言人謝佩芬於TIFA會後透過新聞稿指出:「此時重啟TIFA貿易對話,有助於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重組爭取更關鍵的地位。」她期待,台美深化雙邊合作、累積善意和互信後,能成為未來洽簽雙邊貿易協議(BTA)的動能。

美國南卡羅萊納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認為,受到美中貿易戰和疫情的影響,全球產業供應鏈的重組已是趨勢,特別是不少產業鏈開始移出中國。他認為,這已經為民主國家籌組「經濟北約」奠定了基礎。

謝田表示:「如果能夠進一步推動經濟北約,在中國周圍地區形成新的產業鏈的分布,中共將很快被排除在外,新的產業鏈,就是一種(對抗中共)經濟上的聯盟。」

東京奧運壓力空前 疫情攻進奧運村

東京奧運會前夕,疫情攻進奧運村,東京的疫情仍持續上升,面臨空前壓力。7月17日,東京奧運村發現第一例感染中共病毒的確診病例,目前已被隔離。

東京奧組委發言人高谷正哲(Masa Takaya)在17日的新聞發布會上說:「這是奧運村裡記錄的第一個確診病例,是在抵達時發現的」。

東京奧組委主席橋本聖子在新聞發布會上說,這個人不是運動員,是參與籌備的工作人員。

日本共同社報導說,確診者是在入住東京晴海奧運村時,被檢測出呈陽性。包括這名確診者在內,當日與東京奧運有關人員中,已有15人被確診呈陽性,但不含在賽前抵達日本集訓的運動員。

東京奧運會將在7月23日開幕,至8月8日結束。參賽運動員總共11,000名,其中大部分將入住奧運村。@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