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殺死李渾和李敏,讓李淵感到了威脅,但隋煬帝隨後任命李淵為山西河東撫慰大使,負責鎮壓各地民變,並防備突厥。公元六一七年,李淵又被任命為太原留守,成為當地最高軍政長官,這樣李淵放心了一些。那麼最後李淵為甚麼突然起兵反隋?策動他的人又是誰呢?
李淵的岳父叫竇毅,竇毅的妻子是宇文邕的姐妹,竇毅夫婦有個女兒叫竇姑娘。後來李淵雀屏中選,娶了這個竇姑娘。竇姑娘跟李淵生了四個兒子,長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三子名叫李元霸,《隋唐演義》中將他描繪為一個武功奇高之人,然而根據正史記載,他只活到16歲就死了,沒有甚麼作為;竇毅夫婦的第四個兒子叫李元吉。這四個兒子當中最有出息的就是次子李世民。
李世民出生時天現異象,有兩條龍盤踞在他家堂前,三天後才飛走。4歲時,有一精通相術的書生見到他後驚道:「龍鳳之姿,天日之表,年將二十,必能濟世安民。」意思是,這孩子長到快20歲的時候,就可以濟世安民了。李淵聽後,就從「濟世安民」中抽出「世」和「民」兩個字,給他起名叫李世民。
李淵做太原留守時,太原是一個郡,太原郡的治所在晉陽(現山西太原)。晉陽縣令劉文靜和李密有姻親關係。李密造反之後,劉文靜受到牽連,被關入監獄。李世民和劉文靜的關係很好,就到監獄裏看他。劉文靜對李世民說,現在天下大亂,這就是劉邦和項羽這樣的人能夠建立功業的時候,一定要有像漢高祖劉邦或者光武帝劉秀這樣有志向的人,才可以平定天下。李世民就笑著說,這樣的人現在就有啊,只是很多人不知道而已。然後李世民就說,我不是為了私情來看你,現在天下大亂,我想看一看你有甚麼建議。劉文靜說,咱們反了吧,在太原這地方造反,然後直入關中。佔據關中後,不出半年,就能夠成就帝業。李世民笑了,他說,你說的跟我想的一模一樣。
◎李世民勸李淵造反
實際上,李淵並沒有想造反,是他的兒子李世民勸他造反。當然李世民很擔心他的父親,官做得好好的,要造反。正在這時,突厥進攻大隋,李淵作為太原留守,有抵禦突厥的責任,不幸的是李淵戰敗了。李淵擔心隋煬帝會責怪他,這就給了李世民一個機會。
李世民就去見李淵,跟他父親說,現在我們面臨一個兩難的選擇,甚麼兩難選擇呢?他說,現在天下叛亂的人非常之多,作為朝廷的官員,我們有責任去平息叛亂,但我們平息不了,因為這些叛亂都是皇帝的錯誤決策引起的,如果政策不改的話,叛亂的人會越來越多,我們肯定搞不定。搞不定的話,皇帝很可能會處罰您,結果就是死;而如果您能搞定,平定天下叛亂的話,功勞就太大了,結果就會像當年的韓信一樣,「功蓋天下者不賞」,因此您的處境也很危險。另外,李渾和李敏兩人並沒有任何罪過,就被隋煬帝殺了,為甚麼?因為李氏將來要做天子這件事情是寫在預言書裏面的。因此,就憑您姓李這一點,也很危險。所以他就跟李淵說,父親,我們還是反了吧。
李淵聽後嚇壞了,就說,你怎麼能說出這種話,我向朝廷舉報你。之後就跟左右要來紙筆,準備寫檢舉信。李世民則淡定地說,要舉報就舉報吧,我也不怕死,我既然敢說這番話,就不怕舉報。李淵緩和下來說,我怎麼捨得舉報你呢,可是說這個話太危險了,以後不要再說了。
結果到了第二天,李淵就跟李世民說,昨天你跟我說的話,我想了整整一晚上,覺得你說的有道理。咱們如果造反的話,有可能會家破人亡,那就是因為你,但也有可能得到天下,那也是因為你。
造反畢竟是一件風險極大的事,需要李淵放棄現在的官位、財產和權力,去爭取一個似乎遙不可及的帝位,而且李淵當下實力不足,還需要募兵,同時還要防備太原郡中忠於大隋的官員,因此一直拖延不敢舉事。是甚麼機緣,促成了李淵最後的決心呢?
◎李淵太原起兵
晉陽宮是隋煬帝在太原的行宮,晉陽宮總管裴寂跟李淵是好朋友,兩人常在一起喝酒吃飯。因此,李世民給了裴寂很多錢,讓他一有機會就勸李淵造反。有一次,裴寂把李淵灌醉後,讓晉陽宮的宮女陪李淵睡覺。晉陽宮的宮女是隋煬帝的女人。第二天,李淵醒來後,發現自己惹禍了,非常害怕。裴寂就勸他說,現在你已經沒退路了,咱們反了吧。就這樣,李淵同意了裴寂的建議。
李淵雖然任太原留守,但他的兵力還是有限,需要募兵。這時,突厥入侵,為李淵提供了一個很好的機會。
山西北部有一個馬邑縣,位於匈奴和漢人之間的邊境地區。馬邑太守王仁恭被他手下的鷹揚校尉劉武周給殺了。劉武周殺了王仁恭之後,自封為馬邑太守。他為了跟突厥搞好關係,攻佔了一個地方,那個地方有一個隋煬帝的行宮,叫汾陽宮。劉武周把汾陽宮的宮女都送給了突厥可汗,突厥可汗回報他一些戰馬,同時賜給他狼頭大旗,並封他為天子。從此,劉武周就自稱天子,引突厥兵來進攻太原。
李淵以防守突厥為藉口,招了很多兵。他手下兩個副手就開始懷疑他要造反。這兩人準備趁著晉祠祈雨的機會逮捕李淵,再殺了他。結果消息走漏了。李淵得到情報後,先下手把這兩人抓了起來,並跟大家說這兩人跟突厥勾結。沒想到,這時突厥竟然真的來進攻了,有幾萬人,等於坐實了這兩人的罪名。於是,李淵就把這兩人給殺了。
突厥兵力很多,李淵的兵力很少。李淵就用了一個空城計,突厥搞不清楚太原城內是甚麼情況,就在城外劫掠了一番就走了。
公元617年七月五日,李淵在太原起兵,帶著三萬人,開始了爭奪天下的戰爭。關中留守楊侑是楊廣最初立的太子楊昭的兒子。楊侑這一年13歲,李淵就以尊楊廣為太上皇並想立楊侑為皇帝為名,開始進攻關中。
◎李世民反對撤軍
他出兵的時候是七月份,雨水很多,隋朝有一個叫做宋老生的人,在霍邑(現山西霍縣)擋住了李淵的去路,同時還有一個叫屈突通的河東名將也在現在的山西永濟縣,擋住了李淵進軍的路線。當時由於天降大雨,士兵很難前進。一段時間後,糧食又快要吃光了,這時有人傳說突厥人要進攻太原,去聯絡突厥的劉文靜還沒有回來,所以等於是前面前進不了,後面自己的根據地要被襲擊,李淵就決定撤軍。
李世民堅決反對撤軍。他對李淵說,「今禾菽被野,何優乏糧?老生輕躁,一戰可擒;李密顧戀倉粟,未遑遠略;武周與突厥外雖相附,內實相猜,武周雖遠利太原,豈可近忘馬邑。本興大義,奮不顧身以救蒼生,當先入咸陽,號令天下,今遇小敵,遽已班師,恐從義之徒一朝解體,還守太原一城之地為賊耳,何以自全?」意思是,現在正好是要秋收的時候,我們可以得到很多軍糧,沒甚麼可擔心的。宋老生這個人性格有問題,他很輕敵,同時很暴躁,我們只要一次戰鬥就可以把他搞定;要說李密攻擊我們,這我是不相信的,李密正在河南東都和隋軍相持,所以他沒有精力來攻擊我們;說劉武周從北面攻擊我們,我也不相信,因為劉武周雖然表面上跟突厥關係很好,實際上他也防備突厥會入侵他的地盤,如果他離開馬邑來進攻太原的話,他會擔心突厥去進攻他的馬邑,所以不用擔心我們太原會被攻擊。而且我們現在是以正義為名,開始向關中進軍,如果我們退兵的話,就等於放棄了我們自己遠大的志向。如果返回太原,我們就是一個守城之賊,那麼我們的覆滅就指日可待了。
李世民當時不到20歲,卻能夠把每個人的心態都算得清清楚楚,很像三國時期的郭嘉和賈詡,把整個政治形勢看得非常清楚。很可惜的是李淵不聽,還是下令撤軍。這一次,太原起兵的部隊面臨瓦解的危險,李世民又是如何說服李淵收回成命的呢,請看下一章《江都政變》。(待續)
編注:本文根據章天亮博士的大型講史系列節目《笑談風雲》之《隋唐盛世》視頻版整理而成。
《笑談風雲》是新唐人電視台製作的視頻版中國通史,目前已出版《東周列國》、《秦皇漢武》、《隋唐盛世》和《兩宋繁華》四部,第五部《大明王朝》也已於2019年底面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