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猜燈謎、射燈謎[1] 是相傳已久的民俗娛樂,因為元宵節在春天,所以燈謎也叫春燈、春謎;燈謎又叫文虎、燈虎,猜燈謎又叫「打燈虎」,形容猜謎如射虎難中,隱含燈謎的機智、趣味和文化的深度。

台灣國小元宵猜燈謎。(陳美珠/大紀元)
台灣國小元宵猜燈謎。(陳美珠/大紀元)

在古代,和燈謎類似的名詞叫作「隱語」、「廋辭」。廋辭也是一種隱語,也叫「廋語」。隱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戰國時代。《國語‧晉語五》記載秦人在晉國宮廷上出隱語:「有秦客廋辭於朝」,大抵前人的隱語,就是現在看到的謎語、燈謎的始祖了。[2] 另外,《史記‧滑稽列傳》記載齊威王(公元前三七八~前三二零年)喜愛猜隱語,滑稽、善辯又有智慧的淳于髡就以隱語勸諫齊威王。

燈謎是以文字為基礎的,字謎的胚胎就孕育在「文字的構造」中,例如「黃絹幼婦,外孫齏臼」,隱射「絕妙好辭」,是漢代大文學家蔡邑作的,他讀了邯鄲淳的曹娥碑文之後留下此隱語。見南朝宋.劉義慶《世說新語.捷悟》。

黃絹是「色絲」,合為「絕」;幼婦是「少女」,合為「妙」;外孫是「女之子」,合為「好」,齏臼是用來搗碎辛辣食物的石臼,會意為受辛,就是「辤」字,辤是辭的異體字。《韻鶴軒筆談》云:「燈謎有十八格,曹娥格為最古」(「格」指修辭方式),顧祿《清嘉錄‧打燈謎》中記載說:「考燈謎有二十四格,曹娥格為最」,都是源起曹娥碑「絕妙好辭」的典故和修辭方式。後代許多燈謎不講謎格,燈謎界也有一種「無格勝有格」的觀點。

猜燈謎活動。(童宇/大紀元)
猜燈謎活動。(童宇/大紀元)

燈謎和元宵賞燈結合在南宋時就很盛行了。周密《武林舊事》中寫「元夕」(元宵)時,武林(杭州,舊時別稱「武林」)燈市各式各樣的花燈紛呈,工藝奇巧,「又有以絹燈翦寫詩詞,時寓譏笑,及畫人物,藏頭隱語,及舊京諢語,戲弄行人」。南宋時專門習作謎語的文人聚集為社稱「齋」,耐得翁《都城紀勝》紀述臨安(杭州)文人的會社活動,「隱語則有南北齋西齋,皆依江右。謎法、習詩之流,萃而為齋」。

明代田汝成描寫杭州人在元宵玩「猜燈」:「杭人元夕多以此(字謎)為猜燈」、「或為藏頭詩句任人商揣謂之猜燈」,見《西湖遊覽志餘‧熙朝樂事》。

清到民國前後,習俗也以「燈虎」稱「燈謎」,以「打燈虎」稱「猜燈謎」。清代無名氏《燕京雜記》記載:「上元設燈謎,猜中以物酬之,俗謂之打燈虎。」清人劉廷璣《在園雜誌》也有採錄了北京元宵節設燈社「打燈虎」的風俗:「京師、淮揚於上元,燈篷用紙條預先寫成,懸一紙糊長棚上,粘各種每格必具,名曰燈社,聚觀多人名曰打燈虎。」

當時的小說名著中就有「燈虎」的描寫,例如清代《兒女英雄傳》第二二回:「你聽罷,甚麼古記兒、笑話兒、燈虎兒,他一肚子呢!你有本事醒一夜,他可以合你說一夜。」

燈謎有時也貼在牆上或掛在繩子上。晚清《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四回描寫燈謎就貼在門前:「正是:門前榜出雕蟲技,座上邀來射虎人。未知所列各條燈謎,均能射中否?」

清代曹雪芹在《紅樓夢》中也穿插了幾個《元宵燈謎》,這裏取一則來猜猜:

能使妖魔膽盡催,

身如束帛氣如雷。

一聲震得人方恐,

回首相看已是灰。

——打一玩物。

看官您「打虎」打中否?

風雅趣味是燈謎的文化特色之一,「鬼斧神工」的巧技設謎更迷倒許多智多星想要多打幾隻燈虎。在新年到元宵期間,燈謎就是雅俗共好的寓教於樂的文化遊戲—看「鬧蛾滿路鰲山會,猜燈謎。」[3]。

[1] 「射」燈謎的說法源自古代一種「射覆」的猜物遊戲,後來這種猜物遊戲發展成猜謎遊戲。《漢書‧卷六五‧東方朔傳》:「上嘗使諸數家射覆,置守宮盂(碗)下,射之,皆不能中。」「射覆」是將物品藏在碗盆下,讓人猜想。後世作為一種酒令,在喝酒行令時,出題者先用詩文、成語或典故隱喻某事物,讓猜謎者用另一種詩文、成語典故來揭開謎底。 

[2] 明代田汝成《西湖游遊志餘》說:「古之所謂廋詞,即今之隱語也,而俗謂之謎」。

[3] 出自:明末清初尤侗《河傳‧戲擬閨中十二月樂詞‧其一‧正月》◇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