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是中國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孔子曾說:「不學《詩》,無以言。」我們就跟隨儒風大家一起來解讀《詩經》裏的部份內容,希望能對大家了解傳統文化提供些幫助!
《詩經》早在春秋時就被孔子用來教育弟子,春秋戰國時被廣泛引用其詩句來說理,在西漢時被立為官學,在後代盛傳不衰,直到今天,仍為大家所喜愛。
對《詩經》的解讀,歷來紛雜不一,莫衷一是。孟子曾提出「以意逆志」法來解讀《詩經》,漢代大儒董仲舒也曾說:「《詩》無達詁。」就是說,《詩經》的詩義沒有統一的解釋,因時代變遷或個人情況而會有不同。
當時《詩經》被引用已經不重其本意,而重在「用」。所以,在基本不違背《詩經》詩義根本方向的基礎上,不必拘泥於其本意和創作動機,可以做出自己的思考,得出自己的感悟和見解。直至現在我們讀《詩經》,仍然能學到很多為人之道。
一、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禮」「儀」往往並稱,兩者並不相同而相輔相成。禮,是內在的,是人們對自己、對他人的尊重愛敬的態度,是做人的規範和準則;儀,是外在的表現,是通過一定的程序、動作、形式等表現出來的禮,是合於禮的外表或舉動。
內心遵守禮,外表和行為舉止才落落大方。內心不守禮,而只做出表面的儀態,只是形式化,看起來虛偽做作。孔子感嘆春秋相比西周時「禮崩樂壞」,其實主要是諸侯貴族內心之「禮」的失範。禮若失範,只做儀式,就是惺惺作態。
《曹風‧鳲鳩》中首句云:
鳲鳩在桑,其子七兮。
淑人君子,其儀一兮。
其儀一兮,心如結兮。
這首詩讚美一位德行美好的君子,他的外表儀態始終如一,內心堅定有操守。內守禮,外有儀,是我們為人處世的理想典範。
《鄘風‧相鼠》這一名篇則從怨刺角度發出人要有禮儀的感嘆。《相鼠》借鼠來諷刺在位者,情緒憤激,語言直白,諷刺在位者尸位素餐,連鼠都不如。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人而無儀,不死何為。相鼠有齒,人而無止;人而無止,不死何俟。相鼠有體,人而無禮;人而無禮,胡不遄死。」
內心既不遵守禮法,連外在的儀態也懶於去做。這種行為是我們常人都嗤之以鼻的,更何況在位者!
二、投我以桃,報之以李
《禮記‧曲禮上》中記載孔子云:
「禮尚往來。往而不來,非禮也;來而不往,亦非禮也。」
中國社會重群體,講究人際交往的規範。知恩圖報,禮尚往來,是人與人在社會生活中相處的原則之一。如此,人際交往才能獲得一種良性循環。
《詩經‧大雅‧抑》中云:「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投桃報李」成為一個成語,沿用至今,比喻相互贈答、友好往來。
《衛風‧木瓜》中也有類似詩句:
「投我以木瓜,報之以瓊琚。匪報也,永以為好也!」
對方送給我木瓜,我送給他瓊琚作為回報。不是為了答謝你,東西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珍重彼此的情意,永結為好。
贈送的東西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相互贈送的這種行為所表達的象徵意義,象徵著人與人之間真摯、珍貴的情誼。
三、孝悌友愛,家庭和睦
家庭,是每個人心靈的歸宿。一提起「家」,總能觸動人心中最溫暖的地方。家庭和睦,是個人成長與發展的溫床,是社會和諧的地基。
《詩經》中很多詩篇都抒發了對父母養育之恩的讚頌和感激之情,同時生發出對父母辛勞的愧疚之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勞。」
~《邶風‧凱風》
「哀哀父母,生我劬勞。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勞瘁。」「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長我育我,顧我復我,出入腹我。欲報之德。昊天罔極!」
~《小雅‧蓼莪》
用質樸而又深情的語言道出父母的養育之恩。讀此詩句,不禁反躬自問,自己是否心懷父母?
另外,兄弟之間要恭敬友愛,相互扶持。
「凡今之人,莫如兄弟。」
「兄弟鬩於牆,外御其務。」
「兄弟既翕,和樂且湛。」
~《小雅‧常棣》
「兄及弟矣,式相好矣,
無相猶矣。」
~《小雅‧斯干》
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兄弟姐妹之間遇事相互體諒和照應,關係才能和睦。
「妻子好合,如鼓瑟琴。」
~《小雅‧常棣》
「揚之水,不流束楚。
終鮮兄弟,維予與女。
無信人之言,人實誑女。」
~《鄭風‧揚之水》
夫妻之間要同心同德,相互尊重、相互信任,夫妻才能和睦、生活才能和美。
在家庭中,孝敬父母長輩,夫妻同心、相濡以沫,兄弟之間團結一心、謙和友愛,愛護子女小輩。即使當今社會已經發生巨大的變遷,但這些基本的家庭和睦相處之道,幾千年來永不過時。
四、謹言慎行,慎思明辨
說話,是一門藝術。眾口鑠金,三人成虎,縱橫家小動唇舌即可挑起或消弭一場戰爭,這都說明了人言的重要性。
「慎爾出話,敬爾威儀,無不柔嘉。白圭之玷,尚可磨也;斯言之玷,不可為也!」
~《詩經‧大雅‧抑》
說話要謹慎,行為舉止要端正。白玉上有了污點,尚且可以磨掉,使之光潔無暇;但若說話有問題,就再也無法補救了。說出去的話,如潑出去的水,無法收回,所以不得不謹言慎行,勿因自己的嘴而招來禍患。
不僅要出言謹慎,聽取他人言論時更要慎思明辨:
「采苓采苓,首陽之巔。
人之為言,苟亦無信。
舍旃舍旃,苟亦無然。
人之為言,胡得焉?」
~《唐風‧采苓》
小人的言論沒有一句是真情,不要相信!不要管流言,勿信以為真,事實不會因他們的言論而改變。
「往來行言,心焉數之。
蛇蛇碩言,出自口矣。
巧言如簧,顏之厚矣。」
~《小雅‧巧言》
對那些流傳的謠言,心中要辨識真偽。那些製造讒言的人,口中毫不費力地夸夸其談,巧言動聽得如鼓簧,真是厚顏無恥行為卑劣。
兩首都是勸諫人勿要輕信讒言,有明辨言論真偽的能力,同時表達了對讒言製造者的諷刺和痛恨。客觀事實不會因他人的幾句話就改變,有時不必太在意別人的話。
管好自己的嘴,給自己要說出的話設立一個門檻;同時也用自己的判斷力管好自己的耳朵,對自己有好處的言論要讓它紮根到心裏,混淆視聽的言論就讓它們成為耳旁風。
看了以上對《詩經》的解析,您有甚麼感悟?中華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古人的很多教誨都值得我們學習深思。
~轉載自【希望之聲】◇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