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綦毋秘書棄官還江東》王維

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

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

念君拂衣去,四海將安窮。

秋天萬里淨,日暮澄江空。

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

和光魚鳥際,澹爾蒹葭叢。

無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

頑疎暗人事,僻陋遠天聰。

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

余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

溶於天地自然的人生品味

「明時久不達,棄置與君同。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念君拂衣去,四海將安窮。」

首聯講的是我(王維)的際遇跟您(綦毋潛)其實差不多;可是我認為,不管上天安排我在人世間做甚麼,在朝廷中是否被重用,我都不敢有半點埋怨之意,因為敦樸的生活,清靜高雅的道德風範,是我所崇尚的。您(綦毋潛)是我最敬重的朋友,因此我相信,您棄官離去後,不管在任何地方,也都能安於清貧。

王維之所以能夠這樣勸慰好友,是因為他在生活中做到了,他在朝廷為官的時候也一直是安於清貧。「維弟兄俱奉佛,居常蔬食,不茹葷血;晚年長齋,不衣文彩……退朝之後,焚香獨坐,以禪誦為事。妻亡不再娶,三十年孤居一室,屏絕塵累。」,見《舊唐書.王維傳》。像王維這種舉世聞名的大才子,在開元盛世的長安城─當時全世界最繁華的城市,有多少王公貴族為能求得他的一幅詩畫而引以為榮,他如果要改善一下自己的個人生活,過上更好的日子,金錢美女唾手可得,而且根本不需要採用不正當的手段。從這一點也可看出,一位真正的修佛之人,他/她的言行是一致的,並不是只會用大道理去說服別人,而自己卻做不到。筆者認為,一位修佛之人,在常人最複雜的環境中,在名利情的誘惑下能夠坦然不動,那才是最可貴的。

「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這是多麼動人的詩句啊,這是一位修佛之人真實心性的流露。上面的三聯為因,引出了下面這三聯:

「秋天萬里淨,日暮澄江空。清夜何悠悠,扣舷明月中。和光魚鳥際,澹爾蒹葭叢。」

這三聯是隱居時會遇到的景色,能夠看到這麼美的景色,並溶於大自然,「扣舷明月中」。是因為您真正的相信並做到了「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

其實人的生存環境,跟人的心境是對應的。當一個人放不下人世間的名利情時,就算能看到這樣的景色,他在這個環境中也待不久。因為常人中的生活,那種萬人景仰,出盡風頭,寶馬香車,豪華別墅,嬌妻美妾等等,如果是他念念不忘的追求,那麼他甚麼都放不下,也就無法安於清靜的生活,更無法體會大自然的美景並溶於其中。

「無庸客昭世,衰鬢日如蓬。頑疎暗人事,僻陋遠天聰。」

這兩聯其實是講了隱居中可能出現的一種不正確的狀態,也就是說心裏畢竟還有一些放不下的東西。因為王維在開元時期曾經被貶,也經歷過半隱居的生活,或許他有過這種狀態,認為自己遠離朝廷,皇帝聽不到自己的意見和建議了,心憂國事,因此才會出現「衰鬢日如蓬」的狀態。比如說,聽到國家出現了一件甚麼事情,或者皇帝頒佈的一項政令,自己認為不應該這樣做;身為已退隱的文人,可能會這樣想:我要是在朝廷,一定會勸皇帝不該這樣做;甚至認為朝廷就是因為缺少了像我這樣的人,才會出現動亂的局面……等等。這還是有執著於自我的一種不正確的心態,說白了,它還是一種妒忌心的表現。而對於一個已經退休或歸隱的文人,這種心態是不對的。

一個不修煉的常人,包括古代的一些文人,他是認識不到這一點的。可是,王維是一位修煉人,他認識到了。那種不正確的心理就好像說:缺了我,這個國家就不能走向正軌了;甚至是,缺了我,這個地球都要轉不起來了。當然筆者這裏說的只是那麼個意思。其實,從修煉中走過來的人,回頭一看,就是這麼回事。這就是執著自我的表現。

為了便於讀者領會這幾句詩的內涵,筆者再舉一個我們現實生活的例子。有這麼一個人,他原來在一家公司工作,擔任了關鍵部門的經理,生意做得很好。當他因故離開公司後,那家公司的生意開始不好了,或者是出了甚麼問題,甚至最後倒閉了。於是,這個人就幸災樂禍,心裏想:你看,就是因為缺了我,那些人都不會做生意;就是因為缺了我,公司才倒閉的。這種心態說白了,都是妒忌心在作怪,執著於自我的表現。

那麼,一位已經隱居的文人,怎麼能不為人世間的變化所動呢?怎麼擺脫這種不正確狀態呢?怎麼能真正的做到「天命無怨色」呢?王維接著說:

「微物縱可采,其誰為至公?」

言外之意是說:我們認為自己有本事也好,沒本事也好,能當大官或不能當大官,用人的理來衡量,讓人來評說,也許都不對。真正的公道,真正的公平,是敬順天意,敬天知命,以上天的旨意為至公。換一句話說,不要因為自己有本事沒當上大官而憤憤不平,那都是命。上天可不是根據人的本事來安排人的一生。再說白一點,您看他沒本事,可是他命中有,所以他就當大官發大財。

從大的方面來說,一個國家出現甚麼樣的變化,那也是天象變化造成的。一個人,不管您認為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治理國家的水準有多高明,也改變不了天象的變化。

因此,王維說:「微物(個人的才能,個人的意見)縱可采,其誰為至公?」它的意思是:我認為對的東西,可是皇帝並不採納;甚至是我因為職位卑微,根本就沒有提出意見的機會。上天根本就不給我這樣的機會,那麼我能認為是天理不公嗎?執著於自我,本身就是錯誤的。作為一名在朝廷中的官員,真有這種心態,都應該放下。何況是已經離開朝廷退隱歸田的人呢?如果還執著不放,那麼就有可能會出現「衰鬢日如蓬」的不正確狀態。

王維通過上面的體悟和感慨,最後說:「余亦從此去,歸耕為老農。」言外之意是說:真能悟到並做到了上面所闡述的一些道理,我才會辭官歸隱。否則,如果歸隱了還放不下朝廷中的恩恩怨怨,那還不如不歸隱呢?

天命無怨色,人生有素風

人生於世,光怪陸離,表象林林總總不知凡幾,迷住了人的雙眼,使人不能看到宇宙的真相,使人沉湎於七情六慾中而不能自拔。可是,當人幾十年過去之後,回頭再看看自己走過的那一段人生經歷,值得嗎?不管當再大的官,發再多的財,都是來一身光,去一身光,人世間的名利情,甚麼也帶不走。也許因為在人生的路上曾經無知的做過很多錯事,所以到老了百病纏身,痛苦不堪,想安安穩穩的離開人世都難。這就是人應該走的路嗎?人生難道沒有更高的理想和追求嗎?

王維之所以能夠吟誦出那麼富有哲理的、發人深思的詩句,是因為他修佛,通過修煉,他明白了做人的道理,因此能夠敬天知命,安於清貧,以苦為樂。當真正修煉的人體會到那種無為狀態的樂趣後,誰也不會願意去在七情六慾的支配下過常人的生活。

人活在世上是為了甚麼,真引人深思。◇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