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調查發現,42.7%受訪者每月都會「課金」,有受訪者一個月「課金」超過10萬元。94%受訪者符合美國精神學會中「網絡失調」的問題。
北區青年商會聯同路德會青亮中心、明愛專上學院湯羅鳳賢社會科學院,在於3月27日至6月30日進行網上和街頭調查,訪問香港15至40歲遊戲的「課金」人士,收集到410份有效問卷。受訪者中男生佔72.2%(296人),女生佔27.8%(114人),平均年齡為26.8歲。354位受訪者選用手機作為遊戲的平台,佔86.3%,選用主機和電腦則各佔168位及170位(約41%)。超過七成受訪者教育程度達到大專或以上程度。
調查機構指,疫情爆發的前後,受訪者參與網絡遊戲的時數有顯著分別,每天花費3小時玩遊戲的受訪者由差不多五成,上升至逾六成。調查顯示,接近一半受訪者以「月繳」形式「課金」,近九成受訪者透過信用卡支付,其餘以點數卡、禮品卡、支付寶支付。有4位受訪者在過去一個月花費超過港幣十萬元「課金」。調查機構認為,這反映高收入下的「課金」行為,可能出現「課金」上癮。
超過七成受訪者表示同儕影響是「課金」主要誘因,超過一半受訪者聲稱自己能夠在玩遊戲過程中「自我控制」,約四成受訪者想藉著玩遊戲獲得別人讚賞,接近三成受訪者會嘗試透過在遊戲中超越現實生活的成就,亦會因未能在遊戲世界裏達到預期成就而感到頹喪。
調查也顯示,超過九成受訪者符合4項或以上,根據美國精神醫學學會(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精神疾病診斷及統計手冊第五版(DSM-V)所介定的網絡遊戲失調症診斷準則。包括會不時回想遊戲情節,用遊戲逃避現實,或嘗試減少遊玩時間會感到焦慮等。近10%受訪者更出現賭博失調症狀,例如曾因「課金」說謊,透過「課金」排解負面情緒。有四成受訪者表示自己有其它成癮行為,包括酗酒、過份網購行為,近三成人表示同時有上網成癮、儲物成癮等。
29歲單身男子阿源(化名),因為「朋友玩我玩」、「朋友課我課」的緣故下沉迷手機遊戲,不能自控地「課金」,他玩某款「育成類」的角色扮演遊戲有「抽卡」功能,可以付費以抽獎形式換取遊戲世界中的物品及角色,曾經試過一晚花超過一萬元以上「抽卡」,「原本打算『課金』金兩千,最後『課金』了一萬多,都買不到心水裝備。」
在「課金」成癮初期,阿源父母並沒有為意。直至有一天父母意外看到阿源的信用卡月結單,追問之下才知悉兒子因「課金」欠下十多萬「卡數」。幸好阿源最後得到父母原諒,並支持他求助戒除「課金」癮。他忠告社會大眾,不要沉迷「課金」,要節制,「當你想「課金」的時候,停一停、想一想,不如考慮將錢放在其它興趣更好。」又建議當覺得控制不了時,一定要尋求援助。
參與問卷設計及分析的路德會青亮中心設立「課金控」熱線,推廣「課金有節制、玩家冇閉翳」的理念,建議及早介入輔導服務試驗計劃。包括舉辦學校講座,提昇學生對於節制「課金」、個人財務管理;開辨專業培訓工作坊,透過工作坊讓專業團體了解「課金」及賭博成癮的成因,以辨識「課金」與賭博之間的關係等等。希望提高公眾 (包括家長及社區人士) 對於「課金」及賭博成癮的認識,以防他們的身邊人出現「課金」成癮,甚至演變成賭博失調問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