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7月30日的中共政治局會議上,習近平再提中國經濟以「內循環」為主體的說法,為中國經濟走向定調。分析認為,經濟內循環並不是甚麼新策略,只是在國際社會反共聲浪高漲、中共窮途末路的情況下,糊弄老百姓的一個說辭,最終無法拉動經濟。
此次是習近平在最近兩個月內第三次提及經濟內循環。首次是在5月下旬的中共政協會議上,習近平稱「加快形成以中國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這一說辭被重複提及多次,包括劉鶴在6月份的陸家嘴論壇上也重複了相同論調,中共各個官媒多次轉述。
香港著名作家顏純鈎7月31日分析表示,「內循環」只是糊弄老百姓的招數,對經濟發展不會有甚麼實質幫助。
他說,現在中美貿易戰還在路上,世界各國聯合反共,外企大批撤離中國,外需一片死寂,當然只剩下內需,這就是所謂的內循環,並不是高深的東西,也沒有甚麼新鮮感。
但是,目前中國經濟國(中共)進民退,民企動力枯竭、國企效益低下,老百姓的錢都押在各種貸款上,不敢花錢,加上政局不穩,人們對未來持悲觀態度,所以中共想以內需拉動經濟只是一廂情願。
鳴人堂7月31日引述評論人士賀軍的分析表示,「經濟內循環」的定義模糊,是假大空的政治文宣口號,假裝拿出不是辦法的辦法,來掩飾中共當局對眼前中國政經困境已經束手無策的事實。
而且,現在中共對內大量擴編警力,加緊全面嚴控,政治空氣趨於緊張,改革開放走回頭路,再加上中共不遵守國際市場經濟的規則,所以經濟內循環的說法只是緣木求魚。
經濟學家何清漣分析認為,這是習近平版的自力更生,其核心就是,「中共面臨美國的壓力,求、借、偷的技術自主創新不再可能,國外市場正在變小,從此,中國經濟得『內循環』,咱們要自力更生了。」
法新社7月31日引述分析說,中共高層強調中國經濟以內循環為主體是不得已的說法,因為中國正面臨「脫鉤」的困境。
從貿易戰開始,就有很多跨國企業轉移出中國,隨後的疫情加重了這一趨勢,中國外貿企業也失去了很多海外訂單;中美關係緊張升級也令外企加速撤離,美國和日本政府公開承諾資助企業離開中國,印度在中印邊境衝突後相繼禁用中國App、抵制中國商品、進一步限制中資投資。
分析表示,中共前總書記趙紫陽1988年提出「國際大循環」,而現在的「經濟內循環」就是要倒退回全面貧窮、全面物資短缺的時代。#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