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是一年中最熱的節氣。2020年的「三伏天」從7月16日開始進入初伏,到8月24日結束。而「三伏天」的熱,正是驅老寒的「天時」,同時也是進補養生的好時節。
「三伏天」分為初伏、中伏、末伏三個階段。今年的初伏在7月16日-7月25日,為期10天;中伏在7月26日-8月14日,為期20天;末伏在8月15日-8月24日,為期10天。
按照中國古代的「干支紀日法」,每年夏至以後第三個庚日為初伏、第四個庚日為中伏,立秋後第一個庚日為末伏,合起來稱為「三伏」。「伏」則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地下。
清朝道光年間養陽方法:「三伏天」裸曬
清朝道光年間,一個號「天休子」神秘人,著《修崑崙證驗》一書,傳下古法,記錄了當時盛傳的養陽方法:「三伏天」裸曬。
天休子《修崑崙證驗》原文:「凡男婦頭風、腦漏、牙疼、耳腫、腳氣、臁瘡、手足腰背筋骨疼痛、風寒、濕熱、虛弱、酸軟等症,於三伏日巳、午、未時,赤身於烈日中曬之,不論新舊大小病症,概能痊癒除根,即婦女月事,亦可曬,通天地化育神工,難以殫述。第不可遮蓋著衣,乃致受熱也。」「有人傳以曬法者,伏天赤身於烈日中曬之,汗如水流,風來涼爽,不覺其熱也。惟初曬必脫皮,厚薄皆隨其病,甚至起水泡,其癒極快,無過二日者,真化工也。」
解讀上文曬背的方法,意思是在三伏當天的這三個特定時間點巳時(9時-11時)、午時(11時-13時)、未時(13時-15時),赤身在烈日中曬太陽,能祛陳年痼疾,也可醫新病,甚至痊癒除根。即使女人在生理期期間,也可曬背。伏天赤身曬太陽,即使汗流浹背,也不會覺得熱,反而能感覺到風的涼爽。只是初曬的時候,一定會脫皮甚至起水泡。而這種曬傷很快就能夠恢復,不過兩天的時間就能夠好了。
冬病夏治 「三伏」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季節
老人說冬病夏治,為什麼說冬天的病要在夏天治療呢?冬病夏治,治療的最佳時間是「三伏天」。「三伏」是一年中陽氣最旺盛的季節,人體的陽氣也隨之達到頂峰,此時為恢復人體陽氣最佳時機。若以陽克寒,驅散患者體內的陰寒之氣,就可以將這些「邪氣」連根拔出,將冬病之邪消滅在蟄伏狀態,使陽氣充實、正氣旺盛、抵抗力增強。到了冬天就會少發病或病情減輕,甚至不發病。
東漢史學家班固編撰的《漢書》中記載說:「田家作苦,歲時伏臘,烹羊炮羔,斗酒自勞。」臘月吃羊肉好理解,而伏天吃羊肉是否會太熱?江蘇徐州的「伏羊節」就是在伏天吃羊肉,這個傳統習俗裡蘊含著中國古老的智慧:伏天吃羊肉便是冬病夏治裏的「去寒毒」了。
在「三伏天」裏,人體內存有積熱,在這個時候吃性熱的羊肉,伴以蔥、薑、蒜、花椒、辣油等熱性作料,能刺激人體大量排汗,不僅有助於排出體熱,還能將冬春之毒、溼氣祛除。所以,民間還有「彭城伏羊一碗湯,不用神醫開藥方」之說。
常聽老人說:「但凡咳嗽,是肺家受寒,一定要三個夏天才能糾正回來」,其實很多病根兒就是寒,不容易除掉。網上有喜歡傳統養生的人士介紹說:今年曬背最好的日子是在7月16日、7月26日和8月15日,也是「三伏天」中每個階段的第一天。
後背通臉 借助太陽天力 清掃背部淤積
道醫認為,人的後背屬陽,主一身陽氣的督脈從後背的正中通過,足太陽膀胱經從督脈的兩側通過。因此,當寒邪來襲的時候,如果讓後背溫暖起來,一身的陽氣就會強盛,這樣就可以抵抗寒邪。
後背的督脈,就好比是人體的陽氣「發電廠」。把督脈與太陽接通,借助太陽的天力,為背部清掃淤積,蓄積陽能,是每年三伏最應該做的事。
民間中醫符天昇認為:「後背是通臉的,如果你的臉不乾淨,你的背部絕對不乾淨;你的臉色乾淨了,看著紅光滿面的,又紅潤,又光滑,又有水分,又乾淨,你的背也自然跟著臉轉變了。」
《黃帝內經》云︰正氣存內,邪不可干。人體正氣充足,邪氣就不容易侵襲,不容易生病,要加強整體自身的正氣,應從飲食、作息、順應四時等着手。
「三伏天」入苦夏 夏季暑濕適宜清補
目前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特別是進入大暑之後,高溫潮濕的氣候讓人感覺不舒服,中國民間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的說法。
中醫認為「夏季暑濕,適宜清補」。夏天酷熱高溫,人們喜冷飲,喝水多,導致濕氣侵入人體,而外濕入內,使水濕固脾,引起脾胃升降,令人的消化功能產生障礙。暑濕對脾非常不利,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不宜多食。
夏季歸心,而心喜涼,宜食酸,應適當多吃一些山藥、薏米、菠蘿、西瓜等;炎熱的天氣還容易導致人火氣上升,表現為情緒煩躁、焦慮、易激動、失眠等。夏日去火的食物有綠豆、苦瓜、西紅柿等;同時,牛奶營養全,可以溫脾、補水、滋陰,也是夏季良品。
近日天氣炎熱潮濕,許多人感到咽乾、唇乾,而食慾不振。其實,吃時令食物也是中醫養生的特色之一。無花果性平、味甘,入肺、胃、大腸經,具有健脾、滋養、潤腸的功效,此時煲無花果湯應當是不錯的選擇。
「三伏天」的由來
伏,會意字。從人,從犬。原本是指像狗那樣匍匐著,即俯伏、趴下。《廣雅》中:「伏,藏也。」伏字和天候聯繫在一起,表示陰氣受陽氣所迫藏伏在地下的意思。「伏」也稱「長夏」,根據古代陰陽五行學說,一年五季春、夏、長夏(伏)、秋、冬,分別對應木、火、土、金、水,由秋到冬: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自然循環。但是由夏到秋則不然,火克金,所以金要「伏藏」——潛伏一段時間,「潛伏」就是「伏」的本義。
據文獻記載,伏天的說法起源於春秋時期的秦國,《史記‧秦紀六》中雲:「秦德公二年(公元前676年)初伏。」唐代開元年間的學者張守節在其《史記正義》中曾做過考證:「六月三伏之節,起秦德公為之,故云初伏。伏者,隱伏避盛暑也⋯⋯」。大約到漢代,伏日與食俗才聯繫在一起。東漢衛宏所撰《漢舊儀》中的「漢魏伏日有酒食之會」,說的就是飲酒聚會。
在中國古代,「伏日」還曾被視為節日,如漢代的伏臘節,要舉行祭祀活動。所謂伏臘,即是古代兩種祭祀的名稱。「伏」指夏季伏日,「臘」指黃曆十二月。@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