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武則天時,因為女皇即位有悖傳統,為了打擊一向反對自己的士族集團,培養屬於自己的官僚勢力,武則天對科舉進行過多項重大改革。首開「殿試」。

5. 科舉制的重大改革

(1)初設「殿試」

所謂殿試,就是皇帝在朝廷上向貢士親發策問的考試。

《資治通鑑》記載,武則天於載初元年(公元690年)2月,在東都洛陽洛城殿親自策問天下貢士,被後世認為是科舉史上的「殿試」之始。

這次考試進行了數日,仕子雲集,達上萬人。由於這次殿試的規模巨大,造成的影響深遠,致使古人直接忽視了之前唐高宗顯慶四年主持的一次規模不大的殿試,稱武則天為「殿試」初設。

武則天對科舉進行過多項重大改革。首開「殿試」。(新唐人電視台笑談風雲節目組提供)
武則天對科舉進行過多項重大改革。首開「殿試」。(新唐人電視台笑談風雲節目組提供)

武則天重視殿試的原因在於,中國古代倫理中,極重師生關係,有「一日為師,終生為父」之說。而科舉制中,考生往往視錄取自己的考官為師,由此而形成師生承傳的不同官場派系。而通過「殿試」錄取的舉子,稱為「天子門生」。新進官員便不易彼此結黨。

後於宋朝,「殿試」被制度化。

(2)開創「武舉」

武則天當政期間,天下承平日久,朝廷缺乏武將人才,武則天曾舉辦騎射比賽,並設獎項,而獲獎之人多為番將,使其憂慮。為選拔將才,武則天長安二年(公元702年)正月「始置武舉,其制有長垛、馬射、步射、平射、筒射;又有馬槍、翹關、負重、身材之選。」

並確定在兵部主持下,每年為天下武士舉行一次考試,考試合格者授予武職。

與宋代以後的武科相較,唐代武舉沒有武策謀略,但卻要求外貌,「軀幹雄偉、可以為將帥者」方可報考。

唐朝還誕生了一位文、武雙科狀元,公元823年,鄭冠高中文科狀元,公元828年,鄭冠又中武舉狀元,他因此成為中國歷史唯一先考取文狀元又中武舉狀元的人。

(3)發明「糊名制」

所謂「糊名」,即是考生把考卷上寫有名字、籍貫相關信息的位置,用紙糊上,使閱卷考官看不到考生身份、姓名的一種做法。

前文說到,唐代科考時興「行卷」。這種做法確實在選拔人才上兼顧了考生在考場外的表現,更能全面地考察人才。但同時也有很大的弊端,容易滋生舞弊、行賄之風。為求功名富貴,一些才具不佳、品行低劣的考生,在考前行賄考官,受賄考官便在閱卷時幫考生改卷以提高等次。

武則天當政時期,此種現象日趨嚴重,直臣李文成上書朝廷,奏報「科場賄賂縱橫,贓污狼籍」,籲請嚴加制約,糾正弊端。武則天看了奏章之後,深以為然,隨即下旨,規定進士考試最高級的「殿試」中,考生必須「自糊其名暗考,以等第判之。」(《國史舊聞》)

任何一項措施都有利有弊,「糊名制」在考試公平上起到很大作用,卻也失去了對考生在試卷外人品、道德、名聲方面的考察。即便如此,「糊名制」確實是遏制科場舞弊的重要舉措。

糊名制做法被沿用至今,不僅現代中國的高考沿用此法,有些西方的公務員考試及一些大公司招收員工的考試也實行糊名法,以保證考試的公正性,避免種族、性別歧視等等。

(二)宋代科舉制

宋朝基本延續了唐朝的科舉制度,並把在唐朝首創的一些科考舉措加以完善和制度化。宋代科舉的一些定制、規範一直沿用至明、清。

宋太祖趙匡胤對科舉選士非常重視。即使在宋初戰事頻發,局勢不穩的情形下,科舉考試也沒有停止。史載,宋朝建國第一年建隆元年(公元960年)便舉辦過科舉考試,19人被錄取為進士。

1. 殿試及科舉三級考的確立

宋太祖凱寶六年(公元973年)翰林學士李仿主持全國會試,在錄取的38名進士中,有兩人因「材質最陋,對問失次」而被黜落,其中一位叫徐士廉的落第進士擊鼓控告李仿「用情取捨」,要求殿試。

於是宋太祖趙匡胤下詔,從落第者中選出195人和已中的36人,在講武殿進行復試,由宋太祖親自主持,結果又有127人及第,而原錄取的人中又有10人落選。張榜後,朝野大嘩,李仿被降職。

太祖親試,確立了宋代科舉州試、省試和殿試三級考試制度。而在唐代,雖然武則天時便有過殿試,但常規科舉還是州府的解試和禮部的省試兩級考試制度。

殿試是科舉最高一級考試,殿試以後,不須再經吏部考試,直接授官。

唐代科舉,同科及第的進士互稱「同年」,稱主考官為「座師」,自稱「門生」。這種狀況極易造成官場上拉幫結黨,利用科舉培植自己勢力等禍患。有鑑於此,宋太祖趙匡胤下令,所有及第考生不得管考官稱師,或自稱門生。而殿試出現後,因是皇帝親試,這樣一來,凡通過殿試的進士一律稱為「天子門生」。

宋太宗時,殿試錄取者分為三級(三甲),一甲三名,稱「進士及第」,即狀元、榜眼、探花;二甲賜「進士出身」;三甲賜「同進士」。

宋初的殿試,有末尾淘汰制。就是在殿試時排名最後的考生會被黜落。北宋仁宗時,發生過一起舉子因累舉進士不第,便憤而投靠西夏,並幫助西夏攻打宋朝的事件。

這位在數次殿試中都被黜落的舉子叫「張元」,他自恃才高,「負氣倜儻,有縱橫才。」(清朝吳廣成《西夏書事》),屢試不中後,憤而「走西夏」。當時正值西夏開國皇帝李元昊當政,且早有覬覦中原之意,元昊得張元後委以重任。當時與張元叛逃的還有另一吳姓書生。

「華州有二生張、吳者,俱困場屋,薄遊不得志,聞元昊有意窺中國,遂叛往,以策干之,元昊大悅,日尊寵用事,凡夏國立國規模,入寇方略,多二人教之。」

在張、吳的輔佐下,西夏國力大增,曾三次大敗宋軍,並有意奪取關中之地,攻占長安,但因宋軍頑強抵抗,西夏軍戰敗。

據宋王栐《燕翼貽謀錄》記載,張元當年的「走夏州」之事,給宋朝以極大震撼與教訓,宋仁宗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北宋改革了當時科舉進士中的殿試實行的末尾淘汰制,凡是進入殿試之人,一律錄取,成績只作為排名依據。◇(待續)

——節錄自「弘揚傳統文化」徵文 / 大紀元網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