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紀初,歌劇在歐洲蔚然成風,寫歌劇前程似錦,財源滾滾,功名顯赫,與巴赫同齡的老鄉韓德爾就因多部歌劇譽滿歐洲,大紅大紫。迥異他人的是,巴赫一部歌劇也不寫,堅守初心。他浩如煙海的創作囊括了除歌劇之外的所有體裁,其中宗教作品約佔75%。

1723年,38歲的巴赫告別了厚待他的克滕公爵和宮廷樂長職位,拋開一切顧慮,來到萊比錫聖托馬斯學校的教堂唱詩班任教,在此度過了他人生中最後的27年。他擔任托馬斯合唱團的指揮、領唱、管風琴師兼教拉丁文,負責每個禮拜日和宗教節日的音樂創作和排練演出,還擔任其它三座教堂的音樂指導。此外,他要為婚禮與葬禮作曲演奏。他還有個萊比錫城市音樂總監的頭銜,負責督導安排萊比錫所有教堂的音樂事務,為該市的大型宗教活動提供音樂。雖然被官方當作三等品僱用,工作繁重,薪水低微,養活一大家子捉襟見肘,但他覺得是「承蒙主的旨意」為實現夙願而來,就盡心盡力地做好。

於是,《聖誕節清唱劇》、《復活節清唱劇》、《聖母頌歌》、6部經文歌、5部彌撒曲、4部受難曲、295首宗教康塔塔、189首讚美歌……如江河入海源源不斷、浩浩蕩蕩奔湧而來。一場場排練演出之後,是一輪輪趕稿譜曲的壓力,難以想像,他晚上在與嘈雜的學生宿舍一牆之隔的家裏如何潛心創作?嬰兒哭、孩子鬧、走廊老鼠竄跑……在令人煩躁不安的環境裏,忙累到焦頭爛額的情況下,巴赫竟寫出了《約翰受難曲》、《馬太受難曲》、《b小調彌撒曲》、《平均律鋼琴曲集》(卷二)、《哥德堡變奏曲》等這樣爐火純青的巔峰之作,真是不可思議,這是「所有音樂中最驚人的奇蹟」,德國作曲家華格納曾如此感慨。

「諧和的音樂是從天國來的。」巴赫認為自己不過是幸運地成為傳遞天音神樂的使者。「我的音樂源自於信仰,深信我的才華是神的恩典;我作曲是為了榮耀神,而不是為了表現自己。」巴赫說:「不注意到這點,就不可能產生真正的音樂,只會有魔鬼般的喧譁。」謙卑的他總是習慣性地在手稿末尾寫上拉丁文:S.D.G(Soli Deo Gloria),榮耀只歸於上帝!

管風琴與康塔塔

與複調音樂史緊密相關的管風琴是西方宗教儀式上不可缺少的樂器之王,特別能烘托神聖的信仰氛圍。巴赫共為教堂創作了150首管風琴聖詠曲,莊嚴肅穆又舒緩悠揚,充滿詩意和聖潔光采。其中一部份是早期在魏瑪時的作品,包括他為初學者寫的《管風琴小曲集》裏的45首。

管風琴師是巴赫家族引以為豪的祖傳職業,即興演奏管風琴更是巴赫的絕活兒,他善於根據一個音樂主題,輕鬆自如地用各種複調音樂手法加以發展變化,並能連續不斷地演奏一兩個小時。「他的雙腳彷彿長了翅膀般在腳踏板上飛馳,有力的音符如雷般響遍整個教堂,太子(未來的腓特烈威廉一世)對巴赫的神技讚歎不已……」樂迷們耳熟能詳的管風琴名曲《D小調托卡塔與賦格》熱烈奔放、英銳豪邁,史詩般的氣派,一如青年時代的巴赫。

除散佚的以外,巴赫約寫了295首廣泛用於教堂禮拜儀式和宗教節日的康塔塔(cantata),還有少量的世俗康塔塔,如《婚禮康塔塔》、《農民康塔塔》等。康塔塔是比清唱劇規格略小的清唱套曲,是一種包括朗誦式的宣敘調、詠嘆調的獨唱、重唱、合唱和管弦樂的多樂章聲樂套曲。常以序曲開始,合唱結束。眾讚歌的合唱是宗教康塔塔的「骨架」。巴赫在路德讚美詩的基礎上,揉合各種音樂技巧,使康塔塔更加生動完善,兼具深邃的宗教和哲學內涵、傳統的儀式感、雍容的古風和美學意義,既有通天精神,又接地氣,引人入勝,雅俗共賞。

負重前行 風雨兼程

對他而言,辛苦的是樂團排練。再怎樣龐大的作品,巴赫只要稍微瀏覽便能完全掌握。他聽力非常敏銳,即使是在大型樂團演奏時,也能聽出十分細微的錯誤。當他指揮時,非常在乎精確,對節拍的掌握幾乎到了驚人的地步。遺憾的是,他極少能碰到不需要他糾正錯誤的演奏組合。那時萊比錫教堂樂手大都是業餘人士,跟宮廷的專業樂師沒法兒比。之前的教堂音樂都比較簡單,固定的模式曲調,業餘愛好者尚能應付。而巴赫音樂的深廣雋永和技法難度(如多聲部處理、對位變化),就是專業人才不認真排練都難以勝任。培訓調教樂隊的過程相當不易,要包容有耐心,也不能任其吊兒郎當亂彈。巴赫也有情緒失控的時候,一次排練時,他抓起頭上的假髮扔向出錯的樂手。這事也成了官方指責他常舉的例子,這些外行說樂團水平夠好了,不需要指揮,只要他領唱就行了。

在他們看來,巴赫人為地增加音樂的難度,搞得樂隊和合唱團都很累。本來大家可以按慣例做禮拜,聽聽簡單的聖樂就回家,而《馬太受難曲》一聽就好長時間。巴赫太特出了,他的音樂與眾不同、豐富多彩,權貴們對於搶了他們風頭的音樂感到疑惑和不滿,他們不喜歡超出通常範圍的創意和變化,更願意要個聽話好用的僕役,而不是不落俗套、富有創造力的音樂家。

誰能想到,正是這個他們看不上的桀驁不馴的人把聖樂推上了最高峰。不被理解、無人喝采、鮮為人知。巴赫遠超時代之處正是無法被時代所接納的,他對音樂的拓展豐富和境界提升都是前所未有的。

耳順之年後,巴赫到一些城鄉教堂檢修管風琴,順路拜訪老友。1747年,這位無冕音樂之王在古鋼琴上即興為腓特烈大帝演奏賦格變奏曲,在場眾人無不瞠目結舌、歎為觀止。這就是為「國王的主題」所作的包括六聲部賦格在內的系列曲目──《音樂的奉獻》。

任怎樣得失毀譽,只要樂思如清泉般汩汩流淌,巴赫就隨時都能進入創作狀態,信手拈來就是一段妙曲。只要投入音樂中,他就寵辱皆忘,全身心沐浴著神的恩典……當他還是個在月光下抄譜的小孤兒時,他就知道自己生來就是以音樂為神工作的。臨終前,歷盡滄桑、雙目失明的他,最在意的是能否得到神的接納,他口授了最後一首管風琴眾讚歌的禱文:「我行至的寶座前……請給我一個極樂的歸宿吧!主啊!請在末日那天喚醒我吧!」

聆聽巴赫 神性復甦

直到1829年門德爾松(Jakob Ludwig Felix Mendelssohn Bartholdy,又譯孟德爾頌,1809年—1847年),在柏林指揮公演了《馬太受難曲》,人們才發現了被埋藏百年的驚世瑰寶,從此開始了巴赫音樂在全世界的復興。那天音聖樂的旋律和聲,向世人傳達著蘊於靈魂的信仰,歷經苦難依然善良的心,能復活的真正的神性。

從1723年巴赫傾注心血執教起,快三百年了,聖托馬斯合唱團仍是全球頂尖的童聲合唱團,其嚴格的訓練和傳統精神也經由老巴赫之名傳承下來。成千上萬的粉絲絡繹不絕地來到閃耀著巴赫榮光的萊比錫,坐在托馬斯教堂緬懷巴赫,聆聽經典……

德國萊比錫,托馬斯教堂前的巴赫像。(Zarafa/wikipedia commons)
德國萊比錫,托馬斯教堂前的巴赫像。(Zarafa/wikipedia commons)

靜聽細品巴赫的音樂,倍感其真樸高潔。他總是把上天的音樂乾乾淨淨帶給你,理性平和,去蕪存菁。沒有那些愛恨情仇和個人好惡,即使有也是人類共同免不了的生離死別——怎樣面對的問題。其多聲部交織的複調音樂既恢宏立體又均衡有序,匯成和諧的暖流,好像在告訴你,這樣的困境並非你一個,我們都曾有過。他是通過音樂讓你仰望星空、敬神向善的。隨著美妙舒緩的音樂沉思祈禱,翱翔於崇高的境界。

他的音樂像穩固對稱、雄偉壯觀的建築;又像環環相扣、精密轉動的齒輪;那由嚴謹規範構成的賦格,多聲部和聲此起彼伏,錯落有致,變幻多姿,氣象萬千。

超越時空的巴赫音樂是信仰的力量,靈魂的昇華。他在康塔塔《醒來吧》中叮囑著芸芸眾生,醒來吧!快點醒來吧!天門已開,在暗夜中點亮你的燈盞,迎接救世主的到來……◇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