組曲顧名思義,是由許多小曲「組合」起來,同一組的舞曲調性相同,但是節奏性格、速度快慢不同,就像一把花束,花材各異:有玫瑰、百合、雛菊、洋蘭,但顏色都一樣(如都是G大調,或都是d小調),而又可以有深淺、濃淡的搭配,秩序中帶有活潑的情趣。

嚴謹豐富的組曲結構

《巴赫肖像》(The Face of Bach),據推測是巴赫中年擔任柯滕樂長時期的肖像。德國畫家約翰·艾博哈爾德·伊勒(Johann Eberhard Ihle,1727~1814)作。(公有領域)
《巴赫肖像》(The Face of Bach),據推測是巴赫中年擔任柯滕樂長時期的肖像。德國畫家約翰·艾博哈爾德·伊勒(Johann Eberhard Ihle,1727~1814)作。(公有領域)

大提琴在18世紀時主要是擔任陪襯低音的角色,擔綱獨奏演出的情況實在不多。加上那時大提琴的音色黯淡、樸素,共鳴度不佳,因此巴赫為大提琴譜寫了六套組曲,是實驗,也是自我挑戰。他選擇了輕快多樣化的古典組曲為表現形式。

在當時組曲有其約定俗成的「配套」組合,也就是「阿勒曼舞曲—庫朗特舞曲—薩拉邦德舞曲—基格舞曲」的標準套餐。

這些最初都是歐、美的民俗舞或社交舞,逐步發展成為法國的宮廷舞,流傳於歐洲,在當時是真正可以起舞的(試想法國宮廷裏路易十四與群臣、名媛的高雅舞步),而後演變成純為聆賞的曲式。

《音樂家的聚會》(Réunion de musiciens),私人收藏, 法國畫家安德烈·布伊斯(André Bouys,1656~1740)作。(公有領域)
《音樂家的聚會》(Réunion de musiciens),私人收藏, 法國畫家安德烈·布伊斯(André Bouys,1656~1740)作。(公有領域)

舞曲組成可人的花束

開場的序曲(Prélude):

原本為即興曲,因為那時候提琴用的是腸線,會受溫度、濕度影響,表現不穩定,需要暖身一下,一方面宣告整個組曲的音調,也帶出整個組曲的感覺;通常演奏者也會「炫技」一下,帶動聽眾情緒。

第二段阿勒曼德舞曲(Allemande):

日耳曼舞圖解。出自西蒙.吉安姆(Simon Guillaume)《日耳曼舞與德意志的舞步與姿態》(Dance Almanac or German Positions and Attitudes),1769年巴黎出版。(公有領域)
日耳曼舞圖解。出自西蒙.吉安姆(Simon Guillaume)《日耳曼舞與德意志的舞步與姿態》(Dance Almanac or German Positions and Attitudes),1769年巴黎出版。(公有領域)

是一種古老的德國舞曲,後來變成法國宮廷舞(阿勒曼德就是法文中「日耳曼」的意思),速度中庸,多為四四拍子,莊重繁複。

第三段庫朗特舞曲(Courante):

庫朗特的法文或意大利文字根都有「跑步」的意思,輕巧、快速,更具有流動力,同樣為兩段式。

第四段薩拉邦德舞曲(Sarabande):

17世紀西班牙一種三二拍或是三四拍子的舞曲,給人的感覺是緩慢、莊重。

小步舞圖解。出自皮埃爾.拉莫(Pierre Rameau)《舞蹈大全》(Le Maître à Danser),1725年巴黎出版。(Huster/Wikimedia Commons)
小步舞圖解。出自皮埃爾.拉莫(Pierre Rameau)《舞蹈大全》(Le Maître à Danser),1725年巴黎出版。(Huster/Wikimedia Commons)

周整的結構在薩拉邦德舞曲之後有「優待」,可以自選一個曲式穿插進來,叫「華麗曲」。對此巴赫也有周詳的安排:其中第一、二號採用優雅的小步舞曲(Menuet),第三、四號採用布雷舞曲(Bourrée),布雷的原意就是「振翅」,有快速、振動的感覺;第五、六號採則用嘉禾舞曲(Gavotte),是當時相當流行的宮廷舞曲,都是兩段式。

第六段接吉格舞曲(Gigue):

是流傳於英國水手間的古老舞曲,吉格有雀躍、蹦跳的意思。絕大多數為三拍子系統,具有活潑快速的特質,適合營造光明、開朗的終結。

第五號有轉調的要求,最高音的A弦必須調低到G,這樣會營造出特別渾厚的迴音效果。很多人都認為第五號組曲是最神秘的。

有許多人認為要聽懂巴赫作品很難,其實按圖索驥,就能掌握自如。六闕組曲依照次序輪番迴旋而出,如淙淙水流,快慢有序,讓人能夠很有安全感地欣賞其中的反覆變化:有時深沉,有時歡快,有低語獨白,也有對話,如海水一般源源不絕。

每個舞曲之間有很順暢、細微的銜接,更是交響樂不同樂章的先聲,整套《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確是開先河之創舉。

細細聽來,巴赫大提琴組曲最根本的特質就是「莊重」。在「六彩」繽紛、千變萬化中,整體音樂永遠有一份端莊、高雅。

在柯滕的歲月,雖然短暫,卻有最佳的天時、地利、人和,讓他可以放手創作。這彷彿是冥冥之中的安排,讓他進入俗世的花園,完成另一層面的淬鍊;也讓他的音樂走出德國小鎮教堂的侷限,運用最主流的素材,創出超越時尚的純正雅樂。

謎樣的身世

巴赫也為小提琴寫了六闕無伴奏組曲與奏鳴曲,而且明確地簽了名。然而,大提琴組曲的原始手稿則已經石沉大海。

巴赫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達萊娜手抄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封面。(公有領域)
巴赫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達萊娜手抄版《無伴奏大提琴組曲》的封面。(公有領域)

目前所知的版本都是根據巴赫第二任妻子安娜‧瑪格達萊娜‧巴赫(Anna Magdalena Bach)和其它同時代人留下的手抄版為基礎編定而成,就連淨版(urtext)也是如此,所以大提琴組曲在音樂史上一直是爭議不斷的話題。

比如,在巴赫那個時期,這些舞曲的速度、表情是大家心領神會的,根本不用標明。因此安娜的手抄譜上並未記下速度記號。到了幾百年後的現代,可就產生了詮釋上的困難。

還好德國知名的大提琴教育家貝克(Hugo Becker,1864~1941)雖然生於浪漫時期,卻忠於古典主義的精神。他曾經重新編訂巴赫這套組曲,對音符、指法,甚至表情速度都重新加以規範,是很珍貴的一份文獻。

還有,具體的創作年代也無法落實。巴赫譜寫於1720年的《無伴奏小提琴奏鳴曲與組曲》扉頁上標有「第一本」(Libro Primo)的字樣,所以,邏輯上大提琴組曲應該是接下來的「第二本」。

另外,先前提到柯滕王子也會拉古大提琴(Viola da Gamba),喜歡到樂團來客串。據說在王子加入演奏時,首席古大提琴手亞伯(Christian Friedrich Abel,1682~1761)便把首席的位置讓給王子,自己退到第二位置。

這都是目前把該組曲的創作年代定在柯滕時期的原因。但是後面三首在技巧上更為繁複,也有可能是更晚的時候寫的。(待續)◇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