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 (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年3月21日~1750年7月28日)下定決心要以音樂奉獻主之後,遭遇到很多困難。他發現當時的教會音樂既過時又雜亂。他希望能創作出屬靈的聖詠,讓每個音符都能承載著神聖的能量。
然而,1706~1708年,巴赫在慕爾豪森(Mühlhausen)教堂工作的時候,教會極端虔誠派的人不太喜歡他的創意,反而認為他的音樂很古怪,對清淨的靈修是負面的干擾。
由教堂到宮廷
巴赫對教會的杯葛非常懊惱,因緣際會換了東家,於1708至1717年間在威瑪(Weimar)公爵府擔任宮廷管風琴師及室內樂團員。
他在慕爾豪森請辭信中直言自己的挫折感與不滿。還好濃眉大眼的巴赫也是個熱情慷慨的人,事後仍與舊東家保持友好關係,幫忙完善新建管風琴的裝置。
威瑪公爵威廉.恩斯特(William Ernest)是虔誠的路德派信徒,他給予巴赫很大的創作自由。巴赫在此期間創作了不少優秀的宗教曲。
同時,公爵也是個愛樂者。受他的影響,巴赫開始研究當代風靡全歐上流社會、時尚華麗的意大利巴洛克風格。他也將世俗的器樂曲,如威尼斯派維瓦爾第(Antonio Vivaldi)的作品改編為鍵盤樂器曲,為自己的創作型式添加了新的語彙。
好景不常,公爵與侄子——爵位繼承人恩斯特奧古斯特(Ernst Augustus)發生嫌隙,不准任何樂師為侄子提供服務。巴赫抗命繼續與少東家友好,譜寫了清唱曲作為生日賀禮。
公爵知道後非常不高興,在老宮廷樂師德雷西(J. S. Drese)過世後,故意忽略巴赫已經承擔大部份樂師職責的事實,指派才華技藝都略遜一籌的小德雷西接任。巴赫對此憤憤不平,罷工抗議。
科滕王子的禮遇
提到大提琴組曲,就要談到科滕王子。科滕(Köthen)位於德國東部,在神聖羅馬帝國時期,是由阿斯卡尼亞(Ascania)家族統治下的一個親王國(princedom),後來在19世紀初被提升為公國。現隸屬薩克森-安哈特爾州,風景優美,山區有原始森林,平原為優質黑土。
黎歐波德(Leopold von Anhalt-Köthen,1694~1728)是安哈爾特-科滕親王國的王子,喜好音樂,曾到歐洲各國旅遊,對歌劇特別著迷。
王子10歲喪父,繼承王位之後,由母親攝政。但父親也請託普魯士公國的腓特烈一世幫忙監護。腓特烈很鼓勵王子求新、求變。
腓特烈一世本人是個勵精圖治的君王,但後來趨於享樂,國勢大衰,全民怨聲載道。晚年下詔罪己,讓兒子腓特烈‧威廉一世出來代父理政。
這個腓特烈‧威廉一世是個窮兵黷武的「軍曹國王」(Soldier King),上台後矯枉過正,只愛打仗,不愛音樂,他想當然地解散了宮廷樂團,已經親政的黎歐王子則忙不迭地接管了這一批優秀的音樂家。
不久之後,在妹妹的婚禮慶典上,王子認識了巴赫。他非常高興,力邀巴赫到他的宮廷來擔任樂長。宮廷樂長是當時音樂家在世間的最高位置了,巴赫立刻欣然接受。
當時在威瑪的東家大為震怒,拒絕他的請辭,還把他捉拿下監,好一陣才還他自由。音樂家就是要創作的,身陷囹圄,巴赫剛好把握時間,譜寫了《管風琴小集》(Orgelbuchlein)。
巴赫1717年抵達科滕,備受王子禮遇。黎歐波德王子與一般的皇室貴族相當不同,他平易近人,充滿人情味。他會演奏小提琴、大鍵琴、古提琴,因此經常與巴赫等宮廷音樂家打成一片,親自客串。
王子信奉的是新教中的改革派喀爾文宗,教義著重「簡單」與「莊重」——要求信徒上教堂真正專心,尋求與上帝聯結,不需求大排場的唱誦、彌撒,也不需要管風琴這樣的身外之物。
所以,巴赫沒有創作宗教音樂的舞台了;再者,有一群柏林轉來、技高手巧的音樂家嗷嗷待哺,需要各種曲目。在這個全新的機緣下,巴赫在科滕王宮期間大大發揮他的所知與特長,寫下了豐富的世俗曲目。
巴赫把所有當時整個歐洲主流的音樂概念,針對不同樂器,完整地演繹了一遍,在創作上達到另一個頂峰。《柏蘭登堡協奏曲》、《無伴奏小提琴曲與奏鳴曲》、《十二平均律鋼琴曲》第一集等等,都在這個時期完成,其中也包括了6闋《無伴奏大提琴組曲》。
悲喜人生
1720年的時候,巴赫陪伴王子「出國旅遊」,遠赴波西米亞的卡爾斯巴德(Karlsbad,溫泉勝地,在現在的捷克地區),回家時赫然發現妻子不但因病驟然去世,而且已葬入黃土。在震驚傷感之餘,他唯有勤於創作,以寄情別哀。
妻子是巴赫的堂妹,名叫瑪麗亞芭芭拉,曾帶給他許多支持與鼓舞。他們有7個孩子,僅有4個存活到成年。其中威廉弗里德曼(W. F. Bach)、卡爾菲利浦(C. P. E. Bach,別號「柏林巴赫」或「漢堡巴赫」),都成為洛可可風格的重要作曲家。
巴赫在第二年續弦,娶了安娜馬格達萊納(Anna Magdalena Wulcken)。她是一位才華橫溢的女高音歌唱家,當時年僅20歲,喜歡園藝。
黎歐王子給的薪酬很優渥,巴赫日後追憶,在科滕的前幾年是他最快樂的時光,他幾乎想要在此終老一生。
可是不久王子結婚了。公主新娘對音樂不感興趣,儘想王子每天陪著玩兒。巴赫對朋友抱怨說:「她和繆斯(希臘神話中掌管藝術、靈感的女神)不搭調。」
後來,王子因涉入普魯士王國戰事日深,降低了對音樂活動的需求。巴赫也關注孩子們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一直有教堂請他去為管風琴調音、評鑑。他似乎感受到了管風琴與教堂音樂的召喚,不久便甘願降職、降薪,舉家遷往萊比錫擔任教區合唱團藝術指導(雖然那位與繆斯搭不上邊的公主在他們搬家前過世了)。
巴赫與王子一直維繫著良好的情誼,也仍舊是榮譽宮廷樂長,重大禮宴都會回來演奏。
1728年,王子因天花英年早逝,享年33歲。1729年3月,巴赫回來參加追悼會,並指揮自己編寫的《葬禮清唱曲》大合唱,即著名《馬太受難曲》(St Matthew Passion)的部份。科滕王子的宮廷現為歷史博物館,每兩年舉辦一次巴赫音樂節。
耐人尋味的是,跑來科滕這一遭,巴赫用管風琴重整教會音樂、以榮耀主的初衷到哪去了呢?
有學者認為巴赫叛離了教會音樂;有人說巴赫有心提振德國音樂,期望能躍上歐洲大舞台的台面;而有人說一切都是神的意旨。
這些對於了解巴赫的創作背景都是很有趣而重要的角度,到底巴赫在這些世俗曲裏放入了哪些東西呢?要知道梨是甚麼滋味,還得吃一口梨子。無論如何,音樂超越語言,是不會說謊的,而這整套《大提琴組曲》的確可以說是無出其右,獨步樂壇!◇(待續)
整版圖片來源/ 維基百科、Fotolia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