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了十年的「新界東北發展計劃」近日進入落實階段,或將於今年下半年展開古洞北和粉嶺北新發展區的收地及清拆工作。位於上水古洞馬草壟的志記鎅木廠,是香港碩果僅存的大型鎅木廠,至今已有七十年歷史,廠址屬清拆範圍之內。守護木廠的第二代繼承人王鴻權(權哥)等兄妹幾人也不再年輕,歷經風雨的木廠雖然前路漫漫,但權哥心態依舊平和,隨遇而安,相信木與人之間的緊密聯繫,不朽的是那自由、平等的精神,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繼續開辦木工班,讓年輕一代認識木的價值及工藝,繼往開來,創出新天地。
踏入志記鎅木廠,彷彿時空穿越,回到了八十年代,一樁樁堆疊整齊的木材陳列廠內,堆高至兩層樓,廠內鋪滿路軌以操作運木車運送樹木,廠內具有六十年歷史的皮帶鋸依然保養良好,可以順暢處理大型樹木。已到古稀之年的權哥,還如年輕時一樣靈巧,在堆疊兩層樓高的木材間穿梭,招呼筆者登頂看「風景」。踏在木樁上,抬頭仰望,眼見「山竹」吹飛了半個屋頂,反而令這裏的採光更為通透,望上天頂,有一種擁抱自然的感覺。權哥望著熟悉的一切,笑了起來,這裏的點點滴滴,都是他最珍貴的記憶。
搬遷史見證香港半個世紀發展
城市依靠著土地發展,志記鎅木廠見證著香港城市發展的歷程,幾次搬遷都是因為各類的基礎建設,從港島到新界的路,至今已走了七十年。
權哥回憶,在五十年代時,木廠主要集中在港島區,當時父親王志白手起家創業,從車夫到木廠雜工,再因機緣巧合頂讓了親戚家的木廠,志記於一九四八年在北角渣華道起步。但好景不長,政府準備發展北角一帶,興建北角邨,要求收回早年租予木廠商的地皮,志記於是被迫於一九五六年搬到柴灣的童軍營地山腳附近(現為柴灣公園),因當地基礎建設發展又從山腳搬遷至近海岸線。在柴灣度過了十年後,因修建地鐵及東區走廊,被迫先後兩度搬遷。後獲悉在上水馬會道有一批木廠因為馬路擴闊的原因要清拆,於是木廠的老闆們物色到在上水古洞北有約二十九萬平方英尺的地,且能申請到木廠的執照,於是大家合資購買了地皮的經營權,根據個人出資多少而劃分了不同大小的廠房,志記也是其中的一員,於一九八二年底落戶古洞。
權哥感嘆:「至今三十六年了,這裏是鄉郊地方,改變很少的。不過現在政府要用比較強硬的態度發展這裏,也只能接受。」
挽救堆填區木材 守護傳統木業
歷經一九九七年的金融風暴,志記和其它木廠一樣遭受了重創,政府立例管制熱帶雨林木材入口,而且當時很多結業的木廠欠志記錢,連累到公司欠入口商很多錢,環環相扣。處在倒閉邊緣的志記卻不服輸,兄妹幾人齊想辦法把木廠撐下去,於是想到「廢木利用」的辦法。他們回收中電的舊燈柱、競投保險公司的低價木材,去年中美貿易戰也有大批木材成了「犧牲品」,這些原本要進入堆填區的木材,都在志記鎅木廠的挽救下得以留存。而在去年的強颱風「山竹」之後,一些學校的塌樹也被送到了志記加工,重新賦予活力。
權哥指著木廠內的幾張做好的櫈子介紹,原料來自銅鑼灣軒尼詩道官立小學創校時種植的大葉榕,有七十年歷史,因「山竹」來襲吹倒了大樹,學校不捨得將這獨具意義的樹送入堆填區,於是邀請權哥將樹造成有用的家具。權哥所設計的櫈子,特別設計成方形空心,透過一個「空間」的概念展示「空間無限大」的理念,而隱喻天下最大的胸懷,能容天下難容之事。
談及即將到來的清拆,權哥表示近日當聽聞發展局即將展開收地的消息後,自己的心態比較平和,自己並不很看重其中的得失。他的最大心願是希望能夠保育鎅木廠,就算一定要收,都希望能在近年內鎅完所有的存貨,至少能在附近租借地方繼續經營。
權哥提及,近年來當清拆的消息傳出後,志記好像變成了一個景點,吸引了很多人前來參觀,每月一次的木工班的反應亦非常好,年輕人的態度十分積極,這讓他很有動力教學,希望後繼有人:「一個人生命很短暫的,我已經七十歲了,最多再做十年,身體已經差不多了。都要傳給後繼的人,很希望得到承傳。」
「生命之神」的意義
在志記的大門口,有一個特別的樹樁,權哥稱其為「生命之神」,他運用木工特有的榫卯結構設計,內含有三種顏色的「榫」。榫卯是一種傳統木工中接合兩個或多個構件的方式,其中構件中的凸出部份稱為榫,凹入部份則稱為卯。在當前過份依賴釘子和膠水進行黏合的工業背景下,能堅持此類傳統工藝者已經不多了。而權哥也相信,最原始的辦法才最能體現古人的智慧。
權哥常常給來參觀的朋友講述「生命之神」的故事,樹樁獨特的結構模擬了女媧補青天的故事,而紅、白、藍分別代表陽光、空氣與水,生命由此而欣欣向榮,而這三種顏色,也代表著自由、平等、博愛,這也是他崇尚的理念。
權哥表示,木是最能承載生命的物件:「由鑽木取火,火得到熟食,免疫力強了,人長命了,長命了知識的吸收也會多了,所以人就變成萬物之靈,食物鏈之上,萬物的主宰者。如果沒有樹木的滋養和參與,人做不到那麼好的事情。現在人類可以起屋啊,造傢俬啊,造船啊,全部都用木的,就算我們中國人離開這個世界,離開之前我們『行將就木』,你一定要入木(棺材),表示木跟你的關係很親切的,我們沒有樹木的根,無法生存。這樣的情況下,你要對它感恩。」
* * * * * * * * *
一輩子與木為伴的權哥,深深愛著這一行,更相信木匠的精神不朽:「做木這一行是傳統的行業之一,七十二行之中應有存在地位的。這個世界兩樣東西永恆的,地是永恆的,以及觀念是永恆的。人只不過是過客,不可能永世不死,只有觀念不死才有用,就將這個觀念灌輸給一些後繼人認識。」◇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