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水石湖墟新健街,一家由三代經營的茶餐廳,在街坊間口碑良好。除了茶餐廳美食外,每逢過年過節,小店出品的盆菜,也是街坊們熱購的應節佳品。每月第一日和黃曆十五日,茶餐廳都會為長者獻上愛心,分別派發粥品和齋飯,今年雖然因疫情關係停止派發粥品,負責人杜貴財(財哥)在疫情稍緩的日子,仍然不忘履行承諾,向長者派發打包好的齋飯,並送上防疫物資。提及餐廳經營之道,財哥精簡地用兩個字來形容——用心。

上水街坊耳熟能詳的杜記茶餐廳,屹立石湖墟三十多年。杜記由杜媽媽創立,曾經是上水舊墟街邊的一間車仔檔,過去的墟市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後來政府禁止街邊擺檔,墟市日益沒落,杜記的車仔檔於1986年上舖,取名杜記茶餐廳,持續經營至今。


每天一大早,現年八十多歲的杜媽媽,就在餐廳櫃位收銀,笑盈盈地接待每一位到訪的客人。(曾蓮/大紀元)
每天一大早,現年八十多歲的杜媽媽,就在餐廳櫃位收銀,笑盈盈地接待每一位到訪的客人。(曾蓮/大紀元)

每天一大早,現年八十多歲的杜媽媽,就在餐廳櫃位收銀,笑盈盈地接待每一位到訪的客人。這間由她一手一腳建立起的餐廳,對她而言充滿了感情。退而不休的她,這份堅持也影響了兒子,甚至孫兒,讓杜記的招牌繼續傳承。財哥感慨地說:「媽媽很厲害,有她的堅持,才有我的動力!」

好口碑來自用心經營

長子杜貴財,自小就作為母親的助手,八十年代開舖後一直在餐廳工作,對餐廳大大小小的事務都十分上心,親力親為,對食物的品質有要求。


長子杜貴財,自小就作為母親的助手,八十年代開舖後一直在餐廳工作。(陳仲明/大紀元)
長子杜貴財,自小就作為母親的助手,八十年代開舖後一直在餐廳工作。(陳仲明/大紀元)

初次見面時,財哥捧出新鮮出爐的招牌腐乳豬扒飯招待,生煎豬扒肉質鮮嫩,不似坊間的豬扒那麼乾身。秘制腐乳醬由杜記自家製作,搭配豬扒別有風味。每天杜記還會公佈當日的特色餐牌,希望帶給客人不同的口味,在細節上也體現出財哥的用心。


招牌腐乳豬扒飯。(陳仲明/大紀元)
招牌腐乳豬扒飯。(陳仲明/大紀元)


財哥認為豬肉是盆菜的「靈魂」,從盆菜的製作過程也能看出財哥一絲不苟的態度。(陳仲明/大紀元)
財哥認為豬肉是盆菜的「靈魂」,從盆菜的製作過程也能看出財哥一絲不苟的態度。(陳仲明/大紀元)


盆菜中的門鱔乾。(陳仲明/大紀元)
盆菜中的門鱔乾。(陳仲明/大紀元)

除了經典的茶記美食,杜記還兼做盆菜。財哥回憶,早年一位朋友託他幫忙訂盆菜,年少氣盛的他躍躍欲試:「不如我做給你品嚐。」在上水圍長大的他,雖然不是圍村原居民,但盆菜也嚐過不少。於是他購入食材,自行研究製作方法,不斷摸索進步。從第一個盆菜製作出來,至今已有二十多年。談及盆菜的精華,他列舉兩樣食材:「傳統盆菜,要有門鱔乾才正宗;最重要的是豬肉,豬肉燜得好,整個盆菜才靚!人們經常說,豬肉是盆菜的靈魂。」從盆菜的製作過程,也能看出財哥一絲不苟的態度:「製作豬肉很花心機,你買豬肉回來,要切成同樣大小,汆水(飛水)爆香,慢慢燜,要燜幾個鐘頭。這些都是心機來的。」盆菜中的每一種食材都是獨立烹調,再一層層地鋪疊,十分講究。


杜記製作的盆菜亦受到一眾街坊的支持,每到冬至、過年,都是財哥一家最繁忙的時光。(陳仲明/大紀元)
杜記製作的盆菜亦受到一眾街坊的支持,每到冬至、過年,都是財哥一家最繁忙的時光。(陳仲明/大紀元)


招牌羊腩煲。(陳仲明/大紀元)
招牌羊腩煲。(陳仲明/大紀元)

杜記製作的盆菜亦受到一眾街坊的支持,每到冬至、過年,都是財哥一家最繁忙的時段,一天可以製作上百個盆菜。冬天保存盆菜相對容易,夏天製作盆菜則頗有挑戰性。上水虎地㘭居民福利會曾經向杜記訂齋盆菜,為財哥出了一道難題,夏日炎炎,齋盆菜的製作和保存都有一定難度。財哥最終還是克服了困難,為客人送上令人滿意的盆菜。「客人的評價,當然是你食物的水準作為首選了。我們有時候做到會盆菜,甚至親身到現場打點,幫客人跟進得好些,盡量令客人滿意,水準更加重要。」

履行承諾 堅持為長者派飯

五年前,財哥曾到醫院檢查身體,認識了一位在沙田開辦館的前輩,了解到沙田有餐廳向長者派發粉麵飯,自己也受到啟發。當時他向自己承諾,如果身體檢查一切健康,他也想在自己的有生之年盡力而為做一些善事,例如派飯給長者。


財哥每月堅持為長者街坊派粥、飯,已經堅持了五年。(陳仲明/大紀元)
財哥每月堅持為長者街坊派粥、飯,已經堅持了五年。(陳仲明/大紀元)

身體檢查的結果出來,財哥的身體並無大礙,他決定履行承諾,開始在每個月的第一天,派發粥品給60歲以上的長者,長者只要在當日早上到臨杜記,便可免費享用一碗粥和兩條豬腸粉。派粥採用「流水席」的方式,長者吃完後離座,讓給下一位等候的長者。每次派粥日,都匯集了一班義工幫忙,財哥感激地說,身邊的朋友主動做義工,也是他繼續堅持的動力,清晨7點開始派粥,天未亮就要開始籌備,他堅持熬製的粥,品質也要好:「不是隨便做的,希望人家吃都說你碗粥好吃,你才覺得開心,如果你隨便做出來給人吃,不如不要做。」最初派粥主要做兩款粥——豬肚粥和鹹瘦肉粥,後來因為需求量大,於是改為派發柴魚花生粥。財哥表示,四小時可以派出約600碗粥,他相信自己是為社區盡了一分心意。


在每個月的第一天,杜記都會派發粥品給60歲以上的長者。(陳仲明/大紀元)
在每個月的第一天,杜記都會派發粥品給60歲以上的長者。(陳仲明/大紀元)

除了派粥,後來又在兩年前發展到派齋飯,逢每月黃曆十五日,杜記都會派發長者飯。今年疫情下不方便堂食,財哥無奈停止派粥,但在疫情稍緩時,決定恢復派飯行動,60歲以上的長者可以憑飯券領取打包好的齋飯一份,約有300個名額,並送上防疫物資,希望為長者送上一絲溫暖。財哥如今亦已年屆六旬,希望在自己力所能及的範圍內,獻出一分力量:「現在自己也那麼大年紀了,希望做些有意思的事情。」他最感激義工們的熱心幫忙,如最近11月底的派飯行動,得到多方支持,有好心人捐出口罩,有人捐出米粉,並主動幫忙登記、包裝飯盒等等,大家都透過不同的方式為社區盡一分力。財哥感恩地說:「靠我自己一個,怎麼可以做到呢?有這些朋友支持我,才能做到!」


義工為長者送上飯券和防疫物資。(陳仲明/大紀元)
義工為長者送上飯券和防疫物資。(陳仲明/大紀元)


逢黃曆的每月十五日,杜記都會派出長者飯。今年因為疫情一度停止,在10月疫情稍緩時恢復。(陳仲明/大紀元)
逢黃曆的每月十五日,杜記都會派出長者飯。今年因為疫情一度停止,在10月疫情稍緩時恢復。(陳仲明/大紀元)


義工為杜記包裝齋飯。(曾蓮/大紀元)
義工為杜記包裝齋飯。(曾蓮/大紀元)

*********

與財哥傾談,感受到的是一份真誠和樸實,做事爽快利落,待人謙謙有禮。他坦誠地說:「每一件事,你沒有心機的,必定做不到好的東西出來。工作也好,食物也好,你要有心機去做。每一個行業,你沒有用心去做的,你怎樣做出好的事情呢?做食物同樣重要,你要很用心去做才可以!」◇


最近11月底的派飯行動,得到多方支持,義工們出物資出力幫忙。(曾蓮/大紀元)
最近11月底的派飯行動,得到多方支持,義工們出物資出力幫忙。(曾蓮/大紀元)


杜記茶餐廳內景。(陳仲明/大紀元)
杜記茶餐廳內景。(陳仲明/大紀元)


杜記茶餐廳內景。(陳仲明/大紀元)
杜記茶餐廳內景。(陳仲明/大紀元)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