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山海、走進生活 穿過藍色光影的日常和畫圖
一個人騎著單車,可以甚麼都不想,也可以想很多,這就是我很喜歡騎車的原因。
踩上踏板前進的那個瞬間,彷彿啟動了某個特殊的開關,進入自我的空間,一個好好面對自己的空間。日常生活得接收太多太多事情,工作、瑣事,加上電視新聞、手機訊息、電腦網絡等大量資訊,只要騎上單車,這一切便會隨著鏈條踩踏的聲音暫時被排除,留下坐在單車上的自己,被迫,或者應該說必須與自己面對面。
騎車適合喜歡獨處的人。
從小我就不是一個熱愛競賽的人,月考段考、運動會,舉凡各種爭取名次的活動,我一概都很討厭。為甚麼一定要排名、要與他人比較才能奠定自己的價值?我喜歡按照自己的步調做自己愛好的事,這種心情從以前到現在始終沒改變。
順著自己的速度踩著踏板,看看風景,觀察四周,思考平時沒空思考的問題,常常想啊想到出神放空。騎上單車,不被雜訊干擾,思路變得更清晰單純。
環島那幾天,往台東池上的路上,我們像是被山巒重重保護著,安穩地騎在台九線。記得有一小段路,兩旁的山比之前更靠近馬路,近得幾乎看得到山上的每一個角落,原本宛如一片樹海的山其實充滿各種層次的綠,我出神地看著。
每個畫者總有他們畫得特別順手的物件,也許是人、動物或是植物等,單憑想像就能畫出來,而對我來說,山與樹就是這樣的存在,我總是自以為是地描繪心中想像的山,塗上毫無意義的綠,先入為主地認定山的顏色,究竟是滿山翠綠?還是籠罩著薄霧的灰綠?總是沒花太多時間思考。
山,可能被山坡上零星的檳榔樹點綴成深綠色,或者被密密麻麻的油杉樹包覆成墨綠,又或者因為一排排等待耕種的紅土,甚至某棵樹的翠綠色嫩芽,一點一滴化成理所當然的色彩,且又隨著日光照射,變化出無限可能。山腳下這短短的五分鐘,我仔細盯著眼前這座山的每一處細節,在腦海中一筆一畫描繪著,安靜地與它對話。(──節錄自《日常藍調》/大塊文化)◇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