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游羅敷潭> 李白
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
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
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
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
《全唐詩.卷179_015》
羅敷潭位於河北省邯鄲縣西北,據到過羅敷潭的朋友介紹:「羅敷潭的上游,泉眼遍地,泉水常年細流,從潭上落下,叮咚有聲,如音樂般美妙動聽。一到雨季,雨水順山頂而下,匯至潭中,猛然跌下,水聲轟鳴,震天動地,幾里以外可聞其聲,形成壯觀的羅敷潭瀑布。」
之所以被稱為羅敷潭,是因為這裏曾發生過一件動人的故事;而且自古以來,這個故事有很多版本。筆者今天就綜合古代的傳說,先講一講這個故事:
在春秋戰國時期,邯鄲是趙國的都城,也是一個人傑地靈的所在。有一位美麗善良的女子姓秦名羅敷,羅敷的丈夫叫王仁,他是趙王的家臣。有一天羅敷到城西北採桑,剛好遇到趙王在此處飲酒作樂。趙王垂涎於羅敷的美麗,派人來請羅敷跟他一起回去。羅敷就唱了《陌上桑》這首歌,向趙王表明自己已經有了夫君。趙王藉著酒性,想強搶羅敷回府,羅敷為了保住自己的清白,就跳入附近的潭中,遁水而去,後來跟她的丈夫兩人遠走他鄉。因此,後人把這個潭命名為「羅敷潭」。
古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則名」,如果用來形容羅敷潭也恰如其份。因為此處曾出現過一位貌美如仙的羅敷,更有詩仙李白到此一遊,所以羅敷潭至今都是一處遊覽勝地。
李白曾寫過幾首與羅敷有關的詩,〈春日遊羅敷潭〉是《全唐詩》中最特殊的一首;它的特殊性筆者將在文章後面說明。因為李白曾到羅敷潭遊覽,並留下了優美的詩篇,所以後人在潭北坡上建了一座四角亭,取名李白亭,亭內有石桌、石椅。石椅上塑有李白的塑像,表明詩人正在揮筆作詩。
「行歌入谷口,路盡無人躋」,「行歌」的意思是邊走邊唱歌。筆者在先秦以前的典籍中就看到過「行歌」這個詞,歷代的詩文中這個詞很常見。在中國古代,不論是文人還是普通百姓,男女老少都喜歡行歌。比如:東晉.陶淵明的〈桃花源詩並記〉:「童孺縱(任情)行歌,斑白歡游詣」;清.孫枝蔚〈貧士詩〉:「(貧窮的讀書人)行歌每負薪,聽者勿沾巾。」
「躋(音機)」的意思是「登、升或登攀」;這一聯的大意是:唱着歌從羅敷潭山下的谷口進入,走着走着,發現前面已經沒有路了,也沒看到有人攀登過的痕跡。
「攀崖度絕壑,弄水尋回溪」,「絕壑」是深谷的意思;「弄水」在本詩中的意思是「涉水」;這兩個詞,據筆者考證都是唐朝才開始出現的,在唐詩宋詞中很常見,唐朝以前的典籍或詩歌中尚未發現有人用過。「回溪」亦作「廻溪」,意思是曲折的溪流;這種用法出自西漢.枚乘〈七發〉:「向虛壑(空谷)兮背槁槐,依絕區兮臨回溪。」因此,「尋回溪」的意思是沿着曲折的溪流往山上攀登。頷聯的大意是:攀援懸崖度過深谷,蹚過溪水,沿着曲折的溪流往山上行去。
「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詩人經過艱難攀行,終於來到了另外一個境界,或說看到了另外一番美景。登過山的讀者也許有這種體驗,也就是一邊往山上行,一邊會看到白雲從山頂的大石上升起。這是詩人往山上爬行的緣故,並不是白雲的飄移有這麼快。寫到這裏,可能有很多讀者會想起王維的詩句:「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終南別業>),這時候的李白也接近是「行到水窮處」了。在一般情況下,有溪流或瀑布的山,在接近山頂的地方,會有一個積水的水潭,水潭有大有小,它不斷的吸收雨水、露水或地下泉水,就不斷的有水溢出,向山下流去,形成溪流或瀑布。再往上走就到達山頂了,這時也沒有水了;所以,「水窮處」其實就是山頂。通過筆者這樣講解,大家應該知道,此時李白已經來到羅敷潭了。由於所到的地方不同,所以王維是坐在山頂上看雲起雲落,而李白則是在羅敷潭的周圍觀賞風景。
「客」是詩人的自稱,「迷」的意思是陶醉,「客到花間迷」其實是說,在羅敷潭的附近有一叢叢的花樹,鮮艷奪目,詩人走到花叢中的時候,被花兒陶醉了。
「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淹留」的意思是「羈留、逗留」,出自《楚辭.離騷》:「時繽紛其變易兮,又何可以淹留?」這句詩與上一句承接自然,尾聯的大意是:(詩人)因為被周圍的景色迷住了,直到太陽快下山了還不捨得離去。
這首詩寫得樸實自然,一點也看不出有任何雕琢的痕跡;可是,在樸實中卻隱含了人生的哲理。詩人的目標是羅敷潭,然而要到達這個目標,卻發現前面本沒有路,必須經過一番艱苦的攀登才行。經過了一番艱難及危險的跋涉,詩人終於進入了一個新的境界,看到了羅敷潭賞心悅目的美景,並因此而流連忘返。人生不也是這樣嗎?經過艱苦的努力,得到的東西,人才會去珍惜。
那麼這首詩又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技巧呢?同樣的題目,如果是一般人來寫,會發覺一首五言律詩共四十個字,要先描寫一路上艱苦的跋涉,還要寫出到達羅敷潭的心情及周圍的景色,還要有內涵,有給人啟發的哲理,太難了;可是,詩仙卻做到了。「雲從石上起,客到花間迷」不僅讓讀者明白詩人已經到達了甚麼地方,而且還從兩個方面來描寫羅敷潭周圍的景色。那麼,羅敷潭及其周圍還有那麼多的美景又怎麼寫呢?詩人在尾聯用「淹留未盡興,日落群峰西」來概括,這句詩的言外之意是說:羅敷潭周圍的景色秀麗迷人,讓人流連忘返。這樣寫勝過我們直接的描寫,而且更容易令人對羅敷潭生出憧憬之心。
這首詩還有一個最獨特的地方是它的音律,以前沒見人講過;迄今為止,筆者在《全唐詩》中發現僅此一首: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平。
研究唐詩音律的學者一看就知道,這首詩每一句都包含了三仄調或三平調(或稱三仄尾及三平尾)。頷聯及頸聯是對仗的,不僅詞性相對,而且平仄也是相對的,您能說她不是一首五言律詩嗎?
現在的學者,對在今體詩寫作中用三平調或三仄調的問題普遍持否定態度,因為從宋朝以後(蘇軾、陸游等還用過),就很少看到古人寫今體詩用三平調或三仄調了;具體是甚麼原因,沒有人講清楚過。據筆者對《全唐詩》的研究和記錄,唐朝的詩人,從中唐的白居易開始,也就是白居易及以前的詩人在寫今體詩中常見含有三調的句子,杜甫的絕句及律詩中也有,只是沒有像李白這樣句句都用。而從杜牧及李商隱開始,寫今體詩就比較少見用三平調或三仄調的句子了。
筆者對這個問題的意見是:初學寫今體詩的讀者,盡量不要去模仿,因為有可能會弄巧成拙。先按現代人總結出來的絕句及律詩的音律去寫作,等遣詞造句得心應手後再說。
詩仙李白的這首詩給後人留下了一個難解之謎:他是有意這樣寫的,還是無心的呢?用這種音律來寫詩,有甚麼妙處呢?筆者認為現在下結論還為時過早。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唐詩還有很多奧妙之處是我們現在的人無法明白的;如果我們在對唐詩的研究及練習寫作時,能經常保持謙沖的心態,對唐詩及唐朝的詩人心懷敬仰,或許能早一點解開這個謎團。◇
------------------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