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17天的里約奧運會閉幕。中國隊在多個優勢項目遭遇挫敗,居金牌榜第三位,落後於英國。有不少民眾開始反思中國體育的體制弊端,批評中國體育是政治任務,有違奧運精神。有分析指,中國的「舉國體制」遏制群眾體育項目的開展,阻礙大眾體育的普及。

里約熱內盧的奧運聖火緩緩熄滅,美國毫無懸念蟬聯獎牌榜霸主地位,上屆奧運的主辦國英國,以27面金牌總數名列第二,僅排在美國之後,並首度超過中國。中國的優勢項目接連遭遇挫敗,最後以26金排名第三。這是近四屆奧運,中國首度跌出前兩名。

金牌背後是「維穩」思維

網絡上,有不少中國網民開始反思舉國體育的弊端。有網民稱,中國這種傾全國之力拿金牌的做法,早已剝離了最初的運動使人快樂、回歸自我成就感的本質。也有網民表示,個人成敗攸關著國家的榮辱和沉重的民族使命感,本身就不是奧運精神。也有網民再度提起「洪荒少女」傅園慧的「真情演出」,是反抗「舉國體制」的鮮明標誌。

關注奧運的網民周周煮粥對自由亞洲電台稱,在中國的舉國體制下,國家體育總局賦予體育和奧運會的定位,不是「運動嘉年華」,更多是一種政治任務,金牌背後是「維穩」思維。

他說:「用金牌的轟動效應來擴大自豪感,讓民眾對這個專制政權有一個認同感,讓民眾不知不覺的麻醉在這個思維裏面,起到一種維穩的作用。對整個社會是有傷害的,因為我們舉全國之力去培養奧運金牌是不智的。」

獲得金牌的中國女排主教練郎平賽後表示:「女排精神不是贏得冠軍,而是有時候明知不會贏,也要竭盡全力」,引發網民紛紛點讚,認為她的話道出了奧運競賽的真正精神。

河北獨立媒體人朱欣欣告訴自由亞洲電台,這次奧運,中國民眾的取向確實發生了變化。

朱欣欣說:「沒有像以往這種全民狂歡的場面了……同時網友們對奧運評頭品足,尤其對中國舉國體制反思批評的聲音也特別多,這是好現象。」

納稅人養活少數體育精英

不少中國網民認為,中國國家體育總局和各地體育主管當局,投入大量資金培養金牌運動員,忽略了基層民眾體育活動和體育設施的建設,導致中國普通民眾身體質素出現明顯下降。

朱欣欣表示,由於涉及切身利益,中國民眾對舉國辦體育的機制日益不滿:「舉國體制走到今天已經看到它的種種弊端,拿獎牌成本特別高,可是這個錢沒有用到老百姓身上。納稅人的錢養活少數體育精英,老百姓的體質不像過去,反而下降了。體育設施、群眾性鍛鍊的場地太缺乏了,老百姓對這個特別有意見。」

有分析說,按照北京奧運中國獲得的金牌數量和中國的體育投入,政府財政投入每塊金牌約7億人民幣。但另一方面,中國城市建設中對公眾開放的體育設施、人均體育場地面積等,都遠遠落後於世界平均水平。◇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