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無論雙方如何公開表示,尤其是無論中國官方如何對內對外宣傳,在過去四十多年以來,一直是全面的戰略合作關係。而這種關係,看來將因為南海仲裁而全面改變。

中共1949年建立政權之後,對外政策經歷了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對蘇聯一邊倒,尤其是韓戰之後,中國外交基本完全按照蘇聯的路線圖行事。第二階段,是中蘇對立之後,從六十年代初開始的獨立自主階段,毛澤東推出三個世界理論,並把中國當成是第三世界領袖。第三階段,從中美解凍開始,到70年代後期逐步鞏固建立,中國開始實行親美(西方)外交政策。

兩年前見過一份原南越的翻譯文件,透露1974年中國和南越在西沙海戰衝突前九個月,美國國防部突然下令,所有海軍人員不得登南越海軍艦艇。當時南越海軍艦艇都是美國舊貨,美海軍有不少技術人員和顧問在南越幫忙,所以南越方面一直十分納悶。

另一份北越的文件,則透露了另外的故事。中國在1973年開始,極力阻止北越共產黨對南越共產黨的援助,越共視之為對越南統一的嚴重干擾。這件事,實際上是後來中越衝突的根本原因。

1979年,鄧小平在訪問美國回國後一個月,即發動了中越戰爭(中國稱為「對越自衛反擊戰」)。在國際政治舞台,這實際上是一個「投名狀」,意味著中國徹底站在美國和西方一邊,與以蘇聯為首的陣營徹底劃清界限。這場戰爭,其實也是中國和東盟關係解凍的起始點。

1980年,中國首次被國際奧委會接納,可以參加莫斯科奧運會,但中國選擇站在美國和西方陣營,杯葛了這次夏季奧運會,以抗議蘇聯出兵阿富汗。

隨後,西方支持中國改革開放,對中國解禁了資本和技術輸出,也開始接納中國產品輸入歐美市場。

1989年,美國老布殊總統雖然在輿論壓力下宣佈制裁中國,但同時派出特別代表赴北京和鄧小平解釋政策,而有關的制裁行動也是雷聲大雨點小,最後不了了之。美國更在九十年代後期展開和中國的加入關貿總協定談判,後來終於接納中國加入世貿和幾乎所有布雷頓森林體系(Bretton Woods System)組織。

上述的事實,可見中美兩國實際上在台底下有更為廣泛的默契。包括:中國承諾不武力進攻台外,承認美國在亞洲(包括南中國海)的支配地位,配合美國在全球圍堵蘇聯的政策;而美國不(全力)反對中國大陸重返聯合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不支持任何以武力反對中國的活動。七十年代中期,美國中央情報局撤除了一系列項目,包括對藏人的訓練和裝備,包括和台灣軍方的聯合軍事及情報行動。

說穿了,中國承認美國的大佬地位,而美國則承認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地位,支持中國大陸在共產黨領導下重返西方國家主導的國際舞台。

正因為此,2012年中國軍方突然高調聲稱南中國海是中國核心利益的時候,美國才會特別關注和緊張。當年時任國務卿的希拉莉,多次前往東南亞參加東盟峰會,並多次公開高調要求中國澄清南海核心利益的含義。

從2012年以來,中國對南海權益的主張日趨強硬,而且已經實質威脅到美國在南海的存在。這一點,顯然已經突破了當年中美形成的台下默契,並導致美國重新檢視其與中國的關係。

在華盛頓,以往的親華派,即被稱為「熊貓擁抱者」的群體過去兩年迅速沉沒或轉向,而要求強硬的聲音則日漸強大。在美國國務院和五角大樓多年的意見分歧中,美國軍方似乎越來越佔據了上風。而同樣的情況,在中國也十分明顯。

中美關係的戰略大轉向似乎已無法避免。◇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成為會員 📧訂閱電子報
https://hk.epochtimes.com/subscribe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