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和中國的全面對抗,已經走到了無法逆轉的地步。

北京不可能作出退讓。當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在中國崩潰之後,中共選擇了民族主義和國家主義的意識形態模式取代前者。國家主義的其中一個基礎是「對敵人的仇恨」,而這個敵人往往是國家或者種族。在專制體制下,行政權力主導一切社會活動,這種制度的關鍵在於行政權力必須有一個最高領袖,他是權和威的象徵,也是對敵人「仇恨和對抗」的象徵,這注定它無法妥協,不能退讓。無論是左的還是右的極權制度,都無法擺脫這種模式。

新華社的官方評論認為,美國人不僅是要貿易平衡,而是要「改變中國發展道路」。客觀來看,這個分析是正確的。問題在於,中國過去的發展和擴張之路,是以改變現存國際格局為條件的,未來也將繼續如此。經濟和貿易或許會有所謂「雙贏」出現,但在權力和勢力的棋盤上,卻只能是零和遊戲——非輸即贏。

人類三千年的歷史,從未發生過國際勢力格局的和平轉變,原因正是如此。

10月15日的在布魯塞爾的歐盟——亞洲會議上,歐盟貿易專員 Cecilia Malmstrom發表演講,其要點有三個,一是要促中國要解決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二是呼籲亞洲國家應與歐盟聯手,共同促進市場開放;三是歡迎歐盟與南韓、日本、越南等達成的自由貿易協議,也希望東南亞其它國家加入。

日本共同社16日報道,歐盟準備推出一個「新戰略」,透過對亞洲地區的基礎設施投資,加強歐洲與亞洲的聯繫,強調確保投資透明度、規避投資對像國高負債等手法。報道稱,該項戰略明顯針對中共的「一帶一路」,而且已於15日舉行的歐盟外長理事會上通過。歐洲的這項新戰略,上個月就已經在華盛頓廣為流傳了。

《經濟學人》最近一期封面文章,大圖是蒙娜麗莎拿著一把繪有中共五星旗的扇子,標題則是「China's designs on Europe」。文章認為,中國在利用其財務實力來購買政治等領域的影響力,如讓歐洲趨於分裂,讓其不能在外交,以及人權和民主問題上統一發聲。

文章認為,歐洲現在趨於分裂,背後有中共的影子,中共不僅需要一個四分五裂的歐洲,還要一個四分五裂的世界,所以要在歐洲和美國之間搞挑撥離間。文章號召全歐洲團結抗中共,美國也應該與歐洲政府更緊密地合作,重整包括貿易秩序在內的全球規範,並在中國沒有成為一個民主國家之前「絕不鬆懈」。

過去幾年,歐洲國家對中國的不滿,和美國一樣在不斷上升。三年前就有歐洲國家的官員在日內瓦對筆者強調,他們對中國的憤怒已至臨界點,但因國家國力不足,無法單獨和中國的政策對抗。他說的中國政策,包括了強迫歐洲企業轉讓技術,以行政手段隨意封鎖歐洲企業進入中國市場,中國企業以不光明手段購買該國企業和資產等等。最嚴重的,是中國以這種經濟力量,直接干預歐洲國家的外交甚至國內政策。歐洲人在等待一個帶頭大哥,現在他們終於等來了。

在美中全面對抗的形勢下,歐洲站在美國的背後,幾乎是毫無懸念的一個結果。這不僅僅基於美國和歐洲的經濟更為密切,也基於歷史文化因素,更基於自由民主的共同價值。在這一點上,中共官員以過去二十年的經驗來做判斷的基礎,認為只要有足夠的經濟利益就能擺平,最後必然全盤皆輸。

日本有同樣的情況。日本雖然對美國咄咄逼人的貿易政策極為不滿,但一旦中美對峙開始,在全面對抗之下,卻只能選擇站在美國的陣營中。這一點,不論日本官員還是日本媒體,都已經做出了公開的表態。

美國、歐洲和日本,都是過去二十年全球權勢大棋盤零和遊戲中的損失者。

在兩陣對圓的情況下,中國如果軟化和美國的對抗立場,或許還有更多的中間地帶,如果繼續強硬下去,勢必會發現自己的政治外交空間日趨狹小。如果沒有意外,到2019年中,這個場景將十分明顯。◇

------------------

🏵️《九評》20周年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退黨大潮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