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五(3月28日),美國聯邦調查局(FBI)搜查印第安納大學華裔教授王曉峰夫婦的兩處住宅,但沒有逮捕任何人。迄今,王曉峰的下落和FBI搜查宅邸的原因仍然未知。
上周五,聯邦調查局突查王曉峰在印第安納州的兩處住所,調查人員從王擁有的兩所房子裏拿走多箱材料。這兩處住宅分別位於印州卡梅爾(Carmel)和布盧明頓(Bloomington)。
同一天,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校(IUB)解僱了王曉峰。王曉峰是該校終身教授,也是資訊學、計算和工程安全與私隱中心(SPICE)主任,同時是一名網絡安全專家。他的妻子馬念莉(Nianli Ma,音譯)是該大學圖書館分析師。
《南華早報》周三(4月2日)報道,一名在中國的研究員表示,王曉峰「目前安全」,但此人拒絕就王的下落做進一步評論。
王曉峰夫婦的律師科弗特(Jason Covert)在周三一份聲明中告訴《印第安納每日學生報》(Indiana Daily Student,IDS),兩人目前安全,沒有被捕,也沒有面臨任何刑事指控。
當地媒體報道,上周五,有鄰居目擊知名律師貝內特(Jackie Bennett Jr.)與一名據信是馬某的女子進入王某位於卡梅爾的家。貝內特沒有回應財經網站CNBC的置評請求。
王曉峰是如何被解僱的
當地媒體「印第安納公共媒體」(Indiana Public Media)4月1日報道,王曉峰的同事坦福德(Alex Tanford)教授獲得了王曉峰和印第安納大學管理人員之間的通訊。坦福德是美國大學教授協會印第安納大學布盧明頓分會主席。
「印第安納公共媒體」根據對坦福德的採訪整理了整個事件時間線,從第一次指控王曉峰的不當行為,到他被大學強制休假,再到最終被解僱的過程。
王曉峰是美國網絡安全領域的領先人物,在印第安納大學任職二十年間領導了多個美國國家研究組織。根據他現已被刪除的教職員工資料,他曾擔任總額近2300萬美元項目的主要研究員。
但今年春天,他從大學消失,同事們都不知道他被解僱。據坦福德說,事情的起因是來自未知來源的投訴。
2月中旬,印第安納大學研究合規辦公室通知王曉峰,有人對他提出不當行為指控。他被指控錯誤標記了一項資助的首席研究員,並且沒有披露合著者。
「這些都是技術上違反研究協議的行為,並不嚴重,而且經常發生。」坦福德說。這些指控的具體內容仍未披露。
到3月份,大學對王展開調查。大學對王做出「臨時行政處分」,王被安排帶薪休假和停職,這意味著他無法使用辦公室和手提電腦。
坦福德說,他並不清楚為甚麼聯邦調查局要搜查王的家。
大學的回應
坦福德周一還告訴《印第安納每日學生報》,王在3月初聯繫了他。王告訴坦福德,大學正在調查他的資金申請以及他在簡歷中列出的發表文章。
CNBC報道,上周五,王告訴坦福德他已被解僱。據稱,解僱信是在當日下午發出的,當時FBI正在對王的住宅進行搜查。美國大學教授協會IUB分會反對印州大學「立即終止」王終身教授的決定。
印第安納大學發言人博德(Mark Bode)在給CNBC的電子郵件中表示,「印第安納大學最近獲悉,聯邦政府正在對印第安納大學一名教職員工展開調查。」
「根據聯邦調查局的指示,印第安納大學不會就此次調查發表任何公開評論。」博德說,「根據印第安納大學的慣例,大學也不會就此人身份發表任何公開評論。」該大學已經刪除王和他的妻子馬念莉的網上資料。
未知來源、無法核實的聲明
根據網絡上王曉峰同事中流傳的一份未註明日期的聲明,王因未披露其參與中國研究資助而受到大學調查。
《大紀元》無法核實該聲明的真實性。
根據該聲明,王曉峰被要求「解釋他被列入2017—2018年中國資助名單的事實,且他沒有向印第安納大學披露」。
「我的理解可能不準確,那就是:王教授是該項目的海外合作者;這筆資助支持了他在中國的合作者;印第安納大學的主要擔憂是,王教授在向美國資助機構提交的資助申請中,沒有在『當前和待決』表格中列出這筆資助。」聲明中說。
聲明中提到,王既是印第安納大學教授,也是電腦協會安全、審計和控制特別興趣小組(SPICE)主席。
在王的同事中流傳的聲明還透露王計劃在新加坡一所大學工作,這一舉動在IUB發給王的解僱信中有所提及。聲明稱,王「從早些時候開始」就被其它大學招募,他已經接受新加坡的一份工作邀請,計劃於6月1日開始工作」。#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