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本月初回應港大法律學院客座教授陳文敏專欄文章後,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昨日(26日)再致函《明報》「反駁」該報文章。《明報》編輯室昨日發表文章,強調記者早前問鄧為何在離港赴泰國時沒有刊憲交代,提問是非常合理和無可厚非。鄧即日去信批評編輯室文章「偏頗誤導」。
本月初,鄧炳強低調前往泰國跟進詐騙集團非法拘留港人事件,3月7日返抵香港機場時,一名《明報》記者問他離港為何沒有刊憲,鄧回應時質疑記者的提問,說是否以為「能夠找到政府一些不足的地方,就足以打擊我們的政府威信」。
《明報》「編輯室手記」專欄昨日刊一篇登題為《記者的提問》的文章,該文由《明報》副總編輯林藹純撰寫。文章憶述2005年3月10日,時任特首董建華以「健康理由」請辭,同月傳媒爆出時任政務司長曾蔭權到中國大陸密會港澳辦主任廖暉。同年4月,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鄺志堅問及曾蔭權離港4天為何沒有刊憲。
曾蔭權當時解釋,那數天是復活節公眾假期,並非正常的工作時間,無須作出署任安排。議員隨後批評答覆 「很驚人」,因為政府首長並沒有公眾假期,他是24小時當值的。
林藹純借此事件指出,主要官員離港刊憲,目的就是安排署任,令到官員離港時,有署任官員可以行使相關法定權力。既然政府的慣例如此,官員沒有遵守這個慣例,《明報》記者當天向鄧提出疑問, 完全是非常合理、無可厚非。
林慨嘆,在現時社會撕裂的年代, 連這樣的合理提問亦遭到質疑,可見前線記者的工作並不容易,與筆者在前線時橫衝直撞的往日歲月不可同日而語。
鄧炳強即日去信《明報》,批評林藹純的文章「偏頗誤導」,完全沒有提及鄧曾解釋營救行動有隱蔽性,若事前公開,會影響被禁錮港人的生命安全。
今年3月5日,陳文敏在《明報》專欄發表了一篇題為《評林卓廷7.21案︰上集還是中場?》的文章,指法院對「元朗7.21」事件作出了另一種詮釋,漠視當晚在元朗地區不斷升溫的緊張局勢。鄧炳強同日致函《明報》,批評文章內容「偏頗」及「誤導讀者」。@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