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副總統萬斯(J.D. Vance)周三(3月12日)接受媒體採訪時強力捍衛總統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強調該政府正致力於將美國製造業遷回本土並保護國內勞工。這實質上是將美國經濟從全球化布局轉向聚焦本土製造。

萬斯在白宮接受《霍士新聞》(Fox News)主持人英格拉漢姆(Laura Ingraham)採訪中說道,儘管企業領袖對關稅不確定性日益擔憂,他仍向產業界保證政府的目標明確,即增加投資、提高薪資,並促進美國的就業成長。

萬斯解釋,特朗普的貿易政策代表著對數十年全球化路線的根本轉變,過去美國一直承受貿易逆差,而其它國家則從中獲益。根據近期估算,「美國的貿易逆差已達上兆美元」,他說,「我們不能依賴讓美國民眾舉債購買外國製造的產品來維持經濟運行。我們要在美國本土生產。」

關稅策略與經濟不確定性

萬斯強調,特朗普的關稅政策旨在鼓勵美國境內投資與就業,而非依賴外國勞動市場,尤其不能倚賴由中國供應關鍵商品與部件。

「總統的立場非常明確」,萬斯表示,「他希望對外國進口商徵收關稅,因為他要把投資與工作帶回美國。」他提到前屆政府留下「戰時以外最高的財政赤字」及「嚴重的債務危機」。

當被問及是否能排除經濟衰退的可能性時,萬斯坦言經濟預測仍具不確定性,但他對政府政策抱持信心。「目前經濟基本面其實相當穩健,透過鼓勵企業投資美國,並將關鍵供應鏈遷回本土,將使經濟在長遠發展上更加強大」,萬斯補充說道。

產業回流與過渡期

萬斯指出,扭轉數十年來的產業外移需要長期努力。雖然部份產業已開始擴大美國生產規模,但其它產業可能需要18個月至兩年才能建設新工廠,並特別提到汽車產業已出現明顯的回流趨勢。


此外,他也談及多數醫療設備製造廠家已將生產基地轉移至加拿大。「產業的過渡期取決於具體類別」,萬斯解釋,「有些工廠已立即採輪班制,增聘美國勞工,而另一些則需要時間來建立新的生產設施。」

與歐洲的貿易爭端

針對美國與歐盟之間升溫的貿易緊張局勢,萬斯指歐洲國家對美國產業施加不公平關稅,卻同時享受美國經濟政策帶來的好處。

「在某些方面,歐盟對美國工人和產業的打擊甚為嚴重」,萬斯聲稱。近來最具爭議的貿易爭端之一是威士忌與葡萄酒的關稅問題。歐盟威脅對美國威士忌加徵報復性關稅,以回應美國可能對歐洲葡萄酒與香檳徵收關稅。

特朗普提議對部份法國葡萄酒徵收200%關稅,此舉可能對法國釀酒業造成嚴重衝擊,萬斯表示,這是回應歐洲長期以來對美國產品設置貿易壁壘的必要措施。

在美國推動這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萬斯呼籲美國企業和投資者多點耐心,雖然產業回流需要時間,但長期效益將超越短期的陣痛。「羅馬不是一天造成的」,他說,重建美國製造業是一個複雜的過程,需要時間與戰略性投資,「但企業與勞工最終都將受惠於特朗普總統的政策。」

(轉自新唐人電視台)#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