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泰國總理應邀訪華,中泰高鐵項目再次被聚焦。專家分析認為,中共的「一帶一路」面臨破產,所以只能收縮回來,主要在東南亞增加影響力。這對泰國來說不容樂觀。

今年是中泰兩國建交50周年。泰國總理帕東坦・西那瓦於2月5日至2月8日在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月6日會晤中共黨魁習近平。雙方除同意聯合打擊電詐外,習近平表示中方願同泰方對接發展戰略,「實施好中泰鐵路等旗艦項目」。

習列舉了計劃連接曼谷與中國西南部昆明的高鐵項目,並表示數碼經濟和電動車是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其它領域。

此前,中泰高鐵項目已談判多年,從2015年啟動儀式至今多次延宕。泰總理訪華前,泰國政府表示,境內連接老撾與中國的首條高鐵將於2030年正式通車,並稱這是「泰國與全球經濟接軌的機會」。

但外界質疑,泰國政府是否會再次跳票?泰國民眾是否能藉由高鐵而受益?國家是否會陷債務陷阱,或涉及自身主權安全等問題?

目前泰國交通部向內閣報告的高鐵計劃,確定全長為609公里,分兩期。第一期為曼谷至呵叻路段,總長251公里,投資預算1,790億泰銖(約53億美金),目前工程已完成約36%。也就是說,建了僅三分之一;第二階段將涵蓋呵叻至廊開路段,剛設計完成準備提交內閣核准,投資額達3,410億泰銖(約101億美金)。

這與之前中共官方宣傳的中泰鐵路合作項目為全長約867公里的複線鐵路,包括坎桂-曼谷、坎桂-瑪塔卜、呵叻-坎桂及呵叻-廊開共四條線路,少了258公里,明顯打了折扣。

避免債務陷阱 泰國或用「大米」換高鐵

拆牆運動聯合發起人烽燁在接受《大紀元》採訪時分析表示,從泰國的發展趨勢來看,修這條鐵路是必然的,原來的老鐵路年久失修,而且中老鐵路的開通確實刺激了泰國政府,所以新總理上台後,這屬於他信家族的一個政績工程。

他介紹說,泰國的火車是「米軌鐵路」(軌距為1米),就是窄軌、小軌道。泰國到老撾的鐵路,第一個問題就是軌道之間的互通問題,其次泰國是私人地產,徵收拆遷問題比較麻煩。泰國這邊也有不少的反對聲音,原因就是怕受中國(中共)的控制。之前英拉下台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米換高鐵事件,實際上泰國人認為是出賣國家利益。

但是泰國人很喜歡去老撾旅行,比如在老撾著名的旅遊城市琅勃拉邦,遊客基本上70、80%都是泰國人。確實很多泰國人坐過中老鐵路,他從曼谷到邊境廊開,需要12個小時,進入萬象以後,同樣的距離,只用三四個小時。

中老鐵路雖已於2021年12月正式通車,但老撾因向中國借貸數十億美元興建鐵路而深陷債務危機。為了尋求北京提供債務減免,老撾不得不讓北京控制其電網,並允許中共國安人員在境內活動,被外界認為是在出賣主權。

烽燁認為,中老鐵路從萬象到昆明,一天只有一班,運力非常的低。老撾本來想通過這條鐵路提升國民經濟,但是老撾出口到中國的東西實在太少了,所以實際使用量並不大。

「泰國不管是經濟活力還是發展前途,比老撾要強十倍。他的要求肯定跟老撾不一樣,老撾整條鐵路全部是貸款修的,中國的貸款達到了70%,老撾只出30%。一直以來泰國糾結中泰鐵路的主要原因,就是他只想要技術,因為他不缺錢,想走自己的銀行,就是不想受中共控制,所以一直在拖著。

「當然泰國不可能一下子拿出這麼多錢來去修一條高鐵,所以他還是回歸到『用大米換高鐵』,『大米』只是一個代號,也可能是水果、礦產等等,但是他不像老撾的鐵路幾乎百分之百是中國人控制的。中共為了增加在東南亞的影響力,多少會比之前要讓步。但是泰國的政權不穩,也很難說。」

泰國分成三方勢力,第一個是泰國國王,很多的資源、財富集中在泰王手上;泰國的實權政府是軍政府,軍隊在整個泰國呼風喚雨;因為世界全球化和民主化的進步,泰國在十多年前出現了民選政府,但是這個政府並不穩,動不動就被泰國軍隊或者是國王給趕下台。泰國民眾想走民主化道路,被認為現階段仍屬於嘗試階段。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也對《大紀元》分析表示,泰國政府強調2030年通車的高鐵計劃,顯示出泰國希望透過基礎設施建設,提昇泰國在區域供應鏈中的地位,進而推動整體經濟發展。但從規劃到落實可能會面臨多方面挑戰,如此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需要長期、穩定的資金支持;不同國家間在技術標準、營運模式等方面需要統一協調;區域內外政治環境的變化可能影響項目的進度和成效。

一帶一路受挫 中共收縮布局東南亞

值得注意的是,與泰總理會談時,習近平說:「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泰雙方要鞏固戰略互信,堅定相互支持。」稍早,美國總統特朗普決定對從中國進口的產品加徵10%關稅。將於2月10日生效。

孫國祥分析認為,在中美貿易摩擦的背景下,中共確實有意在國際關係中尋求更多元化的合作夥伴,藉以分散來自美國等西方國家的壓力。然而,中共在全球戰略布局中一貫採取多邊合作方式。中共強調「一帶一路」倡議,旨在透過加強與東南亞、南亞及其它地區國家的合作,提升自身在該區域的經濟和戰略影響力。

近年來,中共「一帶一路」項目遭受重大挫折,目前真正落地的只有中老鐵路和印尼的雅萬高鐵(142.3公里)。去年,緬甸已經放棄了三年前中緬建設雲南至孟加拉灣高速鐵路網的協議,這項計劃投資200億美元的高鐵項目從未開工建設。但是中方表示,還沒有放棄該計劃。

華烽認為,兩個大國之間的小國,很多事情其實挺痛苦的。泰國這麼多年搖擺不定,比如軍事強人政變把英拉推下去,巴育上台了以後,有三年的時間是明顯靠向於西方的,但是西方並沒有去遞橄欖枝,而中共正好也在轉變政策。

據他觀察,「一帶一路在別的地方行不通,但是他想搞一個所謂『大東亞共榮圈』,當然叫法不一樣,增加在東亞跟東南亞的影響力,這樣就圍繞在東南亞布局,等於說是他之前一帶一路受挫之後,所以他收縮回來布局東南亞,這是中共政府的一個趨勢。」

《大紀元》此前報道,一帶一路項目東南亞負責人馬東利曾是亞太城的的執行董事,他在2020年1月接受央視「唐人街」節目專訪時曾表示,亞太城所在地水溝谷與泰國一河之隔,就是未來的海南,並計劃開通湄索機場到國內的航線。

不料,亞太城老闆佘智江不願被架空,開始反水。亞太城作為中共官宣的「一帶一路」中泰緬經濟走廊重點項目,被迅速切割。2022年佘智江在泰國被捕,陸媒把他抹黑為詐騙大佬。

現政府走親中路線 人權狀況堪憂

華烽擔憂,泰國這麼多年都在向中國靠近了,何況現在新總理上台以後,明顯親中。所以中國的異見人士在泰國的處境只會越來越難。

「我在泰國看到很多的異見人士很慘的,泰國警方對中國難民說抓就抓,抓進移民監獄以後,幾乎沒有機會出來,除非你不是很重要的人,要交幾萬泰銖的保釋金,才能把人放出來。裏頭一百多號人擠一間房子,每天就是一點米飯跟白菜,很少能吃肉,比如像廣西獨立工會的張醒南,關了這麼多年,牙齒鬆動、營養缺失,傳出病危,後來死在泰國監獄裏頭。我知道的那些中國異見人士,在泰國監獄裏頭死了好幾個,關到精神病院的都有。

「主要看美國做出怎麼樣的應對,去對抗中共的影響力?要是還像之前那樣子,(中國的異見人士)肯定就很難了。」他說。#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