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政府宣布對華徵收額外關稅,將包括來自香港的貨品。另外,美國郵政周二(4日)表示即時停收由香港寄來的包裹。香港郵政的網頁顯示,暫未能提供寄往美國的包裹及郵包服務。有居港美國人今日寄包裹不遂,稱感到非常沮喪。

一名居港美國女子,下午手抱一個大包裹往沙田中央郵政局,稱打算寄生日禮物往美國給親人,但遭郵局拒收。她無奈稱只能等,「這些問題最終會得到解決」。 

她表示,不解為何香港也要被包括在今次的政策內,「因為我們是一個自由港,在這裏的運作方式與中國(中共)是不同的,這令人很挫折。我明白這一切的歷史背景,但我認為阻止普通公民寄送物品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她亦認為,禮物理論上不應該被課關稅,自己不明白此措施。

市民:遭中國綑綁 不利香港獨立自由經濟體

從事教育的市民劉先生認為,香港同納入對華徵收額外關稅範圍,是基於國際政治上想打擊中國出口,大於美國想斷絕商品往來。但是香港受牽連,因為港美之間貿易頻繁,會影響香港商品出口,加上過往靠美國等地的外資流入,指美國的措施會進一步影響香港經濟。

至於香港方面能做甚麼,劉先生說5年前或可以商討,但是港府近年多次高姿態表態,反對美國及西方國家的制裁,並表明聽命中央,同再之前的立場表達有差異,「坐下來談的餘地應該沒有甚麼,最受苦的,民間是其次,最受苦的是商界、靠外國出入口商品的中小企」,立場被中央綑綁,如果其態度強硬,香港只能跟隨,不利本港本身是獨立自由的經濟體系。

劉先生指,外資撤離、中國經濟亦差,港府要聽民意,並同西方商討,否則經濟難有起色。

從事金融業的市民黎先生表示,美國政府的措施對自己影響不大,但認為影響出口及商人,並影響香港轉口港的優勢及優惠稅率待遇,經濟雪上加霜,經營更困難;然而情況無可避免,因為香港的角色在外人眼中,已經同大陸看齊。

他認為,特朗普的措施是想試水溫,看對方的回應,指港府應該宣傳香港在制度等方面與中國的分別,貨物並是自由進出。不過他指出,反制會影響貨物進出,及民生商品價格,或令市民生活更艱苦,未必是好方案。

另外,從事物業管理的市民楊先生認為,停收包裹會影響商業及網上小店,覺得打擊香港經濟。對於加關稅,他表示會更打擊香港經濟,「香港市面現在都很差」,亦會打擊外商的信心,加劇他們撤資。至於港府應否採取行動,爭取美國重新賦予香港特別關稅地位,他認為港府角色較被動,要同大陸方面商討才能行動。@

----------------------
🎯 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https://hk.epochtimes.com/category/專題/中共海外升級攻擊法輪功
----------------------
【不忘初衷 延續真相】
📰周末版復印 支持購買👇🏻
http://epochtimeshk.org/stores

🔔下載大紀元App 接收即時新聞通知
🍎iOS:https://bit.ly/epochhkios
🤖Android:https://bit.ly/epochhkand